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杀” 的微观与宏观解释—利率周度观察

一、当前“股债双杀”的微观解释
微观来看,本次“股债双杀”很可能来自部分“固收+”产品的斩仓,本轮“俄乌战争”导致全球股市回调,“固收+”产品前期在债市回调过程中净值已经被债券所拖累,本次权益市场大幅下行势必又会加大赎回压力,而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固收+”产品被迫也会降低债的仓位,从而导致“股债双杀”,这点从股债分时走势上也能管中窥豹,2022年3月9日,股和债都走出V型反转,走势大致一致,并且低点出现的时间也非常一致,前后间隔仅15分钟。
二、历史上的“股债双杀”情形
从2006年以来的数据来看,股市与债市在大方向上是存在“跷跷板”效应。这个规律通常存在于像上证50这样代表着大盘蓝筹的股票指数上,大盘蓝筹的股价与投资者的对于经济关系紧密,当投资者预期经济将会持续改善时,他们会在业绩反映在报表上前买入股票,此时股价领先盈利抬升,市盈率开始上行,我们的核心假设是10年期国债在中长期来看是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此时市盈率的上行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是一个逻辑,反之亦然。但是“跷跷板”规律在一些特殊时期可能会失效,我们选取两者同时进入熊市时间较长或幅度较大的三段“股债双杀”的典型情形来分析。
第一段:2008年6月-8月金融危机叠加“滞涨”时期,美股震荡调整,上证50市盈率从6月2日的24.59倍下行至8月29日的17倍,期间债市一直受不断走高的CPI数据影响,2008年4月CPI录得超预期的8.5%,叠加央行6月7日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震荡抬升,资金面收紧,10年期国债利率从6月2日的4.16%上行约40bp至8月11日的最高4.55%,但是从基本面数据来看,当时的经济并不乐观,金融危机影响下海外需求减弱,7月、8月连续两个月PMI录得48.4。2008年末,CPI逐月下行,通胀担忧减弱,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下行,债市选择“滞”的逻辑,进入下行通道。
第二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滞涨”时期,2011年3月的CPI超预期冲破5%,创下新高,央行于4月5日宣布加息,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震荡开始上行,上证50市盈率从3月1日的12.75倍下行至8月3日的11.18倍,同期10年期国债利率从3.91%上行约20bp至4.12%,期间PMI从3月的53.4下行至8月的50.9,高CPI叠加下行的PMI数据是典型的“滞涨”特征,2011年末,随着通胀数据逐月回落,资金利率开始转松,10年期国债利率选择“滞”的逻辑,重新进入下行通道。
第三段:2013年5月-8月“钱荒”时期,央行紧缩态度异常强硬,面对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上行,央行仍然坚持发行3个月中央银行票据回收流动性,在7月中旬重新续作到期的3年期票据,但是并未及时向市场披露,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期间上证50市盈率从5月2日的8.8倍下行至8月30日的7.8倍,同期10年期国债利率从3.41%上行约60bp至4.03%,“钱荒”时期股债都与基本面脱敏,流动性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钱荒”的影响延续到了2014年4月,直至2014年4月16日国务院会议宣布“适当降低县域农商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市场的货币政策紧缩预期才开始逆转,债市重新回归基本面,10年期国债利率进入下行通道。
三、“股债双牛”情形
类似地,我们选取两者同时进入牛市时间较长或幅度较大的两段“股债双牛”的典型情形来分析:
第一段:2014年10月-2015年7月的流动性宽松行情,上证50市盈率从2014年10月的7.3倍附近急速上行,2015年7月到达本轮上行的高点13倍,但是同期的10年国债利率在降准、降息利好下持续下行,特别2015年4月9日后,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突破3%,经济数据方面也并未有亮点,全年PMI走势呈下行趋势,下半年跌入荣枯线下方,期间10年国债利率从2014年10月8日的4.0%下行近50bp至2015年7月31日的3.47%,我们更倾向于认为2015年的股票牛市并没有基本面基础,债牛基础则更牢,基本面走弱叠加货币政策放松,两个市场的背离不可能长期维持,终有一个市场产生了错误的定价,事实证明股票市场产生了泡沫,股票牛市终结于2015年7月,此后一路下行,而债牛则持续到了2016年末。
第二段:2016年7月至10月的“委外行情”,这段时间上证50市盈率从2016年6月1日的9.36倍上行至10月31日的10.14倍,同期债市则在委外资金的加持下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利率从3.0%下行25bp至2.75%,股债呈现双牛格局,但是可以看到当时的基本面实际上慢慢开始不利于债市,首先PMI数据开始企稳抬升,10月PMI升至51.2,其次就是资金利率波动加大且中枢开始上移,具体来看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月均值从6月的2.45%上行至10月的2.67%,整体上移约20bp。2016年末,随着资金利率的大幅抬升,拥挤的债市经历大幅回调, 股债“跷跷板”效应重新回归。
四、“股债双杀”的宏观原因
从历史上来看,“股债双杀”不外乎就“钱荒”、“滞涨”、“金融危机”三种情形,当前的“股债双杀”在这三方面都有所隐忧。其一,“降息”后流动性不及市场预期,可以发现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10日移动平均并未突破1年以来2.1%-2.4%的震荡箱体,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及表态仍然较克制;其二,“俄乌战争”开打后大规模的对俄制裁引发能源价格暴涨,ICE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升至139美元/每桶,尽管2022年2月国内的PPI数据比前值有所回落,但是8.8%仍然略高于预期,全球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全球经济滑入“滞涨”的风险正在加大,叠加国内高频数据方面房地产销售仍然不见起色、票据利率维持低位,国内担忧“滞涨”的声音开始放大;其三,“俄乌战争”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海外权益市场迅速转熊,叠加3月美联储加息在即,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充满不确定性,CBOE波动率持续高位运行。
不过上述担忧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资金利率不排除是因为近期地方债、信用债发行速度较快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后续资金开始投放后仍需要观察;当前国内的通胀压力集中在工业品,PPI向CPI的传导依然缓慢,并且当前央行的政策目标中通胀因素也退居其次,表现在2019年高通胀压力情形下央行仍然象征性降7天逆回购利率5bp,但高居不下的PPI与CPI剪刀差仍然会对中小企业利润产生侵蚀,股市很可能是反映了这部分的预期。
回顾过往,不管是“钱荒”、“滞涨”、“金融危机”哪种情形下的“股债双杀”,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流动性有边际收紧的信号,资金利率中枢有实质性抬升,2022年1月以来出现的“股债双杀”提醒我们,2022年的货币宽松的周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短。
五、本周市场前瞻
央行操作和流动性前瞻:本周逆回购到期500亿元,MLF到期1000亿元,NCD到期5230.6亿元。
本周债券发行计划:本周国债计划发行2只,发行额1480亿,净融资额878.2亿,较上周上升2038.9亿;本周地方债计划发行59只,发行额2070.5亿,净融资额1757.19亿,较上周上升475.56亿;本周政金债计划发行2只,发行额90亿,净融资额-410亿,较上周上升5.2亿。
本周关注事件:本周重点关注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率、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
六、上周市场回顾
1、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市场流动性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投放500亿元,到期3800亿元,净回笼3300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500亿,回笼3800亿。逆回购加权平均期限7天。截止上周末,共有500亿逆回购未到期。
从利率水平来看,上周末DR001收于2.03%,较前一周末上行14.18bp;DR007收于2.1%,较前一周末上行6.84bp,上周质押式回购成交规模合计220930.7亿,日均44186.14亿,其中,隔夜回购成交占比均值为88%。同业存单方面,上周3个月股份制行NCD利率收于2.37%,较前一周末上行0.95bp;1年期股份制行NCD利率收于2.64%,较前一周末上行6.4bp;票据方面,3个月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2.03%,较前一周末上行3.87bp。利率互换方面,上周最活跃的两大品种:1Y FR007收于2.24%,较前一周末上行1.72bp;1Y SHIBOR3M收于2.56%,较前一周末上行3.87bp。
从货币市场利率曲线形态来看,1-30天利率呈凹形分布,短端及长端利率均较上周小幅上升。
从流动性分层来看,隔夜品种流动性分层现象较上周有所缓解。上周R001与DR001利差平均为4.44bps,较前一周下降6.2bps;上周R007与DR007利差平均为5.00bps,较前一周下降6.6bps。
2、债券市场走势回顾
上周债市整体呈震荡上涨态势。周一,政府工作报告给出5.5%的GDP增长目标,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不减,国债期货午后上涨。周二,央行逆回购净回笼400亿元,银行间市场资金平衡宽松,回购利率有所回落,俄乌开战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有所上行。周三,央行上缴结余利润,市场解读偏空,且2月PPI和CPI数据均高于预期,现券期货市场均下跌。周四,债基赎回余波犹存,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突破2.85%关口。周五,银行间资金略紧,隔夜回购利率维持在2%以上,2月社融数据断崖式下滑,国债期货午盘大幅拉涨。
从利率水平来看,上周末1年期国债收于2.09%,较前一周下降2.11bps;3年期国债收于2.32%,较前一周下降0.82bps;5年期国债收于2.52%,较前一周下降5.52bps;10年期国债收于2.79%,较前一周下降2.23bps。上周末1年期国开债收于2.24%,较前一周下降1.45bps;10年期国开债收于3.05%,较前一周下降2.71bps。
从曲线形态和期限利差来看,上周末10年期国债与1年期国债利差为70.39bps,较前一周收窄0.12bps;上周末10年期国债与5年期国债利差为27.49bps,较前一周走扩3.29bps。
从隐含税率来看,上周1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为8.56%,较前一周下降0.08个百分点;5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为9.56%,较前一周上升0.95个百分点。
从利率衍生品走势来看,1年期IRS-Repo收于2.21%,较上周变动-1bps,5年期IRS-Repo收于2.6%,较上周变动-2bps;T2203收于100.2,较上周变动-0.19元;TF2203收于101.675,较上周变动0.04元。
从中美利差来看,上周Shibor3M与Libor3M利差为190.7bps,较前一周上升15.51bps;10年期中国国债与10年期美国国债利差为107.25bps,较前一周下降28.23bps。
从债券发行来看,上周国债发行2360亿元,到期3520.7亿元,净融资-1160.7亿元;地方债发行1350.63亿元,到期69亿元,净融资1281.63亿元;政金债发行1172.3亿元,到期1587.5亿元,净融资-415.2亿元;信用债发行2896.12亿元,到期2195.66亿元,净融资700.46亿元。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