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行业报告(下)——创新多线并举,格局稳中有变
《光伏设备行业报告(上)》从发展历程、驱动因素、行业趋势等方面对光伏设备行业进行了分析,本篇报告继续从技术全景和竞争格局方面进行研究。
从技术角度来看,光伏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按制造环节划分,可分为硅料设备、硅片设备、电池片设备和组件设备。第二层是技术路线,例如电池片环节按技术路线可分为PERC设备、TOPCon设备、HJT设备。第三层是生产工艺,例如HJT路线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清洗制绒设备、非晶硅沉积设备、透明导电膜沉积设备和金属化设备。
硅料设备用于将工业硅制备成多晶硅,技术路线包括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法等。改良西门子法的产出是块状硅,兼具稳定性和低成本,是目前主流技术路线,核心设备是还原炉。硅烷流化床法的产出是颗粒硅,优势在于成本和应用,部分性能缺陷仍在优化中,核心设备是流化床。
硅片设备用于将硅料切割成硅片,核心设备是单晶炉和切片机。单晶炉的技术趋势是大尺寸、低氧化和单次连续直拉(CCZ)。由于颗粒硅比块状硅更适合CCZ,因此硅料的硅烷流化床法发展进展将会与硅片的CCZ发展进展同步。切片机的技术趋势是细线化和半棒半片技术,目的是切出更多、更薄的硅片。
电池片设备用于将硅片制备成电池片,技术含量和价值量较高。技术路线包括PERC、TOPCon、HJT等。其中,PERC的核心设备是氧化铝钝化层的镀膜设备。TOPCon的核心设备是隧穿氧化层与掺磷多晶硅层的镀膜设备。HJT的核心设备是非晶硅薄膜沉积设备。
组件设备用于将电池片封装成电池成品。串焊机是组件的核心设备,超多主栅和无主栅的发展趋势已经可以预见。
从格局角度看,光伏设备行业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头垄断市场。核心设备均已形成3到5家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市占率大多超过50%。在成熟技术领域,核心设备企业大多是上市企业,已经形成了以技术经验、业绩口碑、规模成本为主的护城河,未来市场格局预计保持稳定。但是在新技术领域,由于技术路线尚未统一,新兴设备商如果押对技术路线,也会占据一席之地。在PERC向TOPCon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家后起之秀,在向HJT的升级过程中,预计也将会有新兴设备企业脱颖而出。
机会方面,光伏设备行业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兼具商行和投行的业务机会。受益本轮扩产高峰,短期业绩将陆续兑现;中期扩产需求将有所回落,但是渐进式创新带来的更新需求会成有效支撑;长期来看,颠覆式创新的产业化,将引发新一轮的设备需求高峰。成熟技术的头部企业,在渐进式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可以积极介入商行业务。面向HJT等颠覆式创新领域的设备企业,以及未上市的辅助设备龙头企业,可以挖掘股权投资的机会。
风险方面,光伏设备行业需求短期回落,关注高财务杠杆企业。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