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汽车电动智能化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八)
制动系统是使汽车减速、停车的系统,分为驻车制动与行车制动。驻车制动用于避免停车后溜车,行车制动用于使行驶的车辆减速或停车。行车制动系统由制动踏板、助力装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制动器组成。目前乘用车制动系统中,助力装置使用真空助力器或电动助力器,传动装置采用液压传动,控制装置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车身稳定系统ESC,制动器以盘式制动器为主。
行业趋势:汽车电动智能化推动制动系统技术升级,制动系统线控化成为趋势。线控化指用机电系统替代制动系统中的机械或液压部件。行车制动系统线控化分两阶段:(1)从真空助力升级至电动助力。燃油车使用真空助力器,由发动机带动真空助力器工作。电动车没有发动机,为解决助力问题,电动助力器应运而生。除提供助力外,电动助力器能帮助车辆实现制动能量回收以及提升自动驾驶的制动性能。电动助力应用规模随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而增长;(2)在电动助力基础上,将传动装置从液压升级为电子机械制动(EMB)。EMB实现制动系统的完全电子化,集成度更高,维保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目前EMB还处于研发阶段,大规模量产的可靠性尚需验证。
市场规模:2022年国内乘用车制动系统市场规模为601亿元,2030年有望增长至881亿元,8年复合增速5%,其中线控制动复合增速13%,最具增长潜力。(1)驻车制动:2022年EPB渗透率已达80%,预计未来渗透率继续缓慢提升。2022年国内乘用车驻车制动市场规模170亿元,预计2030年提升至248亿元,8年复合增速5%。(2)制动器:2022年国内乘用车制动器市场规模184亿元,行业较为成熟,市场规模随汽车销量波动。(3)线控制动:其市场规模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正相关。2022年国内乘用车线控制动渗透率为25%,对应市场规模105亿元,预计2030年渗透率提升至60%,市场规模增长至284亿元,8年复合增速13%。线控制动将是产业中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与此相反,真空助力器市场规模将收缩。
产业链与格局:上游是铸铁/铝合金原材料供应商、化工品供应商、电磁阀/机加工件/电子器件等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是制动器、助力器、制动踏板、ESC等小总成件供应商;下游是整车企业。ESC、线控制动涉及行车安全,技术壁垒较高,车企不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国外大厂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近年国内厂商快速成长,ESC和线控制动产品已开始配套部分自主品牌的中低端车型,长期看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国内供应商的市占率有望提升。
业务机会:国内制动系统厂商有初创企业,有成熟企业。初创类企业布局ESC和线控制动等增长潜力大的细分赛道,但目前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收入体量不大,适合股权类业务,重点关注其产品量产情况、订单储备情况以及下游客户的质地。成熟类企业往往以制动器等传统部件为业务基盘,同时布局线控制动等新赛道,整体营收波动不大,风险较小,适合信贷类业务。同时注意真空助力器、机械手刹等传统部件规模收缩的风险。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