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升北降与沿海布局——我国钢铁行业产能置换趋势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同时,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落实钢铁产能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我国钢铁产能置换政策始于2015年,其后在2017年和2021年各进行了一次修订。2021年修订中对置换范围、置换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对禁止情形、设备规定、产能拆分等方面做出进一步规范,降低了企业“打擦边球”借机扩大钢铁产能的可能。
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总量超过4亿吨,净压减规模5000万吨。全国共有25个省份开展产能置换,已公示产能置换项目整体置换比例炼铁产能为1.14:1,炼钢产能为1.11:1。
产能置换项目中河北涉及的产能规模最大,产能跨省转移呈现由内陆向沿海、由北向南的趋势。河北是主要净转出区域,广东、福建、广西是主要净转入地区。
2023-2025年是产能置换装备集中投产期,钢铁行业整体供给过剩局面难以改善,区域市场供需格局将继续调整。随着省内减量置换和跨省产能置换的推进,京津冀和沪苏浙皖整体供需格局将相对改善;考虑广东、广西、福建跨省产能置换全面投产后,华南地区将由资源输入型市场向供需平衡市场转变;西南地区仍为资源输入型市场,晋陕豫地区则为资源输出型市场。此外,受产能置换规模下限和区域能耗双控上限约束,新建沿海钢厂门槛大幅提升,现有沿海钢厂区位优势明显。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