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资者“超量”买入—美国国债月报2023年第三期

关键字: 美国国债
2023-03-01
张峻滔
高级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郭嘉沂
首席汇率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2月美国国债收益率止跌回升,10Y收益率逼近4%,2Y收益率突破前高迫近4.9%。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刺激加息预期和通胀预期共振反弹是推升美债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本期专栏:美国基本面边际改善,但仍在探底。比较美国经济数据环比主成分与美债收益率周期项,可以发现两者存在较高同步性。这表明尽管市场经常前置交易预期,但实际的经济表现仍是造成收益率波动的重要因素。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二、三季度触底,近期经济数据改善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已经转危为安。这将限制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鹰派程度,即便上调点阵图也难超出市场预期。

一级市场方面,受到债务上限制约,美国财政部借短还长,净发行量为0。中长期美债需求较好,但比1月有所降温,海外投资者需求明显下降。二级市场,收益率反弹后吸引多头回归,日本大量买入。

展望3月,单边策略方面,当前市场已经对美联储加息至5.5%高度定价,美债收益率单边上行动能逐渐减弱,短线横盘或回调的概率较高,调整后仍可能重新获得上行动能。曲线形态仍趋于平坦,但可操作性较低。

一、市场回顾

2月美国国债收益率止跌回升,10Y收益率逼近4%,2Y收益率突破前高迫近4.9%。2月公布的美国关键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同时通胀环比增速超预期反弹,使得市场快速上修加息预期。加息预期和通胀预期共振反弹是推升美债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展望3月,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至5.5%已经高度定价,收益率上行将有所放缓。

专栏:基本面边际改善,但仍在探底

美国2月公布的1月非农就业、CPI强于市场预期是扭转交易逻辑的关键,除此之外,美国经济数据普遍呈现边际好转。我们将十余个美国关键经济数据环比以主成分分析降维至单一指标,以此反映美国经济边际变化。主成分显示2月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明显边际改善。

同时,将美债2Y、10Y收益率月度数据以HP滤波后提取周期项,可以发现美债收益率的周期项和美国经济数据环比主成分有较高的同步性。这表明尽管市场经常前置交易预期,但实际的经济表现仍是造成收益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基于现有数据和机构预测,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在第一季度率先触底,但是工业产出和GDP探底时间则在第二、三季度。此外,至去年12月,美国仍有近1/3的州处于经济衰退,这是美国经济全面衰退的临界水平。上半年经济数据很可能出现反复和喜忧参半的情况,加剧市场波动。在此情况下,尽管美联储秉持鹰派立场,但会更加基于数据(data-dependent)来微调加息节奏和政策指引。近期市场一致预期终端利率已经达到5.5%,甚至有相当比例定价5.75%,已经超过去年12月FOMC点阵图中枢5.25%。面对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即便上调点阵图也难超出市场预期。

二、机构行为

2.1 一级市场:借短还长,净发行量为0

美国债务上限仍未提高,目前美国国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从历史经验看,债务上限必然提高,但两党往往拖延至“最后一分钟”以达成政治博弈目的。按照此前美国财长耶伦预估的“非常措施”可以保证联邦政府运行至6月,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的议题上显得不紧不慢。囿于债务上限制约,近期美国国债净增量基本为0。美国财政部主动调整发行结构,以短期债务偿还长期债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还款压力,同时增加了未来发债期限的灵活性。

由于中长期债务供给减少,2月一级市场拍卖需求依然较好,不过较1月有所降温,海外投资者需求明显下降。30Y长期国债拍卖遇冷。

2.2 二级市场:部分投资者开始买入

机构行为方面:根据美国财政部TIC报告口径,2022年12月日本继续减持,中国基本没有净买入,欧洲、英国增持放缓。日本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在2月中旬加速买入美债且达到超量买入水平。EPFR全球基金流向显示投资者重新加速买入短期美债。美国一级交易商在1月初短暂增持后转向减持,不过3Y以内基本未减持。CBOT美债10Y期货持仓方面,非商业空头脱离40个月高位,资管、机构投资者多头仓位也出现下降,持仓分化度显示的收益率超买(美债价格超卖)水平略有降低。

三、后市展望

单边策略方面,当前市场已经对美联储加息至5.5%高度定价,美债收益率单边上行动能逐渐减弱。从投资者行为也可以看出短线继续炒作加息的空间有限。未来收益率进一步上行需要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表现韧性,或是美联储超预期上调点阵图等增量鹰派信号。市场均需要更多经济数据才能确定是否延续当前交易逻辑。预计3月初市场将维持低波动状态,至3月中旬随着非农就业、CPI等数据揭晓,市场波动将加大。技术上,10Y收益率在4%附近受阻,短线横盘或回调的概率较高,下方3.75%、3.63%有较强支撑,调整后仍可能重新获得上行动能,上方阻力4%、4.3%。

曲线策略方面,由于美联储仍在连续加息轨道,曲线形态仍趋于平坦。不过鉴于目前深度倒挂和加息步伐放缓,期限利差下行空间有限、下行趋势也并不顺畅,曲线策略可操作性较低。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