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出口同比增长8.5%而进口同比下降7.9%,出口和进口读数“冷暖不均”。
在出口方面,受前期积压订单去化影响,4月积压订单对出口的支撑效应回落,整体出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6.3个百分点至8.5%。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出口结构性优势突出,4月出口同比读数位处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维持较高“暖意”。主要表现在:汽车产业链出口竞争优势巩固,汽车相关产品出口量价齐涨;电子产业链相关产品出口增速修复,以手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同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对我国出口增速拉动明显。
在进口方面,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进口数量需求整体呈修复态势,PMI进口同比增加值一路上行。另一方面,海外需求下行拖累大宗商品价格,带动我国进口金额同比读数下行。分产品看,4月原油进口量价齐跌拖累整体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4.0个百分点,煤及褐煤、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1.5和0.9个百分点。
事件
以美元计价,2023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8.5%,前值14.8%,市场预期8.0%;进口同比-7.9%,前值-1.4%,市场预期-0.2%。贸易顺差902.3亿美元,前值881.9亿美元,市场预期712.5亿美元。
点评
一、出口:暖意,延续
4月出口同比较前月回落6.3个百分点至8.5%,出口增速回落但仍维持在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
从总量上看,前期企业在手订单去化,积压订单对出口的支撑效应回落。由于春节积压订单集中释放,3月出口增速异常高增。进入到4月,伴随前期积压订单消化,积压订单对出口读数的支撑有所回落。数据显示,PMI在手订单历史分位数则由2023年2月的81.2%下降至4月的64.8%,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同比则由3月的14.8%下降至4月的8.5%。
结合出口商品观察,积压订单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更为显著。继3月出口回升后,4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普降,对本月出口读数拖累明显。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玩具等依次拖累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落0.9、0.6、0.5和0.4个百分点。
剔除积压订单因子观察,4月出口整体偏暖,出口增速维持在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分结构看,这股“暖意”主要源于:
第一,汽车产业链出口“暖意”强化。2022年,我国已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汽车出口量价齐涨。在此基础上,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58.3%和96.6%,汽车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4月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71.9个百分点至195.7%,共拉动整体出口较前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为本月出口增速的主要提振项。
第二,电子产业链出口“暖意”修复。2022年以来,受全球耐用品库存高企影响,电子产业链出口增速相对疲软。以手机为例,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公布的报告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2%,降幅较2022年第四季度收窄。与之一致,4月我国以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分别带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8和0.6个百分点。
第三,对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出口“暖意”高增。4月我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16.7个百分点至153.1%,拉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4个百分点。同时,4月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16.8个百分点至35.3%,拉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8个百分点。
二、进口:价格下行
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拖累,4月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6.5个百分点至-7.9%,进口读数略显“冷意”。
量价分离来看,价格下行是进口读数的主要拖累项。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复苏影响,2022年12月以来PMI进口同比增加值一路上行,同时进口数量同比读数趋势上行。另一方面,受海外需求偏弱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同比读数走低拖累我国进口价格同比。
结合主要进口商品看,原油量价齐跌对进口读数拖累明显。4月原油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29.7个百分点,合计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4.0个百分点。同时,煤及褐煤、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价格下行拖累进口读数,二者分别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1.5和0.9个百分点。
>4月出口同比增长8.5%而进口同比下降7.9%,出口和进口读数“冷暖不均”。
**在出口方面,**受前期积压订单去化影响,4月积压订单对出口的支撑效应回落,整体出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6.3个百分点至8.5%。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出口结构性优势突出,4月出口同比读数位处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维持较高“暖意”。主要表现在:汽车产业链出口竞争优势巩固,汽车相关产品出口量价齐涨;电子产业链相关产品出口增速修复,以手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同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对我国出口增速拉动明显。
**在进口方面,**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进口数量需求整体呈修复态势,PMI进口同比增加值一路上行。另一方面,海外需求下行拖累大宗商品价格,带动我国进口金额同比读数下行。分产品看,4月原油进口量价齐跌拖累整体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4.0个百分点,煤及褐煤、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1.5和0.9个百分点。 事件 以美元计价,2023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8.5%,前值14.8%,市场预期8.0%;进口同比-7.9%,前值-1.4%,市场预期-0.2%。贸易顺差902.3亿美元,前值881.9亿美元,市场预期712.5亿美元。 点评 一、出口:暖意,延续 4月出口同比较前月回落6.3个百分点至8.5%,出口增速回落但仍维持在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 **从总量上看,**前期企业在手订单去化,积压订单对出口的支撑效应回落。由于春节积压订单集中释放,3月出口增速异常高增。进入到4月,伴随前期积压订单消化,积压订单对出口读数的支撑有所回落。数据显示,PMI在手订单历史分位数则由2023年2月的81.2%下降至4月的64.8%,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同比则由3月的14.8%下降至4月的8.5%。  结合出口商品观察,积压订单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更为显著。继3月出口回升后,4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普降,对本月出口读数拖累明显。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玩具等依次拖累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落0.9、0.6、0.5和0.4个百分点。  剔除积压订单因子观察,4月出口整体偏暖,出口增速维持在2022年8月以来的次高值。分结构看,这股“暖意”主要源于: **第一,汽车产业链出口“暖意”强化。**2022年,我国已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汽车出口量价齐涨。在此基础上,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58.3%和96.6%,汽车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4月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71.9个百分点至195.7%,共拉动整体出口较前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为本月出口增速的主要提振项。 **第二,电子产业链出口“暖意”修复。**2022年以来,受全球耐用品库存高企影响,电子产业链出口增速相对疲软。以手机为例,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公布的报告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2%,降幅较2022年第四季度收窄。与之一致,4月我国以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分别带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8和0.6个百分点。  **第三,对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出口“暖意”高增。**4月我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16.7个百分点至153.1%,拉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4个百分点。同时,4月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16.8个百分点至35.3%,拉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回升0.8个百分点。  二、进口:价格下行 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拖累,4月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6.5个百分点至-7.9%,进口读数略显“冷意”。 量价分离来看,价格下行是进口读数的主要拖累项。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复苏影响,2022年12月以来PMI进口同比增加值一路上行,同时进口数量同比读数趋势上行。另一方面,受海外需求偏弱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同比读数走低拖累我国进口价格同比。  结合主要进口商品看,原油量价齐跌对进口读数拖累明显。4月原油进口同比读数较前月回落29.7个百分点,合计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4.0个百分点。同时,煤及褐煤、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价格下行拖累进口读数,二者分别拖累整体进口读数较前月回落1.5和0.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