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评2023年中越联合声明

关键字: 越南
2023-12-15
罗芳
兴业东南亚研究院宏观与政策研究高级研究员
兴业东南亚研究院
郭嘉沂
兴业研究公司外汇商品研究部总经理,兴业研究首席汇率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聚焦政治、安全、务实合作、民意基础、多边、海上问题等六大方向。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涵盖共建“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发展合作、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交通运输、地方合作、防务和执法安全合作、海上合作等30多个领域。

近年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局势、规模庞大且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强劲的经济增长、开放优惠的外资政策、不断改善的社会民生等内在优势,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有利外部环境,越南已成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市场。中越两党两国政治关系高位运行,经贸合作关系稳步发展,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事件:中越发布联合声明

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分别同阮富仲总书记、武文赏国家主席举行会谈,会见范明政总理、王庭惠国会主席。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并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涵盖共建“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发展合作、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交通运输、地方合作、防务和执法安全合作、海上合作等30多个领域。

一、越南概况

1.1 国家简况

自然地理。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中越陆地边界线长1347公里;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和东南濒临南中国海。越南地形狭长,略呈S形。自然环境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能源矿藏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铬、铝、铜、镍、铅、钛矿等;非金属矿藏主有磷灰石、硫化矿、高岭土等。

人口结构。2022年,越南人口总数9946.2万,居东南亚第3位、世界第15位。2023年4月,越南成为全球第15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截至2022年末,越南全国人口平均年龄32岁,15岁以上劳动力5170.5万人,其中处于15-64岁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8.5%,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高达96.1%。

在越华人。在越南的华人有约90万,主要分布在胡志明市及同奈、平阳、林同、广宁、海防、茶荣、坚江、后江等省市。其中,胡志明市第五郡(堤岸)是华人相对较集中的地方[1]

1.2 政治环境

政权沿革。公元968年,越南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保护国。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开始艰苦的抗法战争。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签署后,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61年起,越南开始进行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

政治制度。越南现行宪法规定,越南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思想。越南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越共现有党员约540多万人,基层组织近5.6万个,同世界上180多个政党建有党际关系。

权力结构。自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最高领导层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四驾马车”结构,即由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四人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核心。2021年1月越共“十三大”召开,阮富仲连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春福当选国家主席,范明政当选政府总理,王庭惠当选国会主席。2023年1月,国家主席阮春福辞职。3月,武文赏当选国家主席。

1.3 经济概况

发展规划。2021年1月,越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越南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三步走战略,即到2025年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时摆脱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到2030年建党100周年跨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45年建国100周年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其中,经济领域发展目标包括2021-2025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5-7%,至2025年人均GDP增至4700-5000美元,城镇化率达45%等。

宏观经济。越南系发展中国家,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越南加入WTO,开始加速融入全球经济。近年来,越南持续推进革新开放,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2016-2019年,越南GDP年均增速达6.5%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和2021年上半年德尔塔毒株蔓延给越南带来严重冲击,但越南政府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经济社会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和2021年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9%、2.6%,2022年GDP增长8.0%,居亚洲之首。

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受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外需下降影响,越南进、出口双双下降,上半年GDP增长3.72%,远低于此前定下的上半年至少6.2%的增长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欧美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全球金融环境趋紧,国际资本自新兴市场流出,越南盾也呈贬值态势。为刺激经济复苏,越南央行于2023年3月至6月连续4次降息。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恢复,外部需求回升,加之欧美货币紧缩步伐放缓,美元指数回调,越南进出口恢复增长态势,越南盾震荡升值。在内外因素刺激下,第三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5.3%,经济逐步企稳。

国内消费对越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投资和净出口。越南虽为外向型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外需影响明显,但由于其加工制造仍处国际产业链相对低端位置,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

产业结构与特色产业。近年来,越南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趋势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截至2022年,越南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2.0%、40.4%和47.6%。制造业是越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2022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达24.76%。越南的特色工业包括纺织服装、汽车制造、电子工业和油气工业。近年来,越南手机、计算机及零部件生产出口的主导作用逐渐凸显。

经贸投资。越南积极参与双(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已成为东盟、APEC成员和WTO成员国。迄今为止,越南已签署15项自由贸易协定,并正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及以色列就签署自贸协定进行谈判。在经贸协定的框架下,越南得以辐射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此同时,近年来,越南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积极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21年1月生效的新《投资法》进一步提高了外资市场准入透明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2021年3月,越南政府颁布《限制外商投资行业目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金融市场。越南货币为越南盾,实行外汇管制,不可自由兑换。2022年以来,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新兴市场对国际资本吸引力下降,越南股市疲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越南盾呈震荡贬值态势。

二、中越双边关系发展

2.1 经贸关系

近年来,中越两国市场紧密关联,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经贸合作关系持续稳步发展,硕果累累。

双边协定。2011年10月,两国签署《中越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2016年9月签署补充和延期协定,并重签《中越边境贸易协定》。2017年11月,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规划发展战略对接合作备忘录。2021年9月,双方签署《关于成立中越贸易畅通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战略规划对接实施方案。

双边贸易。中越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1-11月,中越双边货物贸易额2063.2亿美元,同比下降2.1%。其中,中国对越出口1235.7亿美元,同比下降5.6%;自越进口8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7%;贸易顺差408.2亿美元,同比收窄24.7%。与此同时,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中国对越投资。投资方面,中国对越南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流量17.03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存量116.6亿美元。中国对越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房地产和电力生产等领域。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越南对中国实际直接投资7.08亿美元。另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23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对越南投资约3949个项目,协议金额近258亿美元,在所有对越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列第六位。2023年9月,中资企业对越投资协议金额达29.2亿美元,排名第二位。

工程承保与产能合作。越南是中国在东盟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近年来,中资企业在越承建了一批大型交通、电力、新能源等工程项目。其中,中铁六局集团承建的河内轻轨二号线项目为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行,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中国能建与马来西亚合作投资并总承包的海阳电厂总投资约20亿美元,1、2号机组均已实现商业运行,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累计纳税近6000万美元。在越南北部北江、北宁两省,中国12家光伏企业先后投资近20亿美元,组件总产能超过30GW,电池产能超过25GW,集聚成越南最大光伏产业群,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光伏产品生产基地。

境外园区。目前,中企在越投资建设的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有6个,分别为龙江经贸合作区、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铃中加工出口区、海河天虹工业园区、仁会康洋工业园、北江国际物流产业园。其中,龙江经贸合作区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本币结算。目前,人民币与越南盾尚不可直接兑换。近年来,随着中越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越南使用人民币结算需求与日俱增。2018年8月,越南央行决定自2018年10月12日起,在越中边境地区(谅山、广宁、河江、莱州、老街、高平和奠边等与中国接壤的7省内)相关货物或服务结算可采用越南盾或人民币。

2.2 政治关系

双边关系回顾。中越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社会主义邻邦,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自1950年1月建交以来,中越两党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50至1970年代,中国党、国家和人民在越方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事业中给予其巨大支持和有力帮助,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1970年代后期,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两党两国关系出现波折,至19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缓和。1991年11月,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双边关系全面恢复并深入发展。1999年2月、2003年4月,中越先后确立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2008年5月,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全面进展。

近年高层互访情况。近年来,在两党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保持高位运行。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近10年再次访越。2017年1月,阮富仲在越共十二大连任总书记后首次访华。进入新时代,中越关系不断拓展深化。中共十九大后,2017年11月,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2022年10月,阮富仲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这也是其在越共十三大连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出访,中越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3年习近平访问越南。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分别同阮富仲总书记、武文赏国家主席举行会谈,会见范明政总理、王庭惠国会主席。与2015年、2017年一样,习近平此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双重身份访问越南,突显了党际交往在中越双边关系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同时,此次访问也使习近平成为1991年11月双边关系正常化以来首位三次访问越南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在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之际,两国宣布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此外,今年还是中国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十周年。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习近平访越使得元首外交在年末再度落子周边,也充分证明中国对周边的高度重视。

三、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构建方向

3.1 《联合声明》简介

2023年12月13日,中越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介绍了习近平此次访问越南的背景,以及双方关于各自党和国家情况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交流情况;回顾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历程;阐述了双方关于双边关系的指导方针、在各自外交政策中的优先地位,以及通过和平方式妥善处理和积极解决分歧等一系列重要共识。《联合声明》正式宣布“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并为双方下阶段扎实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六大方向明确了目标,完善了合作机制,制定了务实举措,并确定了督促落实要求。

3.2 《联合声明》分析

通过对比2022年11月两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本次《联合声明》具有三大明显特点:一是宣布了双边关系的最新定位,明确了双边关系在彼此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二是确定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六大方向的重点合作领域和具体合作内容的目标要求更高、覆盖领域更全、工作举措更细,而且体现了双方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新特点、新方向;三是对下阶段双方有关部门和地方工作落实情况制定了监督评估机制。

双边关系新定位。《联合声明》表示,中越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政治制度相同、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志同道合、命运与共。为继承和弘扬“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友好传统,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中方强调坚持对越友好政策,把越南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越方重申始终把中越关系视为越南独立自主、全方位、多样化对外政策的头等优先。

六大方向解析。《联合声明》表示,为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扎实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双方将聚焦以下六大方向积极推进下阶段合作:第一,政治互信更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两党两国高层密切接触和战略沟通,为新时期两党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战略引领和指导。第二,安全合作更实。进一步强化国防、公安、安全、最高法、最高检等合作机制,巩固两党两国战略互信,维护各自国家安全和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第三,务实合作更深。坚持合作共赢,服务两国发展,强化基础设施、产业投资、贸易、农业、金融货币等领域对口合作机制,探讨建立国资国企、交通运输部门合作机制,以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有序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第四,民意基础更牢。强化两党宣传部门、两国央媒(主流媒体)和出版机构、文旅、青年、地方对口交流机制,探讨建立教育、卫生、传统医学、民航部门合作机制,以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和人民相知相亲,夯实两党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第五,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坚持弘扬多边主义,加强多边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给两国和中越关系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第六,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继续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更好管控和积极解决海上分歧,维护南海和地区和平稳定。

落实监督机制。为扎实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联合声明》还制定了相关工作的落实监督机制,即:两党两国领导人将指导中越双方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和完善对口交流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努力方向,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情况,制定细化落实方案,及时向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报告合作进展,后者负责后续评估、监督协调等工作,并向各自高层报告合作进展情况。双方将根据需要沟通对接,梳理执行情况并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出现的问题。

3.3 中越政经合作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此次访问越南是两党两国关系史上重要里程碑,将为弘扬中越传统友好情谊、提升新时期中越关系、推动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越双方宣布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政治、安全、务实合作、民意基础、多边、海上问题等六大方向,共同探讨扎实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目前,中国正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越南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联合声明》为指导,继续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国企改革、关键矿产、绿色能源、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注:
[1]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越南(2022年版)》。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