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行业持续扩容,国产有望弯道超车—内镜专题报告

关键字: 内窥镜 , 软镜 , 硬镜 , 国产替代
2023-02-25
吴雨萌
助理研究员
服务行业部
屈昳
高级研究员
服务行业部
方亮
高级研究员
服务行业部
郑仁福

 

内镜又称内窥镜,是一种经手术小切口或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内的医疗影像设备。内镜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分为硬镜和软镜。硬镜不可弯曲,需通过外科穿刺口进入人体,主要用于微创外科手术成像。软镜可弯曲,通过自然腔道进入人体,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诊断。
 
2021年我国内镜市场规模约为251亿元,近年增速远高于全球内镜市场,当前国产化率约为10%。2016-2020年,中国医用内镜市场复合增速为 12.01%,约是全球同期水平的4倍,以进口厂商奥林巴斯、富士和卡尔史托斯等为主导,市场相对集中。国内企业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和海泰新光等加速布局进入高端赛道,国产产品有望弯道超车,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内镜行业代表国内企业包括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和澳华内镜等。迈瑞医疗代表产品包括4K荧光和白光硬镜系统、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等。海泰新光掌握荧光硬镜上游技术和中游制造,是外资荧光硬镜龙头企业史赛克的供应商。开立医疗拓展软镜高端镜种,产品包括超声内镜、超细胃肠镜、放大胃肠镜等。澳华内镜实现软镜设备与耗材的全面覆盖,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代表企业毛利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研发费用率偏高并维持上升态势,销售费近年呈下降趋势。
 
需求攀升+技术革新+政策推动,我国内镜领域国产化率将具备快速提升的机会。从需求端看,社会老龄化、居民医疗消费升级和内镜诊疗渗透率提升为内镜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临床使用中,4K、3D和荧光等高端镜种能够满足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需求量逐年提升。从供给侧看,近年来我国上游供应商的技术突破推动中游整机厂商加速从低端标清向高端镜种领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国产替代将更快到来。从政策端看,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扶持微创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并明确部分产品采购时的国产比例,扶持国产内镜设备进院,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风险提示:医疗器械相关政策风险,创新设备研发风险。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