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产品刺激需求,降本加速国产替代—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行业专题

关键字: 软包动力电池 , 铝塑膜 , 国产化
2023-01-30
邹刚
兴业研究公司高端装备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李腾辉
兴业研究公司汽车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郑仁福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封装材料,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铝塑膜是一种多层复合膜,用作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材料,目前每GWh需求量约为2000~3000万元。涉及冲深加工、电池安全等,铝塑膜技术指标多、工艺壁垒高,包括阻隔性、热封性、层间复合性、柔韧性和延展性等,需要材料、设备、工艺等多方面的深度配合。目前,铝塑膜是国产化率最低的电池材料之一,市场主要被日本企业主导,2020年以DNP为代表的三家日本企业全球份额超过70%。

 

国内电池企业创新应用软包封装,铝塑膜市场空间快速放大。相对于方形和圆柱,软包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但成本较高、集成效率偏低。目前软包以消费电池和海外动力电池应用为主,国内动力领域占比较低,约为7%。但随着电池环节竞争的激烈和发展的多元化,头部电池企业开启软包的创新应用,实现扬长避短。比亚迪以软包+铝壳打造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搭载于畅销的DM-i车型。孚能科技则将大软包电芯直接集成于系统底盘,实现体积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在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放量带动之下,铝塑膜需求快速增长,具备代表性的紫江新材动力铝塑膜出货量连续翻倍。

 

电池企业推动供应链国产化,铝塑膜国产化进入快车道。铝塑膜是软包电池的第三大材料,成本占比达到18%,且进口相较国产价格高约30%。电池降本趋势下,铝塑膜国产化需求迫切。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国产铝塑膜实现快速进步,其中新纶新材通过并购日本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紫江新材则通过自主研发逐步突破。在铝塑膜需求快速扩大的背景下,国内电池企业也积极导入国内供应商,新纶新材和紫江新材等企业产品已经获得大规模采购,铝塑膜国产化进入快车道。

 

规模和降本能力将成为后续竞争关键,铝塑膜有望呈现高国产化率和高市场集中度格局。作为电池材料,降本是大趋势(尤其是软包成本偏高),而在国产铝塑膜实现技术和市场的0-1突破之后,规模化供应和降本能力将成为后续1-N阶段市场竞争的关键。参考行业和产品属性相对类似的锂电隔膜,国产化一旦突破市占率将迅速提升,并且最终呈现高国产化率、高集中度的市场格局。而从降本和规模化扩产潜力的角度,工艺的自主研发(涉及材料、设备、生产工艺)、资金势力(快速扩产)、大客户扶持将是铝塑膜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2)电池路线的竞争和变化;3)车企和电池企业产品策略和技术路线的大幅变化。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