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点心债发行增加——香港金融市场周报(20230918-0922)
宏观经济: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进一步强化经济“软着陆”预期;美欧PMI数据喜忧参半。香港失业率维持低位;印尼、菲律宾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马来西亚出口延续下滑。
金融市场:香港特区政府绿债认购期港元流动性仍偏紧,港元拆息进一步上行、隔夜HIBOR再度突破5%;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大幅增加,在、离岸人民币波动企稳。
后市展望:内地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仍将持续利空债市,中债收益率可能上行突破2.7%。外围市场对于年内再次加息的定价程度依然偏低,若后续经济数据支持,加息预期上修将带动美债收益率再度走高。在中美关系改善、人民币股汇联动、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收紧共同影响下,关注USDCNY回落60日均线的可能。原油持仓分化度快速回升,限制后续油价走高的幅度和节奏。
后续关注中国官方PMI,美国第二季度GDP终值,欧元区9月CPI。
美国8月新屋开工、9月PMI数据喜忧参半。美国8月经季节调整后的新屋开工总数降至128.3万、为2020年6月来最低,反映高利率环境下房地产承压。但前瞻指标显示房地产建筑行业前景向好,8月经季节调整后的房屋营建许可总数初值升至154.3万、好于预期144.5万,为近一年来最高。周尾美国9月标普制造业PMI报48.9,预期为48.0、前值为47.9,显示制造业收缩速度放缓,与库存周期进入被动去库相印证;但9月服务业PMI报50.2,低于预期的50.6,前值为50.5;综合PMI为50.1,略低于8月的50.2。
美联储9月如期暂停加息,下调2024年降息预期。周内,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政策声明重申通胀高企,并将年内GDP增速预测自6月的1.0%大幅上调至2.1%,进一步强化经济“软着陆”预期。点阵图预期今年内仍有一次25bp加息,且未来两年利率中枢较此前提高50bp。周尾公布的美国9月1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不升反降,劳动力市场再度显示韧性,支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年内还会再加息一次的论调。
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超预期下滑、服务业PMI环比回暖。9月欧元区综合PMI初值为47.1,制造业PMI报43.4不及预期,服务业PMI报48.4好于预期,三项数据均处于收缩区间,其中制造业PMI已经连续15个月低于荣枯线。按国别看,德国9月综合PMI初值46.2,制造业PMI仅为39.8、略高于前值39.1;法国9月综合PMI初值为43.5,制造业PMI报43.6、服务业PMI报43.9,两项数据均大幅不及预期。
英国8月CPI意外降温、英央行两年来首次暂停加息。英国8月CPI同比升6.7%、创18个月来最低,前值6.8%、预期7.0%;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升幅放缓至6.2%,前值6.9%、预期6.8%。通胀及经济数据降温下,周内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此前市场预期英央行将最后一次加息25bp。

内地:多地放开住房限购政策。周内,武汉、西安两市宣布取消二环内限购政策,无锡市宣布全域取消住房限购政策、并落实“认房不认贷”;目前,内地已有超过40个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部分主要二线城市先后放松或取消限购政策,广州多区放开限购、全市增值税免税年限由5年改为2年,后续其他主要一线城市是否跟进放宽限购仍有待观察。LPR维持不变。周内人民银行宣布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维持3.45%、4.2%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香港:失业率维持历史低位。香港6-8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连续两期维持在2.8%,就业不足率较5-7月微降0.1个百分点至1%。特区政府将于9月底推出“香港夜缤纷”活动、提振夜市零售消费,叠加低基数和通关效应,香港国庆假期旅游、零售表现预期较乐观,但本地消费市场预计仍将受居民外游影响表现偏弱。二手楼价指数重返今年1月水平。反映香港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于9月22日报158.85、按周跌0.64%,创33周新低。美联储暂停加息、本地主要银行维持最优惠利率不变,高利率环境下香港楼价料继续承压。
区域合作方面,香港冀加强与东南亚、中东国家经济金融合作,周内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中国(深圳、香港)—东盟(吉隆坡)新兴产业对接会”,向当地初创企业和投资者推广香港的独特优势和优越营商环境,并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将令该园区成为香港与深圳实现创科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另外,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出访卡塔尔,表示中国内地是卡塔尔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成熟的人民币生态系统料为卡塔尔及其他中东国家提供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香港与卡塔尔的“第一个合作机遇”。
日本:8月通胀维持粘性,核心通胀报3.1%,预期为3.0%、前值为3.0%;9月PMI延续收缩,9月日本制造业PMI报48.6,预期为49.9、前值为49.6,连续4个月萎缩;9月服务业PMI从54.3点降至53.3点,是今年1月以来最低点。周五日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示意后续变更政策将最重视薪酬因素。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央行连续8个月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印尼央行表示,利率决定与确保今明两年通胀率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的立场一致。另外,面对大米价格上涨带来通胀风险以及本币贬值压力,菲律宾央行亦选择维持利率不变,为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马来西亚8月出口跌幅扩大,8月出口总额同比跌18.6%,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降幅,预期跌14.6%、7月跌13.0%;马来西亚8月进口也连续6个月下跌,同比跌21.2%。

中资美元拆借方面,周内离岸中资银行间美元流动性平稳。周尾隔夜美元报价5.33%,1周美元报5.42%,1个月美元报5.57%,3个月美元报5.80%。美元Repo方面,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收报5.50%、5.53%、5.55%、5.75%,与前一周尾基本持平。
港元拆借方面,港元债券认购、季度结算临近等因素影响下,周内拆息进一步上行。隔夜、1个月、3个月港元拆息周尾分别报5.09%、5.23%、5.23%,周度分别变动+65.5bp、+23.3bp、+22.7bp,其中隔夜拆息继8月初以来再度突破5%。周内美联储暂停加息符合预期,包括汇丰、中银香港、渣打在内的本地主要银行维持最优惠利率不变。周内金管局公布,反映银行平均资金成本的综合利率在2023年8月底为2.55%,环比上升9bp,反映月内存款的加权资金成本增加。
离岸人民币方面,短端资金面流动性压力缓解。1周、1个月及1年CNH HIBOR截至9月22日分别收报4.43%、4.56%、3.78%,周度分别变动-66.5bp、-54.3bp、+7.8bp。周内人民银行在港发行的6个月期限人民币央票结束认购,中标利率为3.38%、创下同期限品种有纪录以来最高,较6月26日发行的同期限央票的中标利率2.24%大幅升114bp。香港金管局公告显示,本次投标申请额473.84亿元人民币,超额认购约2.2倍。

美债:周内美联储决议传递了利率可能高位维持更久的信号,此前我们预计的“美债收益率的上行空间将有可能再次打开”已得到验证。截至9月22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周度升8bp至5.10%,5年期美债收益率升12bp至4.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升11bp至4.40%。
中债:内地主要经济指标延续边际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9月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人民银行周内净投放资金5520亿元,银行间资金面压力进一步释放。截至9月22日,一年期存单收益率持平于2.44%,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周度升0.8bp至2.68%,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周度升3.8bp至2.75%。
离岸债市场:周内中资美元债共有6笔新发,发行金额共16.1亿美元,其中蔚来汽车发行10亿美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周内共10笔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发行金额共130.7亿人民币。其中,财政部在港发行50亿元央票,漳州市九龙江集团发行21.3亿元,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发行18.6亿元等。

港汇小幅走升。港元HIBOR维持高位、南下资金流入支持下,美港利差周尾报19.7bp、较前一周尾收窄24.3bp,美元兑港币周尾回落至7.8211。
在岸及离岸人民币波动企稳。美联储暂停加息并继续释放鹰信号、仍未出现政策转向迹象,周内人民币中间价整体调升、离岸市场美元总体上保持买盘基调,在岸与离岸价差周内20-50bp波动、周尾回正报22bp。掉期方面,本周短端流动性延续波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次日掉期点数周内低至-8.9pips,周尾收报0.5pips、与前周持平;一个月掉期点由前一周尾的-25pips回落至-49pips,一年掉期点由-1645pips小幅回落至-1655pips。

中债方面,当前经济环比改善的持续性暂时无法证伪,市场对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的预期升温,未来政策预期仍将牵引债市。从季节性规律来看,9月末资金面仍有上行动力,短期资金面对债市仍存一定利空。不排除后续增量政策出台继续改善预期,债市收益率可能上行突破2.7%。
美债方面,美国经济数据韧性和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软着陆论调使得市场持续修正衰退预期,期限溢价明显反弹成为近两周推升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当前市场对于年内再次加息的定价程度依然偏低(约40%),若后续经济数据支持,加息预期上修将带动收益率再度走高。
人民币汇率方面,本周美联储的强硬程度明显强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叠加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优势,美元指数保持强势。不过105上方有较强技术性阻力,但美元指数上行速率或有放缓。同时,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也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压力。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持续收紧,释放强烈的汇率维稳信号,关注短线USDCNY回落60日均线的可能。
贵金属方面,大周期强势下,在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上行背景下,黄金明显强于非美汇率,不过美国经济进入上行周期施压金价,伦敦金仍按照高位震荡看待,短期相对于美元指数存在高估。黄金境内外价差如期向下回归,未来能否继续回落取决于国内黄金进口情况,上海金短期继续大幅回落空间有限。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