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静待需求反弹—面板行业深度报告(二)
TV和智能手机是面板最重要的两大下游市场。TV市场2022年消耗面板的面积在所有下游领域中占比达到了71% ,是面板最大的面积消费市场,智能手机占比仅6%;以收入计,智能手机是面板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2022年智能手机面板收入行业占比为35%,TV市场为20%。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2022年收入431亿美金,下降9%,2023年需求复苏乏力,中期难以恢复至疫情前。6-7英寸为智能手机面板主流尺寸,折叠屏出货量将继续增长。智能手机屏幕模组价格普跌20%以上,柔性OLED价格下降速度更快,伴随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a-Si产品以性价比延长生命周期。高世代线智能手机面板产能将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8代线产能可达8亿片,为年度智能手机面板总需求量50%,对低世代线冲击较大。2022年智能手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1%,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供应份额约为48%,两者比例较为接近。智能手机面板市场规模依靠价值更高的OLED占比提升,市场收入规模受降价影响较小,2022年收入431亿美金,下降9%。
TV作为存量市场,需求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2022年TV面板收入下跌44%。根据Omida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TV出货量持续下滑,预计为2.05亿,同比下降-4.1%为近年新低。展望2023年,预计有低个位数的反弹,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逐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LCD在TV面板地位暂无威胁,预计2027占比仍将超过93%。8.5及以上世代线在TV面板生产中已超过88%,10.5代线份额提升至31.2%,向更高世代转移趋势明显。大尺寸面板价格从2021年中高点至2022年12月已下跌50%-70%,使得2022年TV面板市场总收入仅为241亿美金,下跌44%。未来数年TV面板市场规模反弹有限,将随宏观经济景气度一起波动。
显示器销量规模将回到疫情前。平均尺寸升级不明显,a-Si技术占据显示器面板主流,同样面板投片也呈高世代线化,2022年收入下跌26%。
笔记本销量高增结束,回归存量迭代。2022年后,疫情红利消退,经济萎靡使得笔记本出货量下跌28%,预计2023年市场有望企稳,与2022年持平;中期看,随着经济恢复,笔记本再次进入稳定的存量替换期。16:10将替代16:9成为笔记本面板主流尺寸形式, a-Si 笔记本面板占据主流,LTPS,OLED占比提升。2022年收入136亿美金下跌26%,而2023年因为低迷的价格和持平的终端出货量,预计笔记本面板行业收入将继续下跌4%。
汽车显示是为数不多的下游高增市场。前装市场平均面板搭载量超过2块, 2022年1.76亿块,到2026年达到2.24亿块汽车屏幕需求量年均增长率约6.2%。其中中控屏和仪表盘是汽车屏幕的主力应用场景, a-Si是主流,LTPS占比提升。2022年尽管销量增长,但由于面板价格大幅下跌,使得市场规模反而下降3%,展望2023年,随着需求数量增长,汽车面板市场规模有望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到2026年达146亿美金。
面板行业总供需来看,产能严重过剩。需求端,面板主流应用需求短期承压,中期有望随经济回暖而好转;过亿级的主流产品有智能手机、TV、笔记本、显示器、平板、汽车和智能手表,其中仅汽车和智能手表市场有望维持有持续的个位数增长。供应端,预计2022-2024年LCD面板高世代线产能还将继续释放,OLED产能也由低世代线向高世代线升级,产能增加。新增产能释放加大了全行业调整供需关系的难度,在下游需求难以看到反转趋势的情况下,此次面板周期的冬天会更加“冷酷”。
从全球的产能格局来看,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LCD领域占据了绝对竞争优势,产能占比接近70%,随着韩系厂商逐步退出LCD市场竞争,未来份额占比还将继续提升,而日本和中国台湾市场份额则逐渐被挤压。韩国厂商三星显示和LG在OLED领域占据领头羊地位。无论是LCD,OLED,各家头部面板厂商新增投资都更显慎重,投资力度放缓。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