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稳向好——评2023年9月PMI数据
受益于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落地及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积蓄,9 月经济延续前期复苏态势。其中,制造业 PMI、建筑业 PMI 和服务业 PMI 同步回升,均站至荣枯线以上。
在制造业方面,供需改善带动制造业 PMI 较前月回升 0.5 个百分点。供给方面,需求改善叠加节前赶工,9 月制造业生产活动提速,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活动改善尤为明显。需求方面,节假日消费需求增加叠加海外需求企稳,内需和外需改善带动新订单回升至 50.5%。同时,9 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和产成品出厂价格均回升至年内最高,价格改善信号明显,有助于企业利润改善。
在非制造业方面,高温多雨天气影响消退,财政政策发力叠加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带动房地产、基建投资相关建筑业景气回升。同时,节假日居民出行需求增加,服务业 PMI 亦有改善。
2023 年 9 月中国官方制造业 PMI 为 50.2%,前值 49.7%,市场预期 50.1%;官方非制造业 PMI 为 51.7%,前值 51.0%。综合 PMI 为 52.0%,前值 51.3%。
受益于逆周期调控政策及经济运行内生动能积蓄,9 月经济延续前期温和复苏态势,复苏面进一步扩展。在制造业方面,9 月制造业 PMI 较前月回升 0.5 个百分点至 50.2%,为 2023 年 4 月首次站至荣枯线以上。在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分别较前月回升 2.4 和 0.4 个百分点至 56.2%和 50.9%。

受益于供需改善叠加库存回升,9 月生产、新订单及原材料库存依次带动整体制造业 PMI 较前月回升 0.2、0.1 和 0.1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积蓄。

第一,采购回升,生产提速。由于需求好转及节前赶工,9 月制造业 PMI 生产较前月回升 0.8 个百分点至 52.7%,为 2023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值。从季节性效应看,在国庆长假影响下,企业节前赶工易导致 9 月生产活动回升。结合近十年的数据观察,除 2018 和 2021 年外,2013-2022 年期间 9 月制造业生产均较前月回升,且回升均值 0.3%。2023 年中秋、国庆假期双节重叠,9 月生产活动回升幅度超季节性均值 0.5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9 月江浙织机产业链负荷率、高炉开工率、全钢胎开工率、EPMI 生产量均较前月回升至 2023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值,生产活动改善具有普遍性。其中,9 月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生产量较前月回升 8.9 个百分点至 57.8%,生产改善幅度尤为明显。为满足增加的生产需求,9 月企业采购量较前月回升 0.2 个百分点至 50.7%。


第二,内外共振,订单好转。9 月新订单较前月回升 0.3 个百分点至 50.5%,连续两个月位处荣枯线以上。从国内需求看,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居民消费需求回升。9 月消费品行业 PMI 录得 51.3%,位处 2023 年 1 月有数据显示的历史次高值。从海外需求看,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增加叠加欧美消费旺季来临,9 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较前月回升 1.1 个百分点至 47.8%,连续两个月回升。同时,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指数较前月回升 1.1 个百分点至 104.2,出口价同量回升。

第三,价格回升,利润改善。需求好转叠加大宗商品价格回升,9 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分别较前月回升 2.9 和 1.5 个百分点至 59.4%和 53.5%,双双升至年内最高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叠加前期原材料购入价格较低,8 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17.2%,为 2022 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当月正增长。

逆周期调控政策生效叠加节假日效应,9 月建筑业和服务业 PMI 分别较前月回升前月回升 2.4 和 0.4 个百分点至 56.2%和 50.9%。
在建筑业方面,高温多雨天气消退叠加逆周期调控政策发力,与基建、房地产投资相关的建筑业活动景气回升。一方面,9 月高温多雨天气消退,建筑业活动室外作业条件改善,9 月建筑业活动回升。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发力和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带动建筑业新订单较前月回升 1.5 个百分点至 50.0%,为 2023 年 5 月以来首次站至荣枯线上。从基建投资看,1-8 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6.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2 个百分点。进入第四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叠加重大项目提质增效稳定基建投资需求。9 月水泥发运率较前月回升 4.9 个百分点至 49.1%,为 2022 年 11 月以来的最高值,折射基建相关投资需求仍有韧性。同时,房地产政策调整提振房地产市场。截至 9 月 26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较前月收窄 6.5 个百分点至 16.3%。

在服务业方面,受中秋国庆双节影响,居民出行需求增加带动服务业 PMI 回升。携程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各地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十一首日增长 2.8 倍,较今年五一首日增长 20%
注: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