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概述:情景设计

关键字: 气候风险情景分析 , 压力测试 , 情景设计
2024-06-04
徐金
兴业银行博士后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方琦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高级研究员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钱立华
兴业研究公司首席绿色金融研究员,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鲁政委

气候风险情景设计是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首要工作,其合理性决定了压力测试结果的可参考性。气候风险情景的设定需要考虑覆盖范围、时间跨度、情景的创设方式与构成、变量的选择与设定等要素。对比分析国内外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实际创设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测试对象及覆盖范围方面,国内外监管机构重点围绕银行业展开,商业银行则主要监控碳密集行业。国外实践涵盖的行业面更广,已将农业、林业等非碳密集行业、甚至全行业纳入测评。

气候风险类型方面,国内外实践均关注转型风险的评估,如政策变化、技术变革、能源供应与消费等因素,我国聚焦碳排放成本增加方面。另外,国外已有机构针对干旱、洪水等气候灾害事件展开评估,或纳入温升幅度等表征慢性物理风险的因素,我国尚无机构开展此类测试。

情景创设方式方面,多数国内外机构采取直接应用公开情景框架或在其基础上优化的方式,仅极少数机构完全自行构建。监管机构的情景框架主要源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符合巴塞尔委员会《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有效管理和监管原则》的“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共同情景”原则。国外商业银行选择面较宽泛,也包含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国际能源署(IEA)的情景框架。

变量选择方面,国外实践的变量选择更多元、设定更细致合理,包括温升、地区气候政策差异性、技术变革速度、二氧化碳去除(CDR)技术的应用、能源消费变动、能源价格、碳价、碳排放变动等多维度变量,目前我国则以碳价变量为核心。

鉴于此,本文建议:

首先,我国监管机构可逐步拓宽测试对象,如将中小银行或保险、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纳入测评。同时,我国各机构应进一步涵盖更多的高风险行业甚至全行业,或覆盖个体、家庭等多类别主体,以更全面地分析气候相关金融风险。

其次,虽然应用公开气候情景框架已成为主流,但因公开情景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如何将其本土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我国目前气候压力测试实践聚焦于碳排放成本升高这一转型风险的评估,未来还可以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可借鉴国外做法,利用多维度的变量刻画不同类型的转型风险,强化气候情景设计的合理性。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