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及核心部件—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三)

关键字: 自动驾驶 , 传感器 , 域控制器 , 线控底盘
2023-01-18
杨耀先
兴业研究公司汽车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李腾辉
兴业研究公司汽车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郑仁福
 

本篇研报是我们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的第三篇,主要介绍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所需的系统和部件,及其相关投资机会。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车端系统和云端系统。车端系统是根本,具体分为: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

 

感知系统:主要任务是环境识别和车辆定位。环境识别所用传感器以相机为主,再根据需求搭配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高精地图。车辆定位主要使用高精定位模块(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的组合)。传感器数量、质量和种类随自动驾驶等级提升而增加。

 

决策系统:即智驾域控制器(包含硬件与软件)。硬件的核心是芯片,芯片的趋势是高算力。芯片内核集成CPU、GPU和处理深度学习算法的ASIC。芯片性能差异主要取决于专用内核AISC。软件高度分层,自下而上分为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由供应商提供,相对标准。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车企主导,直接关系产品体验的优劣。

 

执行系统:包括线控驱动、线控换挡、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最简单成熟;线控转向渗透率较高,长期还有技术升级空间;线控制动近年才开始发展,行业正在加速普及。

 

投资观点:自动驾驶产业链最先受益的是上游关键零部件。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以及性能等级提升,关键零部件的数量、质量和单车价值量将确定性增长。感知系统中,看好激光雷达、摄像头、高精定位和毫米波雷达;决策系统中,看好域控制器的上游SoC芯片和中游集成环节;执行系统中,看好线控制动。

 

激光雷达:技术壁垒高、单车价值量高,行业实现前装量产的突破,进入产业发展拐点。整机环节国产替代明显,本土厂商的订单、出货量与技术已经超过海外厂商。

 

摄像头: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单车搭载的摄像头数量显著提升,摄像头的像素也在提高。但车载摄像头规模较小,对行业拉动有限,消费电子需求仍是行业的主导因素。

 

高精定位:是L2+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的必选项,高精定位模块出货量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本土企业已经展露头角。

 

毫米波雷达: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出货量规模稳步增加。行业国产替代空间较大,但目前本土企业或还未量产或在低端市场激烈竞争。

 

智驾域控制器SoC芯片:技术壁垒最高,在智驾控制器中价值量占比最高。头部本土厂商已经获得车企认可,实现国产化突破。

 

智驾域控制器集成环节: L2及以下等级的辅助驾驶功能逐步标准化,域控器集成商将主导这部分市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线控制动: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线控制动的应用,当前渗透率24%,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以海外厂商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较强。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政策法规推进不及预期,安全事故风险等。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