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转升的条件何时具备?—2023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2022年,人民币如期修复高估,三大人民币指数下行,11月起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反弹波段。
展望2023年,本轮美元兑人民币趋势上行尚未见顶,但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指数均衡乃至进入低估区域,行情流畅度下降。视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甚至降息、国内基本面改善、全球风险偏好变化等情况,人民币相对美元出现反弹波段(例如2022年11月起的升值波段)。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升值需要国内步入紧货币+宽信用周期、库存出清完毕,以及境内美元流动性显著宽松,以上更可能发生在2023下半年或者2024年。
二、2023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展望2023年,本轮美元兑人民币趋势上行尚未见顶,但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指数均衡乃至进入低估区域,行情流畅度下降。视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甚至降息、国内基本面变化、全球风险偏好变化等情况,人民币相对美元出现反弹波段(例如2022年11月起的升值波段)。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升值需要国内步入紧货币+宽信用周期、库存压力出清完毕,以及境内美元流动性显著宽松,以上更可能发生在2023下半年或者2024年。
从汇率预期的视角,2015年和2016年人民币调整行情中汇率预期相对悲观,体现在美元兑人民币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在高位运行。但2017年后人民币汇率预期趋于均衡,即期汇率升贬行情切换的过程中,风险逆转期权波动率始终维持区间波动,中枢较2015年和2016年回落,但仍维持正值,体现看多美元兑人民币仍占据上风。
2.2 货币信用周期
国内货币信用周期能够解释人民币汇率周期性运行的内在原因。由于货币政策具备前瞻性,货币政策向信用端的传导往往存在时滞,因此国内货币信用周期呈现“(紧货币+紧信用)→(宽货币+紧信用)→(宽货币+宽信用)→(紧货币+宽信用)→(紧货币+紧信用)”的交替循环。此四类情景中,“宽货币+紧信用”人民币贬压最大,“紧货币+宽信用”人民币升压最大,历史经验显示人民币汇率在这两个周期贬值和升值的概率均达100%;“宽货币+宽信用”和“紧货币+紧信用”周期中人民币大多延续之前一个周期的趋势方向,即在“宽货币+宽信用”周期中贬值,在“紧货币+紧信用”周期中升值,“唯二”未遵循此规律的周期均发生在2015年前,人民币汇率在“宽货币+宽信用”和“紧货币+紧信用”周期中表现震荡。
因此,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反转离不开货币政策的转向,即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的拐点出现在“宽货币+紧信用”周期,由贬转升则出现在“紧货币+宽信用”周期。
2.3 传统双锚:美元锚与利差锚
传统双锚中,2021年人民币与美元指数双强格局下,人民币相对美元一度超升6%以上。经过2022年的调整,人民币汇率已经修复了全部相对美元指数的高估,相对美元锚进入超贬区间。这意味着人民币修复高估行情进入下半场,修复流畅度减弱。
此外,如前文所述,当人民币汇率在趋势方向上相对美元指数超调后,可能触发波段式反弹行情;从历史经验看波段反弹行情将终结于人民币相对美元锚恢复均衡之前。
利差锚方面,后疫情时代全球通胀中枢显著上移,其对投资收益的侵蚀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实际利差相较名义利差对人民币汇率的解释力度更强。
展望2023年,美国CPI与核心CPI已见顶回落,而美元利率受加息的影响存在“最后一跃”,这使得美元实际利率继续上行;反观国内,受低基数和猪周期上行的影响,通胀中枢可能上行并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人民币实际利率恐边际回落。因此实际利差在2023上半年继续施压人民币汇率,2023下半年压力预计有所减轻。
此外中美库存周期的相对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相向走势,也支持美元兑人民币在2023上半年延续上行。
2.4 新锚:跨境资金流动
相比较旧双锚,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毋庸置疑加强了。2022年外资从人民币股债市场流出主导了人民币趋势行情由升转贬。
我们在《兴业研究汇率报告:我国股债跨境资金流动由何驱动?20220531》中详细分析了股债市场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人民币债券市场上外资行为与中美利差、中美债市相关性、主权信用风险和中美股比有关。具体来说,当中美利差扩大、中债对美债的对冲效果增强、主权信用风险回落时外资倾向于增持人民币债券,此外当A股表现较美股更优时,往往意味着国内经济表现较好、利率水平具有竞争性,外资流向人民币债市的资金也会增加。
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与A股增长率、中股与美股相关性、主权信用风险以及全球风险偏好有关。具体来说,当A股股价快速增长、A股对美股的对冲效果增强、主权信用风险回落时外资往往增持A股。全球风险偏好对外资行为的影响发生了变化。2022年前风险偏好回升时外资“抄底”A股,此时A股是典型的风险资产;而2022年后外资在风险偏好回落时增持A股,这标志着A股出现了“避险”的特征。
这一交易范式的改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在风险来临时会呈现出抗跌属性,从而促使人民币资产成为“避风港”。然而,考虑到观察时间尚短、数据量较小,外资持股的交易逻辑是否真正发生改变还需要更长时间、更多数据的验证。
2.5 新锚:境内美元利率
境内美元流动性变化要结合跨境资金流动来看。我们在《兴业研究汇率报告:境内美元利率锚及汇率影响分析20220908》中详细论述了2015年之后,离岸美元SOFR/Libor利率成为境内美元利率的锚。二者之间的偏差(即“基差”)受到贸易投资等中长期美元收支、股债跨境资金以及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
境内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境内外汇存款增速的变化是观察人民币升贬行情切换的“分水岭”。当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增速回落到10%以下时,人民币调整行情即将启动,2015年7月、2018年3月、2022年1月不外如是;2016年11月、2020年8月外汇存款增速回升到10%以上时,人民币汇率则呈现趋势性升值行情。
2.6 逆周期调节与中美关系
本轮人民币调整行情中,政策当局先后启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远购风险风险准备金率、市场沟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等逆周期工具。其中“远购风险准备金率+市场沟通”在二十大召开前夕出台,有效减缓了美元兑人民币上行速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自2022年9月开始发挥作用,10月之后调节的力度边际减弱。未来需继续关注逆周期工具的蛛丝马迹,这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趋势运行速率。
本轮修复高估中,CFETS人民币指数已自高点回落6.5%。2015年至2017年间 CFETS人民币指数的最大回落幅度为9.1%,但考虑到CFETS指数自2015年12月开始编制,2015年“811汇改”后实际下行幅度可能更大。以9.1%的降幅推算,CFETS人民币指数将回落到97附近,结合美元指数的判断,我们可以大致匡算出双边美元兑人民币的波动区间。
三、衍生品分析与交易策略
2023年,人民币掉期下行的速率预计将放缓,进入探底阶段。
一方面,境内美元利率在未来6个月预计上行100bp以上,对应市场预期未来6个月美联储政策利率上行到5.1%附近,距离当前4%的政策利率水平上浮100bp。倘若市场未来进一步上修本轮美联储加息的高点,则境内美元利率上行的空间也将随之走阔。
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2019年后境内人民币利率(用3个月AAA+机构发行的NCD利率表示)绝大多数时间运行在1年期MLF利率下方100bp到上方30bp处。基于2023上半年国内不加息的假设,3个月NCD利率大概率运行在1.75%-3.05%区间。3个月NCD利率在2022年11月11日录得2.08%,这意味着2023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利率反弹的空间将小于100bp。
因此2023上半年,境内中美利差或将继续收敛,但收敛的空间相对有限,人民币掉期点将进入探底行情。
另一方面,掉期点变动影响套期保值损益,进而影响外资配置本币资产的节奏。2022年内中美利差收敛导致掉期点持续向负值深入,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套期保值操作(近结远购)录得正收益,且自2022年10月起,套期保值的收益已经超过中美负利差的绝对水平。以1年期为例,截止2022年10月21日,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虽然仅为1.73%,但是当考虑套期保值交易成本后总收益率上升至5.05%,高于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4.66%。
这意味着考虑套保成本后,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已经显著提升。从EPFR数据来看,外资净增持人民币资产规模与考虑套保后的中美利差收益正相关。随着该收益转正,境内债市外资流出的压力或有望减轻。
交易策略方面,2022年11月开启的人民币升值反弹波段可能延续到2022年底或是2023年农历春节前,2023年美元购汇敞口建议借此波段进行锁定。2023年欧元、英镑、日元等非美购汇敞口我们也建议在2022年内进行锁定。
结汇方向,鉴于美元兑人民币尚未见顶的判断,我们建议2023年春节后的结汇敞口可不用着急。春节前的结汇敞口可以在即期市场上分批次换汇。
衍生品方面,高期权隐含波动率下,结汇方向可以搭配卖出看涨期权补贴价格,普通远期购汇可以搭配卖出看跌期权补贴价格。20%远购风险准备金规则下,通过买入看涨期权锁定购汇敞口也是较好的选择。2022年面世的美式期权和亚式期权有助于丰富期权组合方案。
附录:重大事件及风险提示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对集团外客户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对集团内用户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