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铸专题:汽车制造大革新,设备寡头高成长

关键字: 一体化压铸 , 超大型压铸机 , 汽车制造 , 轻量化
2022-04-19
王猛
兴业研究公司高端装备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邹刚
兴业研究公司高端装备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李腾辉
兴业研究公司汽车行业高级研究员
制造行业部
 

 

一体化压铸是汽车制造的重大革新和发展趋势。一体化压铸,是一种将分体化、小型化零件,重新设计集成为一体化、大型化零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铸造成型的金属制造工艺。2021年3月,特斯拉率先使用一体化压铸生产Model Y的车身后底板,将原本70多个零件减少为2个零件,极大的简化了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环节,帮助特斯拉脱离“生产地狱”。随着特斯拉一体化压铸的成功,蔚来、小鹏、奔驰、沃尔沃等主机厂纷纷跟进。

 

一体化压铸能够实现减重和降本一举两得。铝部件的使用有助于实现汽车轻量化,但是由于分体式的铝部件需要使用昂贵的生产工艺进行连接,相应的会增加制造成本。一体化压铸将众多分体式的铝部件集成为一体,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成本反而得到降低。根据测算,特斯拉后底板一体化压铸后,价格从2744元降低到2158元,降幅为21.3%。

 

一体化压铸正处于行业爆发初期,未来空间广阔。一体化压铸的应用从后底板开始,后续将扩展到前底板、集成CTC电池的中底板,最终到整个汽车底盘。一体化压铸正处在行业爆发的快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达到36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57%。长期来看,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成熟,市场空间还将持续增长。

 

一体化压铸带来设备、工艺、材料的巨大变化。一体化压铸需要超大型压铸机,锁模力是原来的1.5倍~3.0倍,常规压铸机的锁模力在400~4000吨之间,而一体化压铸锁模力需要6000吨起步,最高到12000吨。一体化压铸工艺难度更大,更容易产生气泡、夹渣、变形等缺陷,良品率更难控制;对材料要求更高,为避免热处理变形,需要免热处理的铝合金材料,但由此也免去热处理工序,也减少碳排放。

 

超大型压铸机的竞争格局为寡头垄断,未来有望强者恒强。目前全球仅有力劲科技、海天金属、瑞士布勒三家设备商能够供应超大型压铸机,其中力劲科技市场份额最高。伊之密的超大型压铸机正在试模、调试阶段,尚未出货。超大型压铸机具有技术和业绩两大壁垒,不仅技术性能需要达到要求,还要有充分的业绩验证。超大型压铸机设备新进入者难度很大,龙头企业已经占领市场高地,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爆发的红利。

 

压铸厂的竞争格局为垄断竞争,未来新进入者较多。目前压铸厂能进行一体化压铸的数量不多,除了特斯拉和小鹏自建的压铸车间,一般是主机厂定点供应商,竞争格局较好。由于一体化压铸是汽车制造的降本密码和发展趋势,未来将吸引更多进入者。压铸厂能否在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核心竞争力在于客户资源和成本管控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一体化压铸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推动,未来存在较多业务机会:

 

1)超大型压铸机设备商成长确定性强,建议关注股权投资机会。超大型压铸机行业为垄断竞争,目前全球只有三家设备商能够供应,其中两家是国内企业。超大型压铸机设备商具有技术和业绩优势,在手订单充足,能够充分享受一体化压铸行业爆发的红利,实现营收和市值的增长,建议关注相关股权投资机会。

 

2)新进入的一体化压铸厂家资金需求较大,建议关注债权业务机会。一体化压铸未来进入者会增多,投资额以亿为单位,资金需求较大,债权业务机会较多,建议关注已经打入主机厂供应链并且成本管控能力较强的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已有一体化压铸定点业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风险:

 

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一体化压铸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直接影响一体化压铸零件的出货量。

 

2)一体化压铸渗透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如果一体化压铸出货量增速较慢,压铸厂受前期大幅投入影响,压铸厂营利能力下降。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