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库策略谈第243期:4月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要点提示-负债篇

关键字: 负债 , 流动性
2022-03-26
郭益忻
兴业研究公司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
 

扰动因素方面,4月缴税量发行迎来高峰,支出端偏低,静态冲击不小;稳增长要求下,信贷投放或强于季节性,资产端耗用头寸压力仍然不小;货币保驾护航可期待但不宜高估,降息存在可能,但落地表明利好出尽,资金利率或将先下后上,中期、长期市场化负债吸收窗口将逐渐变小。

 

根据我们对影响流动性各主要因素的基本判断,提出相应的操作策略如下:

 

负债端:

 

1)同业负债方面:4月NCD到期量1.84万亿,同时4月资产投放力度也并不小,以NCD为代表的同业负债仍然需要保持一定规模来支撑资产投放。各期限包括中长期资金利率预计将先下后上,NCD发行期限则应相应伸缩以保持整体负债成本的稳定;

 

2)发债方面:4月发债成本预计转为震荡,发债最佳性价比时期已过,月内避开税期为妥;

 

3)存款方面,由于3月季末走高,4月或将惯性回落,把握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保守倾向,引导资金向存款回流或是2季度经营的重要方向;

 

流动性提示及下周操作策略思考

 

下周,公开市场到期1900亿,政府债当周净发行1982亿,国债缴款916亿,地方债缴款1066亿,商金债缴款20亿,银行资本工具缴款27亿;NCD到期量3641亿;

 

本月NCD、无风险利率均已触顶,下周将徐徐回落,可结合季末指标调节需要确定波段操作;

 

季末信贷增长放量较为确定,但票据预计仍将发挥一定的填充规模作用,预计下周开始仍有反弹,但高度、节奏不确定性较强,操作把握性不佳,季末摆布需要留有余地;

 

市场回顾

 

本周,资金面相对均衡,央行OMO操作保持灵活机动,周一到周四维持在200-300亿之间,本周五明显放大至1000亿。短期资金利率较上周稳中有升,周末隔夜2.0%、7D2.2%,围绕在基准利率附近。

 

 

同业存单发行方面,本周发行量保持在5000亿以上的高水平,市场规模小幅走扩至14.31万亿。利率方面,本周发行利率震荡企稳,本周末3M2.36- 2.38%,1Y2.6-2.61%。期限方面,本周期限结构长短并重,当周3M以内比例35.8%,9M以上比例46.4%,6M比例17.7%。

 

本周,NCD市场没有发行浮息NCD,美元NCD发行一笔,金额0.1亿,期限1M,利率0.3%。二级市场本周成交近9000亿。

 

 

利率债市场

 

国债方面,本周一级市场发行1860亿(缴款口径)。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1-3Y反弹幅度较大均在5BP以上。周末,10-1利差收窄到63BP的水平。本周国债交易量接近7300亿,环比回落2100亿。

 

 

政金债方面,本周一级市场发行840亿(缴款口径)。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1-5Y上行2-4BP。周末,仍然是3Y隐含税率水平最高,但较上周明显下滑,不足10%。本周政金债交易量为1.45万亿,环比减少1500亿。

 

 

地方债方面,本周一级市场发行955亿(缴款口径)。二级市场利率走势方面,本周地方债涨跌互现,但变动幅度都在4BP以内。截止周末,5Y、7Y、10Y目前点差分别为28、18、34BP。二级市场方面,本周成交规模1289亿,与上周大体持平。

 

 

长期债券方面,本周金融债发行3笔,金额45亿,其中本周缴款10亿。此外,发行4笔银行资本工具,金额86亿,其中本周缴款34亿。

 

离岸人民币市场方面,本周资金利率整体下行,短期下行幅度更大,曲线改为陡峭化。

 

 

4月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要点提示-负债篇

 

扰动因素方面,4月缴税量发行迎来高峰,支出端偏低,静态冲击不小;稳增长要求下,信贷投放或强于季节性,资产端耗用头寸压力仍然不小;货币保驾护航可期待但不宜高估,降息存在可能,但落地表明利好出尽,资金利率或将先下后上,中期、长期市场化负债吸收窗口将逐渐变小。

 

根据我们对影响流动性各主要因素的基本判断,提出相应的操作策略如下:

 

负债端:

 

1)同业负债方面:4月NCD到期量1.84万亿,同时4月资产投放力度也并不小,以NCD为代表的同业负债仍然需要保持一定规模来支撑资产投放。各期限包括中长期资金利率预计将先下后上,NCD发行期限则应相应伸缩以保持整体负债成本的稳定;

 

2)发债方面:4月发债成本预计转为震荡,发债最佳性价比时期已过,月内避开税期为妥;

 

3)存款方面,由于3月季末走高,4月或将惯性回落,把握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保守倾向,引导资金向存款回流或是2季度经营的重要方向;

 
以下作具体展开,按照重要性区分:
 
短端流动性:
 
财政收支
 
4月财政收支方面,历史数据显示,收入端近5年均值1.6万亿,接近年内最高水平。时间安排方面,4月缴税截止日期为4月20日(因清明小长假而推迟)。
 
而财政支出端,支出端近5年历史均值在1.6万亿左右。4月收支水平轧差后大体相抵,节奏上仍是先收后放,对流动性将带来错位的影响。
 
 

 
政府债发行
 
政府债发行方面,我们从历史表现和近期财政政策安排两个方面予以阐释:
历史表现方面,首先看国债,2019年以前大多数水平在【2300,3300】亿左右,而2019年之后,发行规模上升一个台阶到【4300,5000】亿。再看地方债,发行区间落在【2200,11000】亿之间,其中2017、2020年【2800、3200】亿之间,表现较为稳定。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情形特殊,规模高达1万亿。而2021年,财政发力后置,4月当月发行近7800亿。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全年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3.65万亿,与上年持平。
 
政府债合计来看,预计4月份总供给量可能达到8000~10000亿,而到期方面,4月政府债到期7100亿,净新增压力预计在1000-3000亿之间。
 

 
准利率债发行
 
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各类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在年末已进一步改善。开年以来,银行信贷、债券投资保持较快速度推进,进入2季度,大部分机构将进行例行分红操作,资本资源仍将面临消耗。此外,考虑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加点要求,头部机构存在增加资本缓冲的需求。
 
发行端,参考历史数据,2019年以来,4月资本工具的发行量处于【900,1500】亿之间。而从1季度的运行情况看,迄今实际发行接近2800亿,明显强于往年。节奏上1、2月份力度较大,进入3月有所退坡,而这与国股发行成本底部快速反弹有较大关系。在此前的专题中我们曾经提到,在资本工具市场,市场的天平已经从发行端逐步转向投资端。原本期望趁热打铁的机构面对不断高企的结构,也会考虑放慢节奏,冷静观察,看看是否能否出现转机。在此环境之下,4月的资本工具发行预计仍将保持3月中旬以来不温不火的状态。
 
综合上述两项的分析,政府债供给保持中等偏高,银行资本债发行规模将逐步退坡。发债形成的供给冲击将整体可控。
 
 

 
现金
 
参考历史情况,4月现金流动整体呈现向银行体系回流的特征。历史均值1000亿左右,现金进一步回流将对流动性带来有限的助益。
 

 
存款
 
从历史均值表现看,4月存款增长均值3000亿。全年来看经历了1季度的上冲之后,4月将成为年内第一个明显的低谷。
 
从2月存款经营的结果来看,开年以来银行存款增长总量尚可,但结构分化剧烈,中央国库现金存款招标利率明显高出资金市场利率,从中可见一斑。练好内功做好客户经营,加强核心存款的吸收仍然是银行存款业务永恒主题,主动负债积极补位,但也需要密切关注高企价格对成本端的拖累。
 
 

 
央行操作
 
央行操作,量的方面,4月MLF到期量1000亿,到期日为4月15日。考虑到宽信用效果渐起,降准降息概率明显降低。针对4月央行操作,预计:
 
量的方面,由于4月到期量过小,需要加码来匹配资产投放,加码的规模就比较关键,如果接近5000亿左右的规模,将很大概率对价格产生向上拉升的作用。价的方面,OMO、MLF均维持不动,NCD等在内的市场化资金利率将逐步向基准利率回归,换言之,年初以来的下行底部阶段性探明。
 

 
中期同业负债
 
从3月份的运行看,NCD市场量价处于量价齐升的态势。
 
规模方面,截止3月26日,NCD余额14.5万亿,较2月末增长600亿。价格方面,NCD发行价格先上后下,3M最高触及2.4%,1Y最高触及2.65%。目前1M~3M处于2.3-2.5%,1Y反弹到2.62%。
 
从发行方行为来看,3月以来,当长端价格突破2.6%并靠向2.65%之后,期限摆布开始转向均衡,即3M以内和9M以上并重。
 
4月NCD到期量高达1.8万亿,考虑年初以来6000多亿的新增,还需要续作1.2万亿。而考虑4月存款表现相对低迷,还有适度补充缺口的需要。鉴于上述因素,4月NCD市场可能量价均稳。价格方面存在出现年内新高的可能,需要提防。
 
 

 
长期发债
 
长端发债的部分,从到期量来看,当月到期385亿。而从利率环境来看,国股3Y金融债目前在2.95-3%,高于MLF利率近10-15BP,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发行吸引力下降后,主动发债的安排推迟,与资本工具市场类似,发行量可能退坡。由指标推动的被动发行可能成为主流,在此情境下,月内避开税期为妥。
 
 

 
流动性提示及下周操作策略思考
 
下周,公开市场到期1900亿,政府债当周净发行1982亿,国债缴款916亿,地方债缴款1066亿,商金债缴款20亿,银行资本工具缴款27亿;NCD到期量3641亿;
 
本月NCD、无风险利率均已触顶,下周将徐徐回落,可结合季末指标调节需要确定波段操作;
 
季末信贷增长放量较为确定,但票据预计仍将发挥一定的填充规模作用,预计下周开始仍有反弹,但高度、节奏不确定性较强,操作把握性不佳,季末摆布需要留有余地;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