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政策“退居二线”—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世界经济活动普遍放缓,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在2021年疫情防控放松之后,两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未立即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说明居民消费的改善可能存在时滞,对于通胀的压力相对有限。
货币政策总量工具的空间有限,结构性工具引导企业贷款成本下行。相较于第二季度,《报告》删去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和11月央行未进行降准操作相呼应;同时提到“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11月以来,DR007已经回升至2%附近,1年期股份制银行NCD和1年期MLF的倒挂幅度已经收窄至30bp以内,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的大幅倒挂现象明显缓解。央行后续进一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概率下降,但在岁末年初流动性需求较大的时点,央行仍可能通过降准呵护市场流动性。后续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或将是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可能推出消费领域如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再贷款、为科技创新再贷款提供财政贴息等政策。
2022年9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较创下有数据以来最低值,分别为4.34%、4.65%和4.34%。此外,2022年9月,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0%,较2022年4月下降0.14个百分点。
二、货币政策总量工具的空间有限
货币政策总量工具的空间有限。与第二季度相比,《报告》删去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和11月央行未进行降准操作相呼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一文中提到“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表明央行对于政策利率空间的珍惜。此外,《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对于流动性的表述为“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11月以来,DR007已经回升至2%附近,1年期股份制银行NCD和1年期MLF的倒挂幅度已经收窄至30bp以内,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的大幅倒挂现象明显缓解。央行后续进一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概率下降,但在岁末年初流动性需求较大的时点,央行仍可能通过降准呵护市场流动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成为引导企业贷款成本下行的重要手段。2022年第三季度,央行推出了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为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将PSL的利率由2.8%下调至2.4%;同时,“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由央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本次《报告》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预计后续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或将是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可能推出消费领域如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再贷款、为科技创新再贷款提供财政贴息等政策。
三、贷款利率创历史新低
2022年9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较创下有数据以来最低值。2022年8月,公开市场操作和LPR报价下调;2022年9月,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受上述政策影响,贷款利率普遍下行,2022年9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4.34%、4.65%和4.34%,较6月分别下降7bp、11bp和28bp,均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定期存款利率跟随LPR下调。《报告》披露,9月,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0%,较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前的4月下降0.14个百分点。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