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前行,铅炭储能渗透率正快速提升——铅炭储能行业专题
铅酸电池储能是否是要被淘汰的储能技术?在诸多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中,有主流的锂电池技术,以及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长时储能技术之一液流电池技术,还有有望作为锂电补充的钠电技术,而作为发展最为成熟、价格低廉的铅酸电池技术鲜有人问津,被认为是要被淘汰的储能技术。但目前铅炭储能的发展趋势来看,答案并非绝对。
铅炭储能是一种铅酸电池储能技术,其利用铅炭电池作为能量存储介质的储能系统。铅炭电池是传统铅酸电池的创新技术,本质依然是铅酸电池,其在保留传统铅酸电池本征安全和价格低廉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和循环寿命。铅炭储能与主流锂电储能唯一的不同,是用铅炭电池替代锂电池。相比锂电储能,铅炭储能更安全、造价更低、回收价值高、占比面积小,但也有循环寿命低、放电深度低的缺点。
铅炭储能在新型储能中的渗透率正快速提升。截止 2023 年上半年,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中,铅酸(炭)电池储能占比仅 0.9%。但 2023 年 1-8 月,我国公开招投标市场铅炭储能项目中标规模合计已达到 1.2GW/4.8GWh,在新型储能中的中标规模仅次于锂电储能,渗透率占比已达到 6.2%/10.7%,未来铅炭储能装机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铅炭储能在用户侧储能领域已展现发展潜力,目前在电网侧共享储能领域的应用空间也正在打开。我们通过对全国各地电力分时电价的分析,认为在浙江、上海、海南、湖南的工商业企业,以及江苏、河南、广东的高耗能企业内部建设用户侧铅炭储能具备经济可行性。同时,通过对 2023 年 6 月进行招标的宁夏电网侧铅炭共享储能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认为铅炭储能在宁夏共享储能领域也具备经济可行性,未来有望在更多的地区推广。
铅炭储能竞争格局优,相关产业集中于浙江区域。铅炭储能系统集成环节和铅炭电池环节均呈现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市占率接近 100%。从技术层面来看,短期内铅炭电池储能的技术竞争力体现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的先进性,中远期需要关注铅炭电池材料、结构的创新。铅炭储能产业链包括上游铅炭电池等零部件、中游储能系统集成和下游储能电站应用环节,其中,上游和中游企业主要集中于浙江区域。
铅炭储能市场处于 0 到 1 的发展阶段,预计 2025 年我国铅炭储能需求约 12.5GWh,市场规模约 120 亿元。我们认为铅炭储能电池待完成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标准认证后,有望继用户侧储能后,加快在电网侧共享储能领域的应用。假设铅炭储能渗透率从今年电力储能招标市场的 10%提升至 2025 年的 15%左右,2025 年有望达到 12.5GWh 的市场空间。
业务机会:1、铅炭储能电站资本金和债权业务机会。铅炭储能电站投资走出了“电池企业提供铅炭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系统集成+投资+总承包储能电站、央企收购并运营储能电站、电池企业回收处理铅炭电池”的可复制推广模式,参与企业较为固定,该模式前期,需要储能系统集成企业或储能电站项目公司在建设期出资建设铅炭储能电站,待投运后由央企收购,对于民企来说电站建设期数亿元资金压力较大,可以以股债联动的方式参与该业务。2、制造环节的股权和债权业务机会。
风险提示:1、铅炭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风险。2、铅炭储能电站股权项目无法退出的风险。3、锂电池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进一步提升后,铅炭电池技术被锂电池所替代的风险。4、煤炭价格下跌造成用户侧铅炭储能收益下滑的风险。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