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率倒挂对人民币影响几何—全球宏观与汇率焦点2022年(第12期)

全球宏观:美国续刷新高的CPI数据及更多官员的鹰派言论支撑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美元兑人民币维持震荡,有效突破120日均线。三大人民币指数小幅走高,1M期权隐含波动率回落。境内外掉期点数回落、远期点数回升,远掉期价差走阔。境内美元利率上行速率加快,境内外人民币利差(境外-境内)走阔。
G7汇率:美元指数将延续高位行情。欧央行短期内释放鹰派信号的可能性较小,欧元料延续疲软状态。法国大选将于4月24日举行第二轮投票,并上演马克龙与极右翼势力候选人勒庞的最终拉锯战。如若勒庞竞选成功,这将对欧元造成沉重打击。下周还需关注美联储褐皮书、欧元区3月HICP同比终值、美欧英央行行长讲话等。
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有效突破120日均线,打开了进一步上行的空间,但近期上行的速率预计仍较缓,中美利率倒挂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亦可控。中期来看,随着我国抗疫优势的弱化,出口下行压力或在4月体现,这将进一步消耗境内美元资金池,并推动美元兑人民币更流畅的上行(套保策略详见正文)。
一、全球宏观概览
1、疫情追踪
本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延续下行。海外方面,亚洲地区,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继续回落,当前水平已降至15万例左右;日本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在5万例附近持稳;其余主要经济体日新增人数维持相对低位。美洲地区,各国疫情进一步缓和,但新增数量的下行速度较为缓慢。欧洲地区,主要经济体新增病例数的震荡中枢缓步下移。澳大利亚疫情出现拐点,日新增病例数开启下行趋势。国内方面,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上行止步。
2、外汇市场回顾
G7汇率方面,美国续刷新高的CPI数据及更多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言论支撑美元指数震荡走高,周五收于100点位上方。欧央行的鸽派议息会议结果使得欧元继续承压。英国再超预期的CPI数据强化市场加息预期,英镑于数据公布当日大幅攀升,周线总体收涨。强势美债收益率带动美元兑日元再次实现五连阳。因铜价和铁矿石价格的横盘走势不能给予澳元更多支撑,美元走强背景下,澳元承压回落。加拿大央行的鹰派立场限制了美元兑加元的上行空间。
人民币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围绕6.37震荡,已有效突破120日均线。欧元、英镑和港币相对人民币升值,日元相对人民币贬值,三大人民币指数小幅走高,1M期权隐含波动率回落。境内外掉期点数回落、远期点数回升,价差走阔。
3、重要利率追踪
美元流动性方面,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美元掉期基差表现分化——发达市场收窄、新兴市场走阔。人民币掉期隐含境内美元利率跟随SOFR利率继续上行,且速率有所加快。
人民币市场方面,央行周五宣布将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除去周二,央行7天逆回购保持每日100亿元的投放;周二的投放量为20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累计有400亿元逆回购和1500亿元MLF到期,累计进行了600亿元逆回购和1500亿元MLF操作,公开市场全口径净投放200亿元。市场利率方面,3个月Shibor下行1.9bp,NCD下行2.8bp,CNH Hibor上行9.7bp。境内外人民币利率走势背离,利差(境外-境内)走阔。
二、G7走势分析
1、美国3月通胀再次爆表,5月加息50bp呼声变高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8.5%,为1981年12月来的最快增速,高于预期值8.4%,也超前值7.9%。3月CPI环比涨幅继续扩大,增长1.2%,高于前值0.8%。3月核心CPI较去年同期上涨6.5%,高于2月的6.4%。美国劳工统计局称,助推通胀上升的最大因素是食品、住房成本和汽油。追踪汽油价格的指数3月环比飙升18.3%,占CPI月度总涨幅的一半以上;3月住房通胀同比增长5.0%,高于2月的4.7%;3月租金成本同比增长4.44%,高于2月的4.17%;相比之下,二手车和卡车价格指数在3月下跌3.8%,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跌。
3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多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讲话。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重申了其鹰派态度,称美联储将“迅速”采取行动,将今年的利率提高到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放缓经济的水平。她指出,3月通胀大部分反映了俄乌冲突爆发后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如果俄乌冲突持续下去,美国所面临的通胀风险恐怕会更高。布雷纳德称,核心通胀压力在3月的缓和幅度超出了她的预期,但仍需关注未来几个月是否会下降。布雷纳德表示,虽然对于抗击通胀的用时不够确定,但美联储相关紧缩政策并不会导致经济衰退。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通货膨胀数据很高,但并不令人意外,预计通胀率已达峰值,之后将开始回落。他再次重申支持在5月议息会议上加息50bp,且希望在今年下半年之前将利率水平提升至中性(2.4%)以上。著名鹰派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同日表示,美联储需要更积极地收紧政策,以根除四十年来最高的通胀,将利率推向中性水平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在5月会议上升息50bp是合理的选择。
2、欧央行4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
欧央行周四公布4月议息会议结果,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强化资产购买计划(APP)净购买在第三季度结束的预期,同时增加纳入货币政策灵活性的相关措辞。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结束资产购买计划的时点可能提前或推迟,将在6月评估其确切时间;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到加息之间间隔的一段时间是“一周到几个月”;欧央行目前还没有打造新的政策工具,但未来会继续改进政策工具箱,将设计任何需要的灵活工具。本次会议释放的关键信息在于,未排除提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以及在结束后立即加息的可能。市场认为其表态不够鹰派——欧元、德债利率回落。
经济方面,欧央行在此次会议声明中指出,俄乌战争造成了新的瓶颈,而亚洲的疫情防控措施正在加剧这一现象。俄乌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将取决于冲突如何演变、当前制裁的效果以及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通胀方面,欧央行表示,能源价格将在短期内保持高位,但随后会有所放缓。近几个月来,潜在通胀指标已升至2%以上,且这些指标的上升将持续多久尚不确定。虽然工资增长总体上仍然低迷,但通胀居高不下的时间越长,协商加薪的可能性就越大。金融和货币状况方面,欧央行表示,自俄乌战争开始并实施金融制裁以来,银行融资成本持续增加。尽管银行对企业和家庭的贷款利率仍处于低水平,但已开始反映市场利率的上升。今年第一季度信贷标准总体收紧,预计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收紧。(具体分析详见《兴业研究汇率报告:欧元区通胀预期脱锚风险加大——评欧央行4月议息会议20220415》)
3、加拿大央行抢跑、单次加息50bp
加拿大央行周三公布议息会议结果,将政策利率提升50bp至1%,并宣布将于4月25日停止购买政府债券(缩表)、正式开启量化紧缩。加拿大央行是G7国家中首个一次性大幅加息50bp的央行,同时创下该国22年来最大的加息规模。此外,加拿大央行将2022年平均通胀率从1月时预测的4.2%上调至5.3%,并预言今年上半年的平均通胀率接近6%,是央行对通胀管控区间上限3%的两倍。
全球复苏,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正在加剧全球通胀,供应中断也加剧了持续的供应限制并影响经济活动。这些因素是加拿大央行“大幅上调”今明两年该国通胀前景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加拿大经济增长强劲并进入“过度需求”时期,劳动力市场吃紧,工资增长恢复至疫情前且不断加速。再叠加2月底俄乌冲突带来的意外通胀上行压力,都成为加拿大央行激进收紧政策的理由。
加拿大央行行长Macklem给出未来加息路径的指引时称,央行料将加息至中性利率水平。如果通胀快速回落,暂停加息是可能的,但现在更大的担忧是,物价上涨压力正不断蔓延至加拿大经济的更多领域。因此,“还有一种可能,即需要将政策利率提升至中性水平之上”。这使得加拿大央行在6月会议再次宣布加息50bp的预期迅速升温。
4、后市展望
美元指数将延续高位行情。然而美国3月核心CPI增速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该国通胀见顶的猜测,且随着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的进一步消化,美元指数上行的速率或将放缓。欧央行短期内释放鹰派信号的可能性较小,欧元料延续疲软状态。受加息预期支撑,英镑的表现将继续优于欧元。
法国大选将于4月24日(下周日)举行第二轮投票,下周将上演马克龙与极右翼势力候选人勒庞的最终拉锯战。当前勒庞的民调支持率已有所回落,马克龙连任希望增加。但如若勒庞竞选成功,其反欧和反北约的主张将对欧元造成沉重打击。下周还将迎来美联储褐皮书、欧元区3月HICP同比终值等关键数据。此外,美欧英央行行长均会发表讲话,需继续跟踪主流央行的最新货币政策立场。
三、人民币汇率研判与策略建议
1、中美利率倒挂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几何?
2022年3月以来,美债收益率上行速率明显加快,而国债收益率保持平稳运行,这使得中美利差快速收窄。在此趋势下,中美利率于本周出现了倒挂的局面(见图表 19)。
中美利率倒挂的本质原因在于中美所处经济周期的错位。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国内已经进入主动去库阶段,而美国仍处在补库存周期(见图表 20)。本周人民银行降准的同时,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的预期却在加强,因此本轮中美利差的分化或将继续加深。
中美利率倒挂会否造成人民币大幅承压呢?我们认为倒挂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整体有限。一方面,历史上中美利差陷入负值后,人民币有效汇率并不一定贬值。如图表 21所示,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2008年10月至11月、2010年2月到4月中美利率倒挂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平稳甚至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当前跨境资金流动仍是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国内相对于海外更低的通胀环境,人民币资产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进口增速转负、出口或将回落
以美元计价,中国3月份出口同比14.7%,前值6.2%,市场预期12.8%;进口同比-0.1%,前值10.4%,市场预期8.4%。贸易顺差473.8亿美元,前值305.8亿美元,市场预期217亿美元。
在高通胀背景下,3月我国进口读数录得2020年9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是进口读数的主要拖累项。一方面,俄乌冲突正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性,进而拖累我国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反弹且集中分布在我国两大半导体电子生产中心—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区域封控管理导致企业进口需求下行。(具体分析详见《如何理解高通胀下的低进口?—评2022年3月进出口数据20220413》)
当前,在国内疫情反弹的影响下,我国相对全球供应链优势正在弱化。短期来看,疫情反弹带来的出口下行压力或在4月集中显现。长期来看,在防疫政策未发生完全转向的前提下,我国供应链相对优势将在疫情发展的第三阶段持续弱化,全年出口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相对2020、2021年,今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呈现收窄趋势,境内增量的美元外汇收入将有所降低,这奠定了年内美元兑人民币的上行基调。但也需警惕国内疫情反复造成衰退型顺差增长。
3、后市展望
行情研判方面,美元兑人民币有效突破120日均线后,打开了进一步上行的空间,但近期美元兑人民币上行的速率预计仍较缓,中美利率倒挂对汇率的压力亦可控。中期来看,随着我国抗疫优势的弱化,出口的下行压力或在4月体现,这将进一步消耗境内美元资金池,并推动美元兑人民币更流畅的上行。
对冲策略方面,维持年内美元兑人民币上行空间有限的判断,建议2022上半年结汇敞口把握波段分批锁定,对于结汇价格不宜过度等待;2022下半年和2023年结汇敞口可继续观望。除远期结汇外,货币掉期(近结远购)和卖出看涨期权也是较好的选择。第二季度仍是锁定英镑、日元、欧元等非美货币购汇敞口的好时机。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