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卢布的“国际货币”之路(上)

关键字: 苏联卢布 , 货币国际化
2023-02-01
张亚澜
兴业研究公司外汇商品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郭嘉沂
兴业研究公司外汇商品研究部总经理,兴业研究首席汇率研究员
外汇商品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先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秩序被打破,新一轮国际货币的权柄角逐聚焦在美元和英镑之间。彼时,苏联整体国力孱弱,仍在实践中摸索建立社会主义央行和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作遏制战略的主要针对对象,先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石油美元等行动,在做强美元的同时,钳制苏联经济发展、压缩苏联卢布国际空间。苏联则依靠经互会贸易、对外援助、能源出口等手段,维持着卢布在阵营势力内的主导地位,创建了以“转账卢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短暂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相抗衡的局面。“转账卢布”是其最接近“国际货币”的尝试,但其不可兑换性,以及对外援助未形成有效回流机制,使得国际化“稍纵即逝”。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苏联卢布之上的金融体系也随即走向崩溃。获得独立身份的加盟共和国先后离开“卢布区”,建立可自主管理的主权货币制度。苏联卢布也随“卢布区”的瓦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