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与发展前景

关键字: 海南 , 自由贸易港
2023-09-07
张梦
兴业研究公司汇率研究高级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郭嘉沂
兴业研究公司外汇商品研究部总经理,兴业研究首席汇率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海南自由贸易港由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经过5年的发展,在贸易、投资和税收领域的开放措施已基本落地,同时聚集了我国现有的高水平金融开放措施。第七航权、加注保税航油、国际船舶登记等制度具有开创性意义。海南逐步构建起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园区充分发挥海陆空等特色产业的创新潜能。

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按计划铺设,发展前景广阔。“封关”运作将推动自由贸易港进入升级模式,琼港合作走实走深,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承担链接国内市场与东南亚市场的枢纽功能。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被赋予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距今已有五年时间。

过去五年间,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作为纲领性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180多项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生效,“两个15%”所得税、“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成效初显,部分政策动态调整优化。

我们特撰此文回顾海南自由贸易港近些年来的建设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定位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探索和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选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区域开放的三驾火车头,海南作为“后发”的开放区域,在战略定位上较其余两个区域具备不同的特色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是由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海南具备比经济特区和自贸区更大的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下称《自由贸易港法》)已于2021年6月1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全票表决通过,当日公布并实施。《自由贸易港法》的意义重大:一是确保了《总体方案》中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关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给境内外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二是确定了自由贸易港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基本法”和“框架法”;三是在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赋予海南更大的权利。2021年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自由贸易港的立法权限将会大于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只能就地方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对全国统一立法做变通性规定,而自由贸易港的立法权则可将涉及到国家部委的事权进行立法,前提是要先协商得到主管部门的同意方可进行。比如,可以比照每个自由贸易港都存在的金管局权限对金融事项进行立法。纵观全球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如迪拜、新加坡等,均建立了完善的自由贸易港法律框架及体系,海南已经打下立法引领和保障工作的基础。

海南并不作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Plan B”,而是与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逻辑中,中国香港对海南来说是“一线”,而内地其余区域对海南来说是“二线”。海南背靠庞大的内地市场和政策资源,不同于上海以建设境内离岸金融中心为目标,也不像粤港澳大湾区以探索资本账户可兑换为己任,其金融创新重点围绕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展开,这是海南区别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的地方。海南不会完全“照搬”新加坡等地开放经验,会紧密依托庞大的内地市场,探索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发展之路。

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

《总体方案》中对海南的规划可以概括为“6+1+4”。即6个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4方面制度建设(税收、社会治理、法治和风险防控)。

贸易投资便利化是海南对外开放布局的核心。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目前三张“零关税”清单、企业和个人15%所得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等政策均已落地。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海南率先探索“准入即准营”改革,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海南还在2021年发布了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移动三种形式,其与外商投资准入清单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需要以商业存在的方式提供服务;“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专业服务、交通服务、金融等领域作出了水平较高的开放安排,有助于推动以服务为载体的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投资方面实行“非禁即入”制,大幅放宽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准入;海南省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的禁止和限制准入项目缩减为27项,较全国版和自贸区版本负面清单更加“减负”。

2018年到2022年间,海南全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3.4%、17.7%;经济外向度[1]五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22年达34.7%;实际使用外资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翻番,五年年均增长63%,五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2]

跨境资金自由流动并非海南改革的重点,但集聚了我国金融开放高水平便利措施。海南自身的金融基础与上海、大湾区相比并不突出,因而并未肩负金融创新的职能(这部分职能主要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但基于成熟发达的自由贸易港需要有现代化的离岸金融体系相配合,因此我国先进的金融创新经验和政策往往第一时间在海南铺设。举例来说,在上海自贸区发起创设的FT(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已经在海南上线运行;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首批4个试点区域[3]之一就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拥有较之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更优惠和便利化的QDLP/QFLP政策;海南还是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的试点区域。

航运业在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其中现代航运服务业更是符合海南绿色发展的要求,是海南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向。2021年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南作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对其运输政策高度自由化开放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航权[4]、加注保税航油、国际船舶登记等制度具有开创性意义。海南是内地首个开放第七航权的试点区域(尽管上海自贸区和大湾区很早就提出过),与新加坡、迪拜、阿姆斯特丹等国际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对标;将海南的国际航线开放给境外航司运营,意味着以“市场”交换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需的更大规模的国际航空运能。海南还下调了三大机场的加注航油价格,将保税航油综合服务费降低了100美元/吨(约合720元/吨),大大拉近了与其他自由贸易港之间航运成本的差距——在下调前,海南美兰机场保税油价格较迪拜和香港国际机场高约1000元/吨。船舶登记业务能够带动航运金融、融资租赁、船舶交易、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船舶修造以及航运物流等产业的发展。2021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条例》开放了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对航行国际航线及港澳台航线的船舶进行登记,允许由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开展船舶入级检验,“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的视同出口并给予出口退税;2022年国务院还同意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即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仅从事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航行、作业的船舶,取消船舶登记主体外资股比限制。

海南加快构建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削弱“房地产依赖症”。2018年到2022年间,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五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2.4%,四大现代化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由53%提升至70%。[5]

重点园区产业化和集群化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创新潜能。2022年13个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261.5亿元,实现营收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31.6%,以不到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三成的投资和超五成的税收。结合海南省温度、深度、纬度“三度”优势,重点园区在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深耕细作。2022年,崖州湾实验室挂牌运行,“深海勇士”号成功布设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海南文昌开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国际创新药械超300种、成为国际创新药械进入我国的快速通道。海南已经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阵营。

四大制度建设中,最具标志性的亮点在于税收。《总体方案》中规划的第一阶段(2020年到2025年)税改优惠政策在2021年就已基本全部落地,2022年和2023年对政策细节进行补充完善。具体来说包括“零关税”领域两张正面清单、一张负面清单(还有一张正面清单待落地);对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境内外高端紧缺人才最高征收15%个税,且明确定义了优惠企业所得税和个税的适用范围;对核心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所得税;对资本性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利好新设企业和总部迁移。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15%所得税个人和企业享惠面分别增长122.7%、35.7%。

待全岛封关后,2025年到2035年海南将达到对所有企业征收15%所得税,所有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征收不超过15%所得税。该税率的优惠力度媲美国际上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目前新加坡通行的是17%的企业所得税和最高22%的个人所得税,中国香港通行的是16.5%的企业所得税和最高17%的个人所得税。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前景

纵观近五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海南自由贸易港严格遵守《总体方案》中规划的时间表和开放顺序。其中第一阶段(2020年到2025年)各项政策细则85%在2021年就已落地实施,2022年开始对政策细节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为2025年“封关”做准备。政策效率有赖于中央的支持,中组部每年选调100多人在海南挂职,发改委专门面向海南有两个处室,这意味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按计划前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充满希望。

第一,“封关”开启自由贸易港进阶升级模式。“封关”是海南省建设高水平开放自由贸易港的前置条件。从货物贸易的角度,封关运作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绝大多数进口商品(征税商品目录以外)是免关税的,这将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进出口业务的繁荣发展;禁限类清单以外的货物可以实现自由进出,海南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将更加频繁。从企业的角度,全岛双15%的税率制度以及简税制等政策将全面实施并针对性细化,这将催生更多的海内外公司落地海南。从消费者的角度,封关运作后,进口商品进入到海南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大大提高岛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人员开放也将面向更多国家实行更加开放的免签政策,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到海南定居、置业、旅游等。

第二,优势互补,琼港合作走实走深。2018年4月13日以来,香港在海南新设港资企业2026家,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42.4%,实际使用港资97.7亿美元,占海南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6.3%,双方在金融、高端商业、高新技术、旅游消费、珠宝等多领域展开合作。2022年是琼港合作全面深化的一年,两地合作正式驶入“快车道”:年初琼港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园区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为持续推动园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6月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驻香港办事处揭牌,代表海南加强与香港方面的日常工作对接;7月琼港经济合作发展咨询委员会分别与海口、三亚签订琼港合作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示范区建设;10月底海南首单50亿规模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11月美兰机场正式恢复海口-香港客运航线,两地人员往来开始恢复常态化。[6]

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便利,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便捷进出国内、国际市场,但也面临跨境服务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琼港合作未来有望在专业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航运业、旅游业等领域挖掘机遇。例如,以香港专业服务业为切入点,在法律服务、仲裁服务、会计服务等专业服务领域出台全国最开放的措施,大力推动实现服务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对接(海南已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将海南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流优势与中国香港在金融服务、数据信息、国际贸易网络、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相结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琼港科技共同投资基金”,实现两地在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种业、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协同发展。助推洋浦港融入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在内的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辐射南海区域,构建开放型、共享型的海洋经济体系。开展链接琼港、面向东南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邮轮旅游航线和旅游产品合作。[7]

第三,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承担链接国内市场与东南亚市场的枢纽功能。海南自由贸易港现有的部分贸易投资措施开放程度要高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未来海南还将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逐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范围,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除了前述的专业服务领域,海南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也有深度发展空间。医疗方面,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将依托政策优势,进一步实现药品、医疗器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成为国际创新药械进入中国的快速通道。教育方面,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外高校独立办学机构,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海南落地,同时海南还会展开更多的国际教育创新。

2023年3月,海南制定了《支持“两个总部基地”建设的核心政策举措》,并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该政策主要包含支持东南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支持东南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公民、东南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工作人员享受个人所得税15%优惠政策,支持东南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企业享受部分商品进口“零关税”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等15条举措。随着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海南与东南亚各经济体的务实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并推动人员、运输往来便利。

注:
[1]经济外向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出口)/GDP
[2]资料来源:“蓬勃兴起正当时——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年来进展成效”首场新闻发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网[EB/OL], 2023/03/30[2023/09/05],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zxxx/202303/b75ebc3603b34a8f8d21d7c08bdb7649.shtml.
[3]剩余3个试点区域分别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以及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4]“第七航权”是指“完全第三国运输”,即本国航班在境外搭载乘客和货物而不必返回本国。
[5]资料来源:“蓬勃兴起正当时——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年来进展成效”首场新闻发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网[EB/OL], 2023/03/30[2023/09/05],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zxxx/202303/b75ebc3603b34a8f8d21d7c08bdb7649.shtml.
[6]资料来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记琼港深化经贸合作探索,南海网[EB/OL], 2023/02/14[2023/09/06],http://www.locpg.gov.cn/jsdt/2023-02/14/c_1211728550.htm.
[7]资料来源:推动琼港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南海网[EB/OL], 2023/05/17[2023/09/06],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3/05/17/032975980.shtml.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