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出台,构网型储能建设纳入政府规划——储能行业2023年8月报
月度观点: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2023年7月,我国新型储能中标规模2.7GW/6.5GWh,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214%,环比减少58%,同时,储能系统设备价格开始企稳。山东省出台了长时储能政策,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有望具备投资经济性,预计该政策有望得到其他省市借鉴,推动长时储能的发展。西藏、新疆开始要求部分储能项目建设成对电网更为友好的构网型储能电站,有望带动储能变流器技术的迭代。
储能装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抽水蓄能装机3.3GW,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8.63GW/17.72GWh。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我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达到49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GW/35.8GWh。受华北、西北、华中地区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三个区域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80%。储能收益机制理顺的湖南、山东等省份和宁夏、内蒙古等新能源装机大省储能装机增长较快。
储能招投标:2023年7月,我国新型储能中标规模2.7GW/6.5GWh,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214%,环比减少58%。2023年7月,跟踪到我国新型储能中标项目共计18个,规模2.7GW/6.5GWh。7月储能中标规模,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214%,增长较快,但环比减少58%,主要系今年6月份储能中标规模为历史最高值,基数较高的原因所致。
储能系统设备价格:2023年7月,锂电储能系统设备价格开始企稳。从中标价格来看,2023年7月,2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均价(加权)为1.09元/Wh,和6月份均价相当;4h、1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均价则分别为1元/Wh和1.31元/Wh。另外,全钒液流储能系统中标价格约2.6元/Wh,约锂电储能的2.6倍。
储能政策: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出台,构网型储能建设纳入新疆、西藏政府规划。山东出台了长时储能政策,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有望具备投资经济性,预计该政策有望得到其他省市借鉴,推动长时储能的发展。西藏、新疆开始要求部分储能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建设成对电网更为友好的构网型储能电站,有望带动储能变流器技术的迭代。贵州、天津开展一批储能示范项目,并完善储能政策,推动储能商业化运营。四川甘孜、广东惠州和江门出台当地新能源配储政策和储能产业规划,其中,惠州市的新型储能装机已超过了广东省规划,同时还出台储能制造业奖励补贴政策,对当地储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市场动态:2023年7月,科力远、龙净环保、雄韬股份、通润装备等多家储能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规模合计不超过60.73亿元,定增募投资金用途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材料、储能管理系统等。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7月,储能行业一级市场共发生8笔股权融资业务,涉及储能电池、电池材料、储能系统集成、户用储能、储能电站投资运营、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领域,总融资规模超过47亿元。
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2023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储能装机情况。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抽水蓄能装机3.3GW,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8.63GW/17.72GWh,新型储能上半年新增装机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我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达到49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GW/35.8GWh,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锂离子电池储能以外,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保持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钛酸锂电池储能等新技术也已经开始投入工程示范应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发展你追我赶,总体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6月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占1.1%、压缩空气储能占1.0%、铅酸(炭)电池储能占0.9%。
受华北、西北、华中地区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三个区域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80%。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山东2.94GW/5.90GWh、湖南2.64 GW/5.27GWh、宁夏1.97 GW/3.91GWh、内蒙古1.65 GW/3.29GWh、新疆1.22 GW/3.13GWh,装机规模均超过1GW。华北、西北、华中地区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80%。其中,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30.0%、西北地区占比26.8%、华中地区占比23.5%。
储能收益机制理顺省份和新能源装机大省储能装机增长较快。从2023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规模来看,排名前5名的省区分别为:湖南2 GW/4GWh,山东1.39 GW/2.72GWh,宁夏1.07 GW/2.11GWh、内蒙古1.06 GW/2.1GWh、新疆0.83 GW/2.28GWh。其中,湖南和山东是储能政策较为友好的地区,独立共享储能经济性有保障,带动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宁夏、内蒙古和新疆是新能源装机大省,新能源电站配储带动储能装机快速增长。
2023年7月,我国新型储能中标规模2.7GW/6.5GWh,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214%,环比减少58%。2023年7月,跟踪到我国新型储能中标项目共计18个,规模2.7GW/6.5GWh。其中,储能EPC/PC中标规模为0.78GW/1.83GW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规模为1.94GW/4.67GWh。7月储能中标规模,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214%,增长较快,但环比减少58%,主要系今年6月份储能中标规模为历史最高值,基数较高的原因所致。

2023年1-7月,我国新型储能累计中标规模超过17.4GW/38.8GWh,按容量计算,同比增加312%以上。其中,储能EPC/PC累计中标规模为6.1GW/13.4GW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规模为8.3GW/19.4GWh,储能电池采购3GW/6GWh。
2023年7月,储能中标项目中,中国能建、国家电投和中国电建3家企业招标量最大,合计占比达到76%。另外,储能项目各场景中,央国企集采占比最高,达到56%;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占比23%;用户侧储能占比也有一定提升,达到3%。

西北地区储能中标规模较大。2023年7月,储能中标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地区,广西由于储能示范项目的推进,中标规模也较大。

7月储能系统设备价格开始企稳。从中标价格来看,2023年7月,2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均价(加权)为1.09元/Wh,和6月份均价相当,主要系锂电池价格在7月份保持价格稳定所致。

2023年7月,4h、2h、1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均价分别为1元/Wh、1.09元/Wh和1.31元/Wh,相应时长储能EPC中标均价分别为2.17元/Wh、1.6元/Wh和1.37元/Wh,其中4h储能EPC中标价较高,系该月仅有1个4h储能EPC项目开标,且中标价格较高所致,不具备参考意义。

全钒液流储能系统中标价格约2.6元/Wh,约锂电储能的2.6倍。2023年7月,有1个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中标,具体为国家电投集团诸城100MW/204MWh储能示范项目全钒液流(1MW/6MWh)电池系统设备,山东液流储能为中标企业,中标价格约2.6元/Wh。
2023年7月,多地出台储能产业政策,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出台,构网型储能建设纳入新疆、西藏政府规划。山东出台了长时储能政策,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有望具备投资经济性,预计该政策有望得到其他省市借鉴,推动长时储能的发展。西藏、新疆开始要求部分储能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建设对电网更为友好的构网型储能电站,有望带动储能变流器技术的迭代。贵州、天津开展一批储能示范项目,并完善储能政策,推动储能商业化运营。四川甘孜、广东惠州和江门出台当地新能源配储政策和储能产业规划,其中,惠州市的新型储能装机已超过了广东省规划,同时还出台储能制造业奖励补贴政策,对当地储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2023年7月,科力远、龙净环保、雄韬股份、通润装备等多家储能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规模合计不超过60.73亿元。定增募投资金用途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材料、储能管理系统等。

2023年7月,储能行业一级市场共发生8笔股权融资业务,涉及储能电池、电池材料、储能系统集成、户用储能、储能电站投资运营、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领域,总融资规模超过47亿元。其中,海辰储能融资金额超过45亿元。飞轮储能领域华驰动能开启股权融资,由于飞轮储能在电力调频领域相比其他储能技术具有优势,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关注飞轮储能股权机会。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