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差转顺支撑欧元—2023年5月G7汇率前瞻
策略推荐: 美元指数:美国财政“X 日”逼近,美国基本面相对优势逆转;但市场降息预期回落,美元指数下行空间有限,偏弱震荡。欧元:目前市场对欧央行加息前景的定价已相对充分,5 月 25bp 加息落地恐使欧元汇率短线利多出尽。但在基本面强周期及核心通胀上行的环境中,欧元兑美元依然“下有底”偏强运行。英镑:英镑兑美元料随欧元兑美元横盘波动,但较欧元强弱取决于英国央行后续立场。此外仍需警惕英国首相下台风险。日本:4 月议息会议打消日本央行短期内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中性预期下日元汇率将在 5 月偏弱震荡。密切关注欧美银行业等风险事件的进展,日元套息交易一旦平仓将引发较大的升值波动。
4 月美元指数整体承压下行,尽管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有所回落,但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疲态,美国银行业危机出现反复,美元指数持续承压。展望 5 月,债务上限问题凸显,同时美国基本面优势不再,美元指数或继续承压盘整。
美国财政部在 4 月获得了一波税收收入,TGA 账户余额有所增加,但依然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市场预期财政资金耗尽的“X 日”最早可能会提前至 6 月到来。美国政府关门甚至出现技术性违约的风险增加。尽管美国事实上违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复盘历史上几次债务上限危机,期间市场通常出现阶段性恐慌,美元指数承压。此次由于美国债务长周期进一步接近尾部,且经济短周期处于下行期,不排除市场更加剧烈的定价关门及技术性违约风险。美国主权 CDS 价格已出现明显飙升。

几次债务上限危机概况如下:
1995-1996 年债务上限危机:美国联邦政府在 1995 年 11 月 14 日至 1995 年 11 月 19 日和 1995 年 12 月 16 日至 1996 年 1 月 6 日分别关门 5 天和 21 天,为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关门。
2011 年债务上限危机:2011 年 4 月,标普将美国展望调至“负面”。2011 年 7 月 31 日美国国会同意提高债务上限,距离美国财政部资金耗尽还剩 2 日。2011 年 8 月 5 日,标普将美国主权评级由 AAA 下调至 AA+。
2013 年债务上限危机:2012 年 12 月 31 日触及债务上限,2013 年 2 月 4 日至 5 月 19 日暂时解除债务上限,期间国会两党谈判无果。5 月 19 日债务上限恢复,至 10 月仍未能提高债务上限。10 月 1 日至 16 日政府关门,16 日国会同意为政府提供融资并暂时解除债务上限至 2014 年 1 月 15 日。
2018 年债务上限危机:2018 年 12 月 22 日至 2019 年 1 月 25 日,美国联邦政府关门 35 天,为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关门。

至于本次债务上限危机,由于国会两党高度分裂,可能使得债务上限问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政治博弈。倘若 5 月市场未能看到“X 日”前提高债务上限或推出临时性措施(例如暂时解除债务上限或短期融资)的希望,则市场恐慌情绪可能复燃,压制美元指数。
美国银行业危机暂未进一步明显恶化,同时银行业季报整体表现稳健,经济数据则好坏参半,市场降息预期明显回落。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可能在第四季度降息 25/50bp,显著低于此前预期的下半年降息 100bp。由于缺少更多基本面信息证实美国经济即将或已经衰退,市场定价美联储降息的动力不足。反观欧洲,尽管欧央行态度相对更加鹰派,但大概率也将放缓加息步伐至单次 25bp,且加息路径也已经被市场高度定价。英央行的加息同样也被定价。日央行则维持鸽派表态,极力遏制市场对其退出 YCC 的期待。短期而言,美国与非美的货币政策路径分化并未进一步加大,美元指数缺少大幅下行的驱动。可能要到 6 月美联储才能传递出更明确的货币政策路径,当前则处于基本面观察期。


当前美国与非美发达经济体都处于复苏象限,且复苏均强于预期,经济基本面差异暂时不明显。不过 3 月后美国基本面相对优势逆转,符合历史周期性波动规律。从历史经验看,美国相对基本面可能进入 1 至 3 个月的下行期,短期需关注美国基本面相对转弱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CFTC 持仓方面,过去一个月非商业空头减少,商业空头小幅增加,杠杆基金延续做多,资管和机构投资者继续做空。美元指数持仓分化度稳定于轻度超卖,较上月变化不大。技术上,美元指数处境微妙,下方是中期震荡区间上沿构成的支撑,上方则是 60 周均线阻力,震荡后的方向抉择将左右中期趋势。当前下方支撑较强,但美元指数反弹动能不足,预计短线将维持震荡,等待基本面指引,下方支撑 100.7、100.4,上方阻力 60 日均线、104。


4 月,欧央行官员“撒鹰”,扩大与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差距,叠加欧元区较美国重拾基本面优势,欧元兑美元延续走高,并尝试突破前高 1.10。货币政策预期是影响近期欧元汇率走势的主要驱动。目前市场对欧央行加息前景的定价已相对充分(认为还有 75bp 的加息空间),其中 5 月会议的加息预期在 25bp 和 50bp 之间摇摆,25bp 加息落地的情形恐使欧元汇率短线利多出尽。即使如此,在基本面优势周期以及核心通胀上行的环境中,欧元兑美元将继续走出“下有底”的偏强震荡态势。汇市整体的低波动行情也对欧元汇率构成支撑。

欧元区未经季调的商品贸易差额在 2 月由负值转为正值,录得 46.08 亿欧元;季调后的数据为-0.63 亿欧元,较前值-116.19 亿欧元显著改善。这是由于 2 月欧元区出口反弹、进口进一步转弱。分经济体来看,德国、意大利、爱尔兰等贸易顺差大国保持顺差扩张态势,同时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缩小了其大额的贸易逆差。就德国而言,2 月机械设备、家具等资本货物以及非耐用消费品出口增加,且天然气价格继续回落降低进口总额。
2022 年 8 月以来,伴随天然气价格降低,欧元区贸易差额回升,支撑欧元汇率上涨。受去年暖冬、财政补贴等因素助力,欧洲能源危机好转,这使得进口成本降低,贸易逆差不断收窄。欧元兑美元一方面受益于能源恐慌暂缓,市场回归传统交易模式,即将交易重心置于欧央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比较;另一方面因贸易逆差收窄,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从根本上受到提振。从欧元区商品贸易条件领先指标来看,欧元区商品贸易有望恢复顺差,未来欧元汇率下方仍有支撑。




作为欧元区前四大经济体之一,西班牙 HICP 同比在 3 月降幅显著,同时核心 HICP 同比小幅回落,给欧元区通胀前景带来希望。我们发现,西班牙通胀、核心通胀通常领先于欧元区相应指标 3 个月。疫情危机后这种领先关系得到强化,这可能和西班牙政府在下发和取消疫情、能源补贴,以及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等方面都快于欧元区层面有关。利用 2020 年后的西班牙通胀拟合并预测欧元区通胀,R2高达 0.96;核心通胀模型的R2也达到 0.86。模型结果显示,欧元区 HICP 同比或在今年 6 月下降至 3.9%,核心 HICP 同比有望在 5 月逆转涨势。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欧央行有充足理由站定比美联储更鹰派的立场。然而进入下半年,欧元区很可能也进入“去通胀”,欧元汇率将失去重要上攻动力。


欧元兑美元相对利差指标依然偏低估。CFTC 持仓数据显示,欧元汇率的非商业净多头自 3 月中旬以来持续加仓,与本轮上涨对应;持仓分化度保持在 70%附近。结合基本面,欧元兑美元仍将维持偏强表现,上方阻力 1.11、1.12,下方支撑 1.09、1.07。



鉴于英国脱欧遗留风险降低,且意外粘性的通胀使英国央行鹰派预期和欧央行同步升温,4 月英镑兑美元走势和欧元兑美元相近。英镑兑美元短期料随欧元兑美元横盘波动,但较欧元强弱取决于英国央行后续立场。此外仍需警惕英国政局黑天鹅。
据路透社报道
上述风险尚未对英镑汇率造成打击。EPFR 数据显示,英国股市资金在 4 月持续流出,但这也未能阻挡在经济韧性占优、央行加息预期升温背景下英镑兑美元的涨势。

英国 3 月 CPI 同比上涨 10.1%,高于市场预期的 9.8%,前值为 10. 4%;核心 CPI 同比上涨 6.2%,高于市场预期 6%,持平前值;核心 CPI 环比上涨 0.9%,高于预期值 0.6%,略低于前值 1.2%。分项来看,住房、酒店餐饮、食品饮料通胀依然是前三大贡献者,其中前二者为粘性较强的成分。根据薪资增速,酒店餐饮通胀将在未来 2 个月保持下行。从房价来看,住房通胀在未来一年内可能维持高位。结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的调查,租房需求或即将转弱,从而削弱住房通胀粘性。
英国居高不下的通胀令市场笃定英国央行在年内尚存 1~3 次 25bp 的加息。然而,目前英国就业高频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景气度已经开始弱化,市场加息预期存在下修的可能性。



英镑兑美元相对利差保持在均衡水平,短线有望随欧元保持较强表现。英镑兑美元上方阻力 1.27、1.29,下方支撑 1.22、1.19。



2023 年 4 月,全球风险偏好先升后降,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先上行后回落,日元在 4 月贬值。日本央行新任行长植田和男在 4 月 10 日就职发布会上展露鸽派,打消了市场对 4 月日本央行边际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
近期外资对日本股票的增持现象明显,日本投资者继 2 月、3 月增持美债后,4 月再次出现对美债的抛售。持仓方面,近期日元空头持仓规模明显抬升。


日本央行新任行长植田和男在 4 月 28 日首次议息会议上如期按兵不动。前瞻指引中删除了“密切关注 COVID-19(新冠疫情)影响”和“日本央行预计短期和长期政策利率将维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表述,新增“日本央行决定对货币政策实施广泛评估,预计耗时 1 至 1 年半时间”。
经济预期方面,日本央行下调 2022 财年和 2023 财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 2024 经济增速预期,上调 2023 财年和 2024 财年通胀预期;首次公布 2025 年增长和通胀预期,实际 GDP 增速、核心 CPI 增速以及剔除能源后的核心 CPI 增速被分别预期为 1.0%、1.6%、1.8%。
议息会议后市场对日本央行没有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失望”,日元盘中贬值约 1%,10Y 日债收益率回落,日股反弹。然而,本次日本央行删除“短期和长期政策利率将维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实则为后续紧缩甚至加息铺路。目前日本央行预期 2023 财年剔除能源后的核心 CPI 中枢达到 2.5%,2024 财年核心 CPI 中枢也达到 2.0%,符合加息的条件。当日本处于经济反弹的小周期中时,不排除在“1 至 1 年半货币政策评估”期内,日本央行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展望 2023 年 5 月,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展现了鸽派立场,加之经济意外指数显示日本当前处于经济景气下行小周期,日元并不具备货币政策驱动的升值动能。
短期内日元的交易逻辑重新被美债 10Y 收益率主导,无基本面额外驱动的情况下,美债 10Y 收益率预计继续运行在 3.2%~3.7%区间,美元兑日元也将震荡于 132~138 区间。小概率关注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显著升级,警惕日元遭遇较强的避险驱动——目前套息交易累积的日元空头规模较大,一旦平仓将引发较大的日元升值波动。


注: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