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用事业改革镜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启动民营化改革。1979-1984年为启动阶段,改革对象以具备盈利能力和竞争基础的企业为主;1984-1987年为深化发展阶段,逐步涉及国有垄断行业;1987-1990年为攻坚阶段,大规模启动公用事业民营化。英国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整体出售转让、特许经营权投标等方式进行民营化,辅以黄金股、内部认购、低价销售、配售制等方式。
在民营化改革之外,英国公用事业改革还开展大量配套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建设。在水务方面,1989年区域性水务局改制上市,实行RPI-X机制来确定水价上限。在电力市场方面,1990年,英国政府按照发电、输电、配电功能分拆中央电力局,通过先供电后售电的方式逐步开放市场。在天然气领域,英国先民营化后分拆,由批发向零售市场逐步开放,提升市场竞争程度。
从改革成效看,英国20世纪80年代CPI、PPI中枢稳步回落,财政状况改善。公用事业企业的营业利润率表现强劲。从行业层面看,水务价格上涨开始幅度略有上升,但在一段时候涨幅与公共服务整体CPI水平趋同,投资中枢出现上移,服务质量改善。不同阶段电力行业改革对电价影响不同。电力行业投资整体随GDP增速周期性波动。天然气行业改革打破了英国天然气公司垄断,市场竞争增强带动英国天然气价格明显回落。
在我国公用事业领域亟待补短板、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深化公用事业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投资与服务,成为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减轻地方政府负担的重要举措。从英国公用事业改革的经验来看,我国水务市场监管机制可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基准价定价的灵活度有待提升、价格浮动区间可以逐步扩大;电力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包括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进一步放开浮动比例、探索分时输配电价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而完善公共事业领域基础设施、改进公共事业服务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不过,过多依靠地方政府进行公用事业投资存在着投资效率偏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等问题。为了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用事业投资、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的服务质量,有必要深化公用事业改革,提升公用事业投资的回报率。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