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整机价格下降明显,产能持续布局—风电行业2023年3月报

关键字: 风电 , 月报
2023-03-15
奚望
兴业研究公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王广举
兴业研究公司能源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月度观点:2月风电机组招标容量环比有所回落,但中标节奏加快。机组大型化趋势仍在继续,陆风整机中标均价环比下降近20%,海风价格略有上升。国内外产能持续布局,整机、叶片等环节继续扩产,铸锻件和塔筒环节有3起增发预案进度更新。

2月风电机组招标容量环比有所回落。共有2.88GW风电项目进行机组招标,其中陆风2.83GW,海风0.05GW。华能以1.26GW占据总量的40%以上。从地域分布来看,内蒙古以1.2GW稳居第一。除此之外,大唐2023-2024年框架招标总量约5.5GW。

2月风电机组中标环节节奏加快。中标规模总计7.53GW,环比增长一倍,其中海风项目中标规模1.35GW。除此之外,中电建2023年度风电机组集采项目入围公示,三个标包规模共计16GW。整机商中标方面:远景、三一、运达、明阳处于第一梯队,占市场份额近95%,其中海风方面被远景和明阳瓜分。陆风中标项目单机容量普遍超过5MW,海风项目单机容量除了两个项目在8MW+级别,其他两个项目在10MW及以上级别。

2月陆风机组价格下降明显,海风价格环比上升。2月陆风整机均价为1375元/kW(不含塔筒),环比下降19.6%,主要原因是华能内蒙古四个项目出现低价中标情况,总规模3.2GW,单机容量为6.7MW~8.4MW范围的大兆瓦机组也进一步拉低了中标单位价格;海风项目含塔筒均价为3993元/kW,环比上升5.8%。

企业投融资跟踪:

产能布局:2月广西柳州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正式投产,首台风电机组(金风科技GW5.0MW-191)下线仪式举行。该产业园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实际用地144亩,布局风电机组、塔筒厂和储能总装厂,计划年产3GW风电设备、10万吨塔筒及2.5GWh储能设备;广西北海市人民政府分别与金风科技、中车株洲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投资均超百亿;艾尔姆风电叶片(LM,全球风电叶片龙头企业)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苏盐城大丰举行,该项目拟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4条7-8MW风电叶片生产线,预计年销售10亿元,一期建设两条生产线,总投资5.5亿元。

增发和可转债:2月金雷股份和天能重工增发预案进度更新为证监会通过,海锅股份进度更新为发审委/上市委通过。无新增风电企业可转债发行预案进度更新。

一、行业整体情况

2月,行业协会2022年数据出炉,风电行业发展良好。全年新增吊装容量4983万千瓦(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其中海风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内蒙古以1243万千瓦遥遥领先,占全国25%的新增吊装容量。甘肃(452万千瓦)、山东(376万千瓦)、新疆(314万千瓦)是其他超过300万千瓦的地区。

整机头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2022年金风科技新增吊装容量1136万千瓦,占22.8%市场份额;远景能源(782万千瓦)、明阳智能(621万千瓦)和运达股份(610万千瓦)位居2-4位,前四家整机商市场份额超过60%。三一重能以452万千瓦位居第五。海风方面,共有7家整机商有新增吊装记录。电气风电以144.3万千瓦位居第一,市占率28%,优势进一步缩小,明阳智能(138.1万千瓦)、中国海装(104.1万千瓦)和远景能源(83.8万千瓦)位居2-4位,前四家整机商市场份额超过90%。

整机出口短期回落,主要依靠头部两家整机商。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出口(发运)容量位229万千瓦,同比回落。其中远景能源以115.3万千瓦位居第一,金风科技以61.2万千瓦位居第二,二者占出口容量的77%。除此之外,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中国中车和东方电气具有出口记录。

二、行业动态

2.1 招标容量环比有所回落

2月风电机组招标市场环比有所回落。据公开资料整理,2月共有2.88GW风电项目进行机组招标,其中陆风2.83GW,海风0.05GW。从地域分布来看,内蒙古以1.2GW稳居第一,超过100MW的地区还有黑龙江(690MW)、河北(440MW)、湖北(130MW)和云南(105MW)。除此之外,大唐发布2023-2024年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年度框架招标公告,总量约为5.5GW。

招标项目业主以大型能源集团为主。华能以1.26GW占据总量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浙江。华电、国家能源集团和华润分别以500MW、405MW和230MW位居其后。除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外,中石油在黑龙江招标190MW项目,总容量位居第四。项目招标要求方面,陆风单机容量要求5MW及以上为主;海风单机容量要求8.5MW。

2.2 中标环节节奏加快

2月风电机组中标环节节奏加快。多个风电项目风机中标结果发布,中标规模总计7.53GW,环比增长一倍,其中海风项目中标规模1.35GW。项目分布在国内14个地区,前三位分别是内蒙古(4.7GW)、广东(750MW)和山东(600MW)。除此之外,中电建2023年度风电机组集采项目入围公示,共三个标包,规模共计16GW。

中标项目业主分布:华能以3195.3MW的规模遥遥领先,京能集团(1500MW)、国家能源集团(773MW)、中广核(750MW)、华电(337MW)等位居其后。

整机商中标方面:远景能源(2860MW)、三一重能(1716MW)、运达股份(1705MW)、明阳智能(851MW)处于第一梯队,占市场份额近95%,其中海风方面被远景能源(810MW)、明阳智能(540MW)瓜分。陆风中标项目单机容量普遍超过5MW,海风项目单机容量除了两个项目在8MW+级别,其他两个项目在10MW及以上级别。

2.3 整机:价格下降趋势明显,机组大型化趋势持续

风电机组价格:陆风下降明显,海风环比上升。2月,陆风项目含塔筒均价为1717元/kW,环比下降17%;不含塔筒均价为1796元/kW,环比上升4.3%。综合来看,陆风不含塔筒均价为1375元/kW,环比下降19.6%,陆风机组下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华能内蒙古四个项目出现低价中标情况,总规模3.2GW,中标整机商为远景能源和三一重能,单机容量为6.7MW~8.4MW范围的大兆瓦机组,也进一步拉低了中标单位价格;海风项目含塔筒均价为3993元/kW,环比上升5.8%。

我国陆风单机容量已达11MW。2月,三一重能8.5-11MW-230首台风电机组在北京南口下线,刷新全球已下线的陆风机组的最大功率和叶轮直径。该机组采用双箱变上置技术,将2台5MW级箱变放置在机舱内,可有效降低损耗,提升发电效率。

2.4 原材料:价格略有波动,钢铁价格上涨

2月整机主要材料钢铁价格整体上升。2月中厚板均价4390元/吨,环比上涨5. 9%;铸造生铁均价3883元/吨,环比上涨1.9%;废钢均价2792元/吨,环比上涨3.9%。

2月叶片主要材料价格略有波动,电缆主要材料略微上涨。2月环氧树脂均价14370元/吨,环比上涨0.6%;碳纤维均价147.5元/千克,环比下降2.3%;电解铜均价68817元/吨,环比上涨1.2%。

2.5 政策:风电大基地进展顺利,各地发展规划稳健

风电大基地进展顺利。2月,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情况: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部分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项目清单。

广东海风发展计划雄伟。2月,汕尾发文称,“十四五”期间规划布置了34.35GW海风场址,将打造汕尾千万千瓦海风基地,加上之前潮州的43.3GW,仅两地的总容量就接近了78GW,广东在《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温州在《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探索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建设,支持分散式风电有序发展,2023年风电光装机容量增加100万千瓦;河北在《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中指出,压茬推进张家口、承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省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4600万千瓦。

2.6 海外市场:开发环节持续推进,产业链继续加码

开发环节(欧洲&非洲):近日,德国联邦网络局已启动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四个区域的海风招标,总容量7GW,其中北海共三个区域6GW,波罗的海一个区域,装机容量为1GW;挪威Equinor公司与英国SSE Renewables公司已开始启动Dogger Bank D(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初步阶段工作(各自拥有项目的50%股权),双方可能增加建设1.32GW的容量(目前A、B、C项目的总在建容量为3.6GW);OX2在瑞典专属经济区内开发的Galatea-Galene 1.7GW海上风电场已被Halland县行政委员会批准,该项目距离Halland海岸约25公里;意大利海风开发商Regolo Rinnovabili已提交为期30年的海上特许权申请,拟在撒丁岛西北部海域建设运营一座510MW的漂浮式风电场;南非最大的风电场将在该国煤炭行业中心地带启动建设,该项目计划累计建设900MW风电场。

开发环节(亚洲&大洋洲):英国BP公司和Deep Wind Offshore成立合资企业开发韩国海风,作为协议的一部分,BP收购了Deep Wind Offshore早期海风投资组合55%的股份;法国EDF Renewables完成收购澳大利亚国内正在开发的大规模漂浮式海风项目,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GW,位于纽卡斯尔港附近海域;寰泰能源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在沪签署了风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五年内寰泰能源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发建设总规模500MW风电项目。

产业链环节:近日,单桩巨头Sif决定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单桩基础制造工厂,拟建于荷兰鹿特丹港Maasvlakte 2码头,总投约3.28亿欧元,年产能为50万吨,相当于200根直径11米、重2500吨的超大单桩,工厂计划今年4月开工,2025年上半年全面投产;近日,西门子歌美飒SGRE首台SG 14-236 DD风机(单机容量14MW,叶轮直径236米)在丹麦Østerild国家风能测试中心完成安装,比SG 11.0-200 DD的发电量提高了30%;

三、企业投融资跟踪

3.1 产能布局

整机产能新消息频出。2月,广西柳州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正式投产,首台风电机组(金风科技GW5.0MW-191)下线仪式举行。该产业园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实际用地144亩,布局风电机组、塔筒厂和储能总装厂,计划年产3GW风电设备、10万吨塔筒及2.5GWh储能设备。二期规划用地100亩,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该产业园同步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和分散式风电,配套建设用户侧储能; 2月,广西北海海风产业招商推介会举办,会上北海市人民政府分别与金风科技、中车株洲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投资均超百亿;

海风船舶继续加码。2月,阳江市与中天科技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中天科技在阳江市打造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新建风电机组配套风能电缆和未来光通信前沿项目等,总投资超30亿元;2月,中国海装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签订了海风专业运维船建造合同,中国海装将建造2艘26.6米铝合金双体风电运维船,计划2024年年初下水; 2月,中集来福士为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开工建造,主要用于海上15MW及以上机组设备安装,兼顾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预计2024年交付。

LM落户江苏,长叶片不断下线。2月,艾尔姆风电叶片(LM,全球风电叶片龙头企业)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苏盐城大丰举行,该项目拟计划投资10.5亿元,建设4条7-8MW风电叶片生产线,预计年销售10亿元,一期建设两条生产线,总投资5.5亿元;2月,中材叶片榆林公司首支百米级风电叶片在定边成功下线,并逐步形成具备年产300套大型风电叶片能力;近日,株洲时代新材首支111.5米级风电叶片在射阳分公司下线,叶根节圆4.8米,是时代新材目前产出的长度最长、节圆最大的叶片;近日,东方风电B1200A型叶片(120米级)在江苏制造基地下线,主要配套公司12-13MW等级海风机组。

3.2 增发和可转债

风电企业(申万“风电设备”板块)增发和可转债发行预案如下。增发:2月份无新增风电企业增发预案,金雷股份和天能重工增发预案进度更新为证监会通过,海锅股份进度更新为发审委/上市委通过。可转债:2月份无新增风电企业可转债发行预案与进度更新。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