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港股新发渐回暖——香港金融市场周报(20231106-1110)
宏观经济:美国消费者预期通胀升温、美联储再度释放鹰派信号。内地CPI、PPI等数据不及预期,经济修复斜率仍偏温和。香港中小企营商氛围有所减弱。泰国10月CPI在政府减价措施下录得负增长。
金融市场:港元流动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叠加新股市场近期情绪回暖,周内短期资金交投活跃;港股通南向资金维持净流入,港汇进一步转强。风险偏好扰动下离岸人民币延续双边波动、周内小幅走弱。
后市展望:内地基本面数据阶段性走弱,中债情绪继续回暖,但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位震荡可能制约债市继续下行的空间。本周加息预期略有回升,带动收益率小幅反弹,美国基本面对收益率下行驱动减弱。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共振反弹,A股北向资金流出,境内美元流动性收紧,料带动USDCNY走高。黄金相对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仍然高估,溢价仍需修复;而当前油价已经低于美国能源署最新的计划回购价,加之现货市场和期权多头情绪升温,油价有向上修复的动能。
后续关注内地10月社融信贷数据、社零、工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美国物价数据、欧盟工业主数据。
消费者信心有所降温、消费者预期通胀升温。美国密歇根大学11月消费者情绪指数初值跌至60.4,前值63.8、预期63.7,其中现状及展望分项指数初值均下跌并低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消费者对1年通胀预期初值升至4.4%,前值4.2%、预期4%;5年通胀预期初值升至3.2%,前值及预期值均为3%。最新初领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继连续上升7周之后,美国截至11月4日当周的初领失业援助人数减少3千人,降至21.7万人、预期21.8万人;4周平均新申领失业援助人数增加1500人。数据显示,持续申领失业援助人数增加2.2万人,升至183.4万人,多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官员继续释放鹰派表态。包括鲍威尔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决策者本周表示“不相信”利率仍高到足以结束与通胀的斗争,如果需要,“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收紧政策”。
欧元区9月PPI环比续升。未经季调的欧元区9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续升0.5%,符合市场预期、连升两个月,前值升幅则由0.6%上修至升0.7%。同比则仍跌12.4%,略优于市场预期的跌13%,连跌五个月,前值同比跌11.5%。11月投资者信心有所改善。欧元区11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由前值-21.9升至-18.6。欧元区预期指数也从10月的-16.8明显回升至-10.0,为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现况指数从10月的-27.0微升至-26.8,显示投资信心缓慢修复。
英国第三季度GDP按季放缓至持平、同比增长0.6%,符合当局预期,第二季度按季增长0.2%。分项看,第三季度服务业产出下降0.1%、但建筑业产出增长0.1%,制造业则持平。月度看,9月GDP同比增长0.2%,其中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1.5%和3%。

内地:10月通胀再度出现负增长、PPI跌幅扩大。10月CPI同比跌0.2%、前值0%,主要受到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0%,降幅较9月扩大0.8个百分点。10月PPI同比跌2.6%、前值跌2.5%,主要受2022年同期高基数影响。10月出口增速阶段性回调、进口同比转增。外部需求反复、叠加节假日对出口节奏扰动,10月出口同比下跌6.4%、跌幅较9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3%,由负转正;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同比下跌31.2%。
香港:10月中小企营商氛围有所减弱。10月香港中小企业务收益现时动向指数由9月的45.5下跌至44.8,而未来一个月的业务收益展望动向指数为48.3。按行业分析,进出口贸易业(从48.0下跌至45.0)及批发业(从44.9下跌至42.7)的业务收益现时动向指数跌幅较为明显。进出口贸易业新订单的现时动向指数从9月的48.0下跌至10月的45.6,而未来一个月的新订单展望动向指数为46.9。第三季度本地食肆收益同比上升。第三季度香港食肆总收益价值初值为271亿港元,同比升12.5%;食肆购货总额初值为86亿港元,同比升8.1%。
政策方面,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共同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澳门金管局创新金融科技试行项目的监管要求进行联网对接,依法合规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促进粤港澳数字金融发展,加快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另外,广州数据交易所周内表示,正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双向流通机制,打造“港澳数据特区”,为三地提供跨境数据服务,有望推动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对接。
日本:薪资水平4个月来首次加速增长、但实际工资仍连降18个月。9月日本受薪者平均现金收入同比升幅加快至1.2%(前值增速下修仅升0.8%),连升21个月、优于市场预期的1%;而日本9月经调整以反映通胀的平均实际工资按年续降2.4%(前值增速下修至-2.8%),连降18个月。工资增长仍然低迷、或令日本央行继续等待工资与物价之间出现更多良性循环的迹象后,再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方向;但同时,外部需求疲软可能进一步拖累经济,从而促使企业控制加薪。
东南亚:泰国10月CPI同比两年来首次负增长。由于能源以及食品价格下跌,泰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0.31%,低于市场预期的0%,整体通胀率已连续第6个月低于泰国央行设定的1%~3%目标区间。10月CPI同比负增长主要受到月内泰国政府推出约20亿泰铢规模(4亿人民币)降低生活成本以激励消费的措施、以及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短期内,预计11月总体CPI也可能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今年1-10月合计,泰国CPI同比增1.6%,核心CPI也上涨1.4%,泰国商务部预估,2023年整体通胀率约落在1%-1.7%区间,泰国央行9月意外加息25bp至2.5%、基准利率创10年来最高。

中资美元拆借方面,周内离岸中资银行间美元流动性平稳;本周美元成交期限主要集中在中短期,短期交投更加活跃。周尾隔夜美元报价5.33%、1周美元报5.46%,1个月美元报5.65%,3个月美元报5.95%。2个月和3个月美元有部分中资银行在市场寻求资金融入,参考价格分别为5.85%和5.96%;1年期资金市场成交清淡。美元Repo方面,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收报5.25%、5.33%、5.58%、5.83%,周内窄幅波动。
港元拆借方面,周内短期资金交投相对活跃,短端利率整体上调。周内美联储鹰派表态再度抑制风险偏好,同时,近两周港股新股市场气氛有所回暖,周内药明合联在港开启招股、首发集资额36.8亿港元,市场统计截至周尾已录得孖展融资约90亿港元;相关因素共同推动港元短期拆息向上。隔夜、1个月、3个月港元拆息周尾分别报4.59%、4.98%、5.35%,周度分别变动+21.2bp、+13bp、+11.8bp。银行体系总结余维持在440多亿港元水平、整体运行平稳,香港金管局周内暂无贴现窗拆借活动。
离岸人民币方面,本周资金面维持相对充裕、周尾短端利率上调。1周、1个月及1年CNH HIBOR截至周尾分别收报3.34%、3.31%、3.48%,周度分别变动+49.4bp、+8.1bp、-3.6bp,离-在岸人民币短端利差有所扩大。

美债:周内前半段,随着前周非农数据的弱于预期及本周10年期国债需求稳定,美债各期限利率整体下行;而当地周四晚间鲍威尔继续发表鹰派言论、叠加3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疲软,美债收益率短暂触底回升。截至当地11月10日,2年、5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度分别走升21bp、16bp和4bp至5.04%、4.65%、4.61%。
中债:11月9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发布《专栏文章》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文章提出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提高外汇交易操作便利性,更好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支持更多境外央行、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集团等在境内发行熊猫债。周内央行净回笼资金6480亿元人民币;截至11月10日,一年期存单收益率周度小幅上行1bp至2.58%;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2bp至2.64%,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持平于2.71%。
离岸债市场:周内共有7只中资美元债完成定价,发行金额共12.5亿美元,以金融债为主。另有5只离岸人民币债完成定价、发行金额约28.5亿人民币,离岸债发行情绪明显回暖。

港汇一度升至8月以来最强。周内港元流动性小幅收紧、短期拆息上升带动美港利差回落,叠加南向资金周内动能增强、累计净流入184.16亿港元,港汇周内延续走强。美元兑港币一度低见7.8088,为8月初以来最低,截至周尾美元兑港币报7.8108,港元周度走强约0.2%。
离岸人民币波动走弱。本周人民币中间价波动在5bp以内,继续释放稳定汇率信号;而内地经济数据显示复苏斜率仍然偏缓,周尾美联储鹰派表态推升美元指数至106附近,市场交易显示卖出人民币买入港元的需求增加。本周离岸人民币延续双边波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周尾收报7.3050,离岸人民币周度走贬约0.1%。离岸人民币掉期曲线进一步陡峭,周内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次日掉期点数周内围绕-3.2pips的中枢波动、较前周上行4.7pips,一年掉期波动中枢由-1796.2pips下行至-1835.1pips。预计短期内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价仍受美元及政策出台影响,延续双边波动。

中债方面,当前内地基本面呈现波折式修复,债市情绪明显回暖、10年国债收益率较10月高点已经下行约8bp,对基本面阶段性走弱定价较为充分,但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位震荡折射出出银行指标压力较大,可能制约债市继续下行的空间。
美债方面,本周加息预期略有回升,带动收益率小幅反弹。目前利率期货预期明年降息55bp,而10Y收益率较高点已下行37bp。除非基本面有进一步变化刺激市场降息预期,否则美债收益率短线下行空间有限。根据我们此前分析,第四季度核心CPI可能出现反弹,重点关注下周美国CPI数据和美国政府财政预算谈判对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方面,近期内地出口、CPI数据不及预期,北向资金出现连续净流出,上证50承压下行。受结汇盘推动,USDCNY、USDCNH短暂下坡60日均线,此后因境内美元流动性收紧,预计将再度测试破位有效性,短线走势震荡。
大宗商品方面,近期黄金相对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溢价明显回落,不过仍存一定程度高估。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短线回落幅度或有限,叠加全球风险偏好好转,黄金上方空间仍将受到抑制。而当前油价已经低于美国能源署最新的计划回购价,加之现货市场和期权多头情绪升温,油价有向上修复的动能。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