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鸡海外引种受限,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性机遇—乡村振兴系列报告

关键字: 白羽鸡 , 周期 , 国产替代
2023-02-01
汪亚安
兴业研究公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
基础行业部
郑仁福
 
白羽鸡是我国主要的肉鸡养殖品种,生产效率较高。我国目前主要的肉鸡品种包括白羽鸡、黄羽鸡和817小型肉鸡等,其中白羽鸡在主流肉用禽畜中生长速度最快、造肉成本较低,近年来已取代黄羽鸡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鸡肉来源。白羽鸡繁育体系为三层金字塔结构,由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三个代次构成,完整的扩繁周期最快需要60周,一套祖代种鸡可提供约6500只商品肉鸡,扩繁效率较高。
 
白羽鸡产业链分工细化,养殖模式主要为自养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白羽鸡养殖主要包括品种培育、祖代种鸡养殖、父母代种鸡养殖、商品代肉鸡养殖、屠宰加工等多个环节,目前大部分企业仅涉及单个或少数环节。在商品代肉鸡养殖环节,规模化养殖主要分为自养和“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优势在于合理利用了农户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资源,资本投入量较少,资产结构较轻。自养模式优势主要在于对数据和技术的持续积累,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契合度更高,长期来看具有更大发展潜力。
 
鸡肉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弹性较大,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周期性波动。需求方面,近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鸡肉消费量保持增长,2021年消费量排名全球第二,但人均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长期来看我国鸡肉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供给方面,白羽鸡供给弹性较大,但祖代种源进口依赖度较高,引种不确定性较大,产能无法完全自主调节,供需阶段性错配导致价格周期性波动。
 
行业目前处于第五轮周期底部,海外禽流感疫情爆发导致引种受限,2023年将迎来供给侧拐点。受上轮周期高鸡价影响,目前白羽鸡各代际存栏量均处于历史高位,鸡价在低位震荡已超过2年时间。2022年3月以来,欧美各国相继爆发史上最严重的禽流感疫情,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无法满足引种要求,2022年海外引种量大幅减少,2023年供给缺口将自上而下向产业链各环节传导,白羽鸡价格有望迎来反转。
 
国产种源突破打破海外垄断,2023年白羽鸡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性机遇。2021年12月,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三个国产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海外种源的长期垄断。种业振兴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国家近年近年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从多个角度支持种业发展,2023年白羽鸡国产种源替代将迎来内部政策支持、外部环境有利的重要窗口期。
 
业务机会。一是把握白羽鸡国产替代机遇,为自主培育种源推广提供金融支持。二是依托核心企业为“公司+农户”模式下养殖主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风险关注:鸡价波动、疫情对需求冲击、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