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杠杆率下行,券商减持债券幅度较大——7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

关键字: 托管数据
2023-08-22
郭再冉
兴业研究公司信用助理研究员
固定收益部
顾怀宇
兴业研究公司利率高级研究员
固定收益部
鲁政委

分券种来看,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地方政府债、商业银行债、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增幅较大。截至2023年7月末,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托管量分别为26.18万亿元、37.81万亿元、23.77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0.28%、0.91%、0.67%。商业银行债托管量为8.79万亿元,环比增加2.95%;同业存单托管量14.76万亿元,环比增加2.73%。

分机构来看,券商减持债券幅度较大,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广义基金持仓35.72万亿元,环比增加0.81万亿元,环比增幅为2.32%;保险持仓4.05万亿元,环比增加0.03万亿元,环比增幅为0.72%;银行持仓75.16万亿元,环比增加0.49万亿元,环比增幅为0.66%;券商持仓2.9万亿元,环比减少0.18万亿元,环比降幅为5.83%,接近2021年以来的环比最大降幅(2021年以来环比降幅最大值为2022年4月的-6.0%)。

持仓结构方面,商业银行增持利率债,大幅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受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增长较快影响,广义基金主要增持短债品种,包括同业存单、短融及超短融、少量减持国债和企业债;保险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同业存单;券商各类债券均减持,政金债的减持幅度最大。

杠杆率方面,截至2023年7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85%,环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处于2021年以来的76.7%分位数水平。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上升至103.67%,处于2021年以来的80.0%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下降至116.07%,处于2021年以来的86.7%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下降至119.13%,处于2021以来的6.7%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下降24.15个百分点至188.06%,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7月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托管规模增幅较大

分券种来看:7月商业银行债、地方政府债托管规模增幅较大。截至2023年7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34.26万亿元,环比增长0.87%。具体来看,利率债托管量89.64万亿元,环比增长0.63%,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托管量分别为26.18万亿元、37.81万亿元、23.77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0.28%、0.91%、0.67%,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托管量增幅明显。金融债托管量为9.89万亿元,环比增加2.63%,其中商业银行债托管量为8.79万亿元,环比增加2.95%。

7月非金融信用债托管量减少,同业存单托管量增幅较大。7月非金融信用债托管量17.07万亿元,环比减少0.04%,其中企业债、超短融、短融、中票托管量分别为2.59万亿元、2.04万亿元、0.49万亿元、8.89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0.65%、-3.53%、-0.28%、+1.04%。同业存单托管量14.76万亿元,环比增加2.73%。

二、7月券商减持债券幅度较大,广义基金增持债券

分机构来看:券商减持债券幅度较大,理财规模扩张,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在持有人结构方面,广义基金持仓35.72万亿元,环比增加0.81万亿元,环比增幅为2.32%;保险持仓4.05万亿元,环比增加0.03万亿元,环比增幅为0.72%;银行持仓75.16万亿元,环比增加0.49万亿元,环比增幅为0.66%;券商持仓2.9万亿元,环比减少0.18万亿元,环比降幅为5.83%,接近2021年以来的环比最大降幅(2021年以来环比降幅最大值为2022年4月的-6.0%)。

持仓结构方面,商业银行增持利率债,大幅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广义基金主要增持同业存单、短融及超短融、少量减持国债和企业债;保险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同业存单;券商各类债券均减持,政金债的减持幅度最大。

商业银行增持利率债,大幅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具体来看,商业银行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分别为0.17万亿元、0.33万亿元、0.14万亿元,环比增持幅度分别为1.01%、1.06%、1.14%。其余债券中,商业银行减持同业存单及信用债,其中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幅度达20.76%。

细分来看,对于短融及超短融、中票和同业存单,国有行、城商行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幅度分别为22.44%、7.33%,小幅增仓中票和同业存单,环比增持幅度约在1%以内;股份行、农商行均减仓中票、短融及超短融、同业存单,其中,短融及超短融的环比减持幅度分别为7.33%、13.34%,减持幅度较大。

广义基金主要增持同业存单、短融及超短融、少量减持国债和企业债。由于理财规模扩张主要集中在现金管理类产品,广义基金对短期债券大幅增仓。具体来看,广义基金环比增持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中票、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0.05万亿元、0.04万亿元、0.38万亿元、0.09万亿元、0.09万亿元,增持幅度分别为2.35%、0.50%、5.16%、1.64%、5.16%;广义基金环比减持国债、企业债的规模分别为0.01万亿元、0.01万亿元,减持幅度分别为0.40%、1.75%。

保险主要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同业存单。具体来看,保险环比减持短融及超短融、同业存单的幅度分别为8.01%、6.46%。其余债券中,保险主要增持中票、地方政府债,环比增持幅度分别为4.56%、1.21%。其余债券变动幅度不大。

券商各类债券均减持,政金债的减持幅度最大。具体来看,券商环比减持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0.07万亿元、0.05万亿元、0.02万亿元、0.003万亿元,减持幅度分别为8.85%%、14.33%、7.33%、7.04%。

三、全市场杠杆率下降

在杠杆率方面,截至2023年7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85%,环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处于2021年以来的76.7%分位数水平。

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03.67%,处于2021年以来的80.0%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下降3.61个百分点至116.07%,处于2021年以来的86.7%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下降6.49个百分点至119.13%,处于2021以来的6.7%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下降24.15个百分点至188.06%,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