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力金融强国:2023年绿色金融工作坊顺利举办

11月21日,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论坛暨第五届绿色金融工作坊活动在天津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为2023中新绿色低碳经济高峰论坛分论坛,由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指导,兴业研究公司与北航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从绿色金融角度出发,积极推进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共同“碳”寻碳中和发展新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分行副行长王伟亮,兴业研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健发表开幕致辞。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鲁政委等做主题演讲。兴业研究公司副总裁、兴业碳金融研究院院长李丕东主持开幕致辞。

在开幕致辞中,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分行副行长王伟亮表示,我国已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从政策引导、标准完善、激励约束、信息披露、市场发展等方面,系统推动全市绿色金融发展。

兴业研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健表示,刚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五大金融”概念,明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作为兴业银行成员机构,兴业研究公司延续“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基因,在绿色金融研究团队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兴业碳金融研究院”,旨在为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双碳”战略决策和绿色金融行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作了题为《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的分享。他详细介绍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最新要求,“双碳”目标下的中国银行业以及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零碳转型的现状,同时建议金融机构要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组织基础,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优化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绿色金融的能力,完善气候风险管理等。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鲁政委作了题为《欧盟的绿色转型政策与启示》的分享。他对欧盟绿色转型“‘1+N’法律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并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建筑、金融等领域展开讨论。他强调,中欧在绿色领域长期保持竞合关系,面临绿色贸易壁垒、产业政策竞争、直接贸易保护等诸多挑战,我国需要积极加强交流互鉴,政府和民间提前介入磋商;完善我国绿色产业竞争力基础体系并积极共建全球利益共同体。

新加坡战略能源与资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兼CEO年家亮进行了《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碳中和》的主题分享。他从全球视角对净零排放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于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热门技术领域以及绿色产业建设机遇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案例对于CSER 清洁能源赋能生态系统概念进行分享。

世界银行集团成员机构IFC 中国ESG负责人袁薇作了题为《国际碳中和与ESG发展新趋势》的分享。她聚焦IFC如何从环境社会和气候风险管理体系、ESG和气候信息披露以及气候治理等三个方面支持金融机构更好地进行气候风险管理。重点从全行层面、信贷组合层面以及项目融资层面三大层面介绍了IFC转型金融试点中的ESG及气候风险管理,最后也结合相关金融机构案例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作了题为《甲烷减排助力碳中和》的分享。他指出,全球甲烷排放约导致温升贡献0.5度,约为全球温升的一半,目前全球非二氧化碳排放约1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基于全球1.5度温升目标,2050年需至少减排40%。其中煤炭和畜禽养殖的甲烷减排是长期减排的两大重点,而煤炭甲烷减排是近期减排的最大贡献。未来甲烷减排的挑战主要是来自清单数据的不完整、人类行为改变等等,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孙瑾作了题为《绿色贸易融资助力碳中和》的主题演讲。首先介绍了欧盟、美国、“一带一路”等全球碳中和趋势以及我国的系列碳中和战略;其次围绕绿色贸易融资发展趋势以及重点政策进行展开,最后重点分享了绿色信用证、绿色国际保理、多元绿色金融工具与绿色贸易融资的交叉运用等绿色贸易融资工具与实践。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兴业研究公司首席绿色金融研究员钱立华主持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环节。在圆桌讨论环节中,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可持续投资中国区总经理关睿、新加坡星展银行企业与机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王卓、兴业银行ESG管理中心处长苏婷婷、中诚信绿金科技副总裁高卫涛、兴业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艳阳进行了精彩发言。
2019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兴业研究公司与合作伙伴已一起成功举办了四届绿色金融工作坊,2023年是第五届。目前,“绿色金融工作坊”正日益成为一个传播分享绿色发展政策和理念、学习交流绿色低碳专业知识、探讨绿色金融最新发展和实践的开放性合作平台,旨在实现“共享、共赢、共成长”的目标。未来,兴业研究公司还将继续推进行业能力建设,努力为我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