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迎来“乱纪元”—生猪产业系列报告
2022年4月新一轮周期开启,迄今一年内生猪价格经历了“下跌筑底”、“三轮上涨”和“承压回落”三个阶段,猪价在短期内大幅波动且变化趋势异于以往,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反常现象,我们认为这标志着生猪产业的“乱纪元”已经到来,本文从上轮周期复盘和新周期的变化两个角度揭示当前乱象的本质并对后续行情进行预测。
上轮周期中供给侧弹性明显加强,大型企业从基础产能端发力,小型养殖户从育肥端着手,各环节弹性的叠加使得猪肉供给能力从底部快速恢复。生产经营的惯性导致这种高弹性状态延续到新一轮周期,而在失去生产效率的制约后,新周期供给侧过剩风险加大。需求侧表现则好于预期,特别是2021-2022年的数据反映出猪肉消费仍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尚未达到消费量的天花板,未来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可能间接提高猪肉消费,这可能是新周期中重要的有利因素。
养殖成本抬升加速散养户退出。上轮周期中受非洲猪瘟影响,养殖流程中的防疫成本上升,同时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饲料成本,生殖养殖成本整体较非瘟前提高约4元/公斤,成本端压力加速资金实力较弱的散养户退出。高利润率吸引产业外资本进入。上轮周期中猪价上涨幅度远超成本上涨幅度,行业平均利润率显著上升,自繁自养利润率最高接近60%,超高利润率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产业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产业处于规模化的关键阶段。2022年国内生猪产业CR5、CR10、CR20分别为16.29%、20.28%、24.17%,集中度较非瘟前增长一倍以上,对比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产业结构,国内生猪产业集中度仍有很大增长空间,预计至少未来两轮周期中规模化进程仍将推进,头部企业存在扩张动力。
新周期产业进入“乱纪元”,“乱纪元”乱在何处?1、价格波动性不降反升。理论上随着产业规模化程度加深,周期波动性减弱,但实际上新周期波动性进一步增强,量化来看新周期猪价标准差是所有历史周期同期的最高水平;2、价格反季节性变动。国内猪肉消费受节假日和气候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春节前为旺季、节后为淡季,但新周期却反常表现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3、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生猪价格的指示性减弱。根据生猪生产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方向对10个月后的猪价变化方向有较好的前瞻指示性作用,两者呈反向变动,但在新一轮周期,这种对应关系呈现减弱的趋势。
投机性生产行为是“乱纪元”形成的核心原因。投机性生产行为是指养殖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具有连贯性,仅根据对未来猪价的预期开展的短期养殖行为。新周期产业内投机性生产行为占比大幅上升,加剧了短期供需错配,产生了以二次育肥为核心的小周期,小周期与以能繁母猪为核心的大周期叠加,导致猪价变化的规律难以捉摸,是“乱纪元”产生的根本原因。
“乱纪元”将如何发展?新周期中投机性生产行为将持续存在,产业仍将处于“乱纪元”中。本轮周期可能由多轮小周期构成,大周期概念淡化,供给端将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饱和状态,产业平均利润率将低于历史周期。短期价格方面,二次育肥对年内行情扰动较大,二季度可能出现短期价格高点,下半年供给充足,景气依赖需求超预期增长。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