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赛道篇(中):国产替代之半导体与显示材料

本篇报告聚焦新材料“国产替代”主线,对半导体领域的晶圆制造材料以及显示面板领域的LCD/OLED显示材料进行梳理。
国产替代的必要条件:下游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通常是先行条件;技术突破通常是加速条件,此外,海外企业专利到期、上游原料国产也是较常见的加速条件。
国产替代的主要路径:(1)自主突破,本土的下游龙头客户为供应链安全考虑寻找/培育本土供应商是重要契机;(2)借助/收购海外企业,本土材料企业或收购技术、或收购海外企业在本地的产线、或以海外企业代工商的身份逐步取代。
国内显示面板和半导体产业已先后具备材料国产化的先行条件,而不同类型材料企业也正在或即将凭借技术能力提升、海外企业专利到期、原材料国产化等推动国产化进程,在替代路径上则各显所能。
当前国内半导体和显示材料的概况如下:
市场规模方面:中国大陆半导体领域的晶圆制造材料和显示面板材料市场分别为500亿和1000亿量级。
从成长空间看,晶圆制造材料更优:一方面是大陆的晶圆产能占全球比重仍然较低,当前半导体材料的市场份额约18.5%,未来有更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是材料的国产化率更低(目前普遍低于30%)。
但显示材料也仍然值得关注:一方面是当前市场规模更大;另一方面是材料的国产化率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目前普遍低于50%)。
在企业选择上,以拥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龙头为主:由于多数材料的全球市场都是3-5家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未来国内市场也大概率向少数头部企业集中。
风险提示:(1)LCD产业面临衰退风险;(2)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波动的风险;(3)材料在下游客户的认证周期通常较长;(4)部分材料的产能爬坡时间较长。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