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影响深度解析】持续更新

2022-03-09
兴业研究
 

 

被俄乌冲突重塑的通胀格局
 
 

俄乌冲突已显著恶化了全球的通胀预期。那么,其到底将如何影响我国物价水平?从逻辑上来说,其主要通过三个层面产生影响:第一个层面是从俄乌进口占我国该类产品进口的比重,第二个层面是从俄乌进口占我国该类产品消费的比重,第三个层面是俄乌冲突对该类产品全球定价基准、从而对国内的影响。

 

从原油来看,虽然风险情绪释放后油价短期回落,但现货市场的紧张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历史上油价拐点通常要等到原油累计供需缺口收窄后才会到来。

 

从有色金属来看,2022年印尼镍产能的增量远超过俄镍产量。不过,由于镍的需求也在上升,2022年镍市场可能继续维持供应偏紧的格局。

 

从小麦来看,我国的小麦库存高、进口依赖度低,但由于库存以陈粮为主且储备粮投放有限制,2020年以来我国的小麦价格与国际价格依然有一定的联动。考虑到2021年我国冬小麦播种推迟,小麦价格或在6月前保持高位震荡。

 

从玉米来看,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饲用,对粮价影响不大。由于2022年生猪、肉鸡都存在去产能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

 

总体来看,俄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2022年的物价格局,在PPI方面更为突出,冲突持续时间越久影响越大。在基准情境下,2022年我国全年PPI同比中枢可能达到5.6%左右,较2021年下降2.5个百分点,但高于市场预期的4%左右,而且第四季度PPI同比可能不会转负;我国CPI同比中枢大约在1.7%左右,较2021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受俄乌冲突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蒋冬英、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战争对欧元区通胀影响几何?

 
 

欧洲能源供给高度依赖俄罗斯,以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上涨,加剧欧元区短期通胀上行风险。粮食价格上涨对通胀火上浇油。

 

欧盟委员会计划通过多元化能源进口、加快可再生气态能源开发以及寻找供暖和发电中天然气的替代方案等方式尽快提高相对俄罗斯能源的独立性。然而,替代能源LNG市场紧俏,使得短期通胀问题难以解决;天然气的潜在长期供需矛盾助长中期通胀。

 

根据模型测算,欧元区HICP同比有望在今年6月触顶回落,但全年中枢高于5%。当前欧央行表态第三季度将结束资产购买计划(APP)净购买并在一段时间后加息。通胀阴霾下,不排除进一步转鹰。市场尚未对欧元区加息充分定价,待欧央行态度转变,欧元将出现反弹。

(作者:余律、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论俄罗斯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2022年俄乌战争打响,俄罗斯遭遇史上最严厉国际制裁,经济前路阴霾笼罩,卢布大幅下跌,俄罗斯是否会再次深陷债务泥潭?

 

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与其自身不成熟的经济与财政结构、不稳定的政局以及缺乏弹性的汇率相关。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伴随欧美制裁及油价下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得益于良好的债务基本面,俄罗斯并未引发债务危机。

 

本轮制裁中,欧美将俄罗斯部分银行逐出SWIFT支付系统。第一,俄罗斯近年来积极备战该风险。第二,俄罗斯政府收入结构发生转变,使得能源收入降低对其财政影响变小。第三,外债占GDP及占外储比重处于低位,且以本币为主、以长期债务为主。第四,商品超级上涨周期抑制欧洲加码制裁空间。综上,技术性违约或有,但俄罗斯再度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余律、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制裁俄罗斯的“金融核弹”冲击波
 

2018年后俄罗斯加速“去美元化”,大量减持美债的同时成为市场重要的美元净拆出方。当前俄罗斯在全球金融账户的占比与1998年债务危机时相当,且衍生品比重远超当时。

 

欧美制裁下,俄罗斯油气外币收入骤降,一是通过降低美元拆出影响美元流动性;二是增加衍生品履约风险;三是增加债务违约风险,当前俄罗斯已允许其主体向不友好行动国家与地区以卢布偿还其外币债务。俄罗斯的外币债务多以低流动性的贷款形成存在,增大了其债权人坏账压力。

 

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的外溢始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是否有欧美重要市场参与者的俄罗斯敞口“暴雷”,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此次对俄金融制裁影响深远,暴露了在西方零和博弈思维下,美元、欧元、甚至“中立国”的瑞郎也并非“安全资产”。俄罗斯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以土耳其为代表的其它经济体也将加速“去美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人民币两极格局”初现端倪。国际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全球金融市场极为动荡,黄金价值凸显。

(作者 :张峻滔、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如何看待俄乌冲突对外贸的影响?—评2022年1-2月进、出口数据

 

在出口方面,1-2月出口增速中枢下移但仍维持在两位数以上的水平,出口季节性强于2012-2021年十年间的均值但弱于2021年。这要是由于:

 

第一,相对于2021年,2022年初全球需求边际回落。2022年全球股票市场收益率下行,其中发达经济体表现差于新兴经济体。与此同时,1-2月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共拖累整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而对东盟出口则拉动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

 

第二,相对于2021年,2022年初我国供应链优势弱化。数据显示,全球与美国供应链指数大幅改善而我国则小幅改善,我国与美国供应链优势弱化。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俄乌冲突或部分稳定我国在欧盟地区供应链优势,进而稳定我国对欧盟区域出口。

 

在进口方面,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正影响我国进口读数。目前,俄乌冲突主要通过原油影响我国进口读数,影响权重约在10%左右。相对而言,小麦、天然气因占我国进口总值比重小,其价格上涨对我国进口读数影响相对有限。 

(作者:蒋冬英、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战争与商品狂欢
 
2022年2月21日起,俄乌冲突不断升级,欧美对俄罗斯制裁持续加码。作为商品出口大国,俄罗斯被制裁引发全球商品价格飙升。
 
能源: 原油方面,目前约70%的俄罗斯原油出口找不到买家。即使未来俄罗斯原油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转运至非欧美地区,也会因为转运时间增加而加剧原油市场的短缺。天然气方面,目前俄罗斯对欧管道天然气供给依然稳定。如果未来俄欧管道气输送也被迫停止,这对于俄欧都是极大打击。管道天然气或是转变为LNG出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情,天然气是美国选定的在欧争夺的主战场,也是俄乌冲突的重要起因。
 
农产品: 俄罗斯和乌克兰主要种植冬小麦,目前都处于生长期,但是受制于氮肥和天然气成本高企,外加天气干燥,生产极大概率受到影响。此外,俄乌春季小麦以及玉米播种都在四五月,如果战乱持续,可能极大影响2021/2022作物年度产量。USDA已经明显下调2021/2022年度俄乌小麦和玉米产量预期。
 
金属: 基本金属中,镍是俄罗斯出口占全球比重最大的品种,其次是铝和铜。我国从俄罗斯进口铜占据其出口比例的35.44%,铝和镍仅为4.61%和0.3%,后两者存在提升空间。
(作者:付晓芸、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黄金刷新历史高点指日可待

 

贵金属同时兼具货币、债券、商品三重属性。这意味着贵金属牛市也对应着三种范式——本位币危机、债券牛市和商品牛市。

 

展望未来,商品牛将是未来黄金牛市重要推动力,俄乌战争加剧了欧美通胀继续爆表的概率。同时鉴于俄罗斯很多商品在全球无可替代的供给地位,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或引发部分国家不得不转而寻找其他货币结算方式,全球货币体系或面临重塑,这将进一步推升黄金。

 

商品牛驱动下,黄金刷新历史高点指日可待。倘若货币体系重塑,黄金上涨空间将充满想象力。

(作者:付晓芸、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冲突对供应链影响几何?
 
当前,俄乌军事冲突未见明显平息迹象,持续性的军事冲突或令全球供应链危机雪上加霜。具体表现在:
 
第一,乌克兰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全球半导体主要原料气体供应国,主要影响农产品和半导体行业。 其中,在农产品方面主要影响小麦和玉米;而在半导体方面,主要通过惰性气体供给影响半导体行业,而韩国和美国是乌克兰惰性气体主要进口国。
 
第二,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农产品、稀有金属供应国,主要影响在于能源价格和与钯矿相关的汽车行业。 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主要影响欧洲天然气供应和全球油价。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影响小麦等粮食作物价格。同时,俄罗斯是全球稀有金属主要产量国,产量位居全球第二的稀有金属有钯矿、锑矿、铂矿、钴矿、钒矿和锗矿。其中,钯矿在汽车催化转换器可替代性较低,其生产和出口受阻将影响汽车行业供应链稳定性。
 
第三,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汽车零部件重要生产基地,主要影响汽车行业供应链稳定性。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均有生产基地,部分生产基地已处于停工状态,这或影响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
 
第四,俄乌冲突影响途经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货运运输, 同时由于全球俄罗斯和乌克兰籍船员占比高达19.5%,这或通过船员影响全球海运。
 
就对我国供应链的影响而言 ,当前俄乌冲突对我国供应链影响相对有限:我国农产品尤其是小麦、玉米自给率高;是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伙伴,在俄东线仍有稳定的供应渠道;且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直接投资体量小;途经乌克兰的中欧班列运力占比低。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俄乌军事冲突扩大化、持续时间拉长,其对全球半导体和汽车行业影响深化,我国将难以完全置身事外。
(作者:蒋冬英、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战争如何影响外汇市场?—2022年3月G7汇率前瞻
 
策略推荐:美元指数:地缘政治风险和紧缩预期提振美元,短线有望延续强势,美联储议息会议后或短线利多出尽技术性回调。欧元:战争影响下欧洲能源供应前景变得更不容乐观,欧洲滞涨风险上升,欧元继续承压。英镑:英镑受到欧元拖累,但表现优于欧元。日元:油价上涨恶化了贸易顺差,日元避险成色不足。美债利率顶部未明,日元仍保持弱势。
 
风险提示:(1)美联储3月加息50bp;(2)俄乌冲突演变为长时间全面战争;(3)欧洲能源危机;(4)英欧北爱争端。
(作者:余律、 张梦、张峻滔、 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分析—2022年3月油价走势前瞻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主导市场,Brent油价突破100美元关口。

 

我们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到的影响、俄罗斯可主动减少的原油出口数量、伊朗产量和战略储备能否填补缺口以及成品油市场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分析详情及点位预测见正文)。

(作者:付晓芸、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局势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如何?
 
事件导读:2022年2月24日,莫斯科时间清晨5点50分,俄国总统普京,正式宣布向乌克兰政府宣战。当地时间2月23日,路透社报道称,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正在寻找其他氖气的供应来源,以防俄乌冲突导致氖气供应中断,该公司表示使用的氖气约有20%来自乌克兰。市场调研机构Techcet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氖气(Ne)的全球供应份额达70%,而氪气(Kr)和氙气(Xe)的全球供应份额分别达到40%和30%;美国更是超过90%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都来自乌克兰。当前局势下,全球氖气等稀有气体5个月涨价高达500%。
 
本次俄乌局势导致的氖气等涨价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相对有限。全球电子特种气体有100多种,核心气体30多种,氖气等惰性气体属于一般用特种气体,主要用在DUV等光刻工艺中。由于精密的半导体生产工艺,对纯度等质量要求极高,单一气体缺失或者质量不佳对芯片生产有一定影响。全球的电子特气供应商在技术、设备、客户、市场等壁垒下,呈现高度寡头垄断格局,四家寡头占据全球90%以上份额。乌克兰由于先发优势等原因占据全球70%的氖气供应。但是由于氖气等惰性气体在全球需求量较少,部分大型芯片公司存货也充足,短期1年内影响生产可能性较低;中长期来看,国际与国内中小企业后期可以生产提供,大部分企业表示影响相对有限。
 
具备氖气等生产技术企业扩产可能需要1-2年,国内气体公司具备一定技术储备。从产业资料显示,特种电子气体的生产建厂一般在1-2年,氖气等惰性气体全球规模较小,具备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很快完成建厂。氖气等上游气体是通过空分装置进一步提纯得到,提纯原料气体来自炼钢等处理后粗混合气体。我国钢铁产业规模全球领先,空分装置存量规模庞大,且空分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持续提升,这些都给稀有气体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依托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宝武钢铁、首钢、邯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下属的气体公司均具备了生产氖、氪、氙等稀有气体的能力。此外,华特气体等公司则通过采购高纯氖气、高纯氪气等原料,进一步制成下游半导体企业所产所需的混合气。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惰性气体生产供应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后期可能填补这一短缺的细分市场空白,全球半导体特种气体供应链风险影响可控。
(作者 :方霁、梁博)
 
点击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新范式:新一代避险货币
 
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指数持续背离。面对2022年开年以来联储紧缩预期大幅上升,人民币依然保持韧性。这与境内美元供需在后疫情时代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息息相关。
 
一方面,美元需求转弱。背后主要受到货物贸易顺差增加、服务贸易逆差收窄、海外并购需求锐减以及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减弱的影响。
 
另一方面,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热情高涨。此轮海外“大放水”下大量资金流入中国。不同于其余新兴市场,人民币资产逐渐呈现出避险资产特征。这与我国的抗疫优势有关,也受到“去美元化”进程影响,最近的俄乌冲突将加快俄罗斯及其盟友的资产人民币化进程。
 
展望2022年,海外主要央行陆续“收水”,人民币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但在上述结构性变化影响下,贬值压力总体不大。
(作者:郭嘉沂、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俄乌冲突与大类资产
 
2022年2月17日,乌克兰政府军主动炮轰该国东部争议地带卢甘斯克共和国等地。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法案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并指示俄武装力量前往当地执行“维和任务”。受此影响,黄金原油上涨,全球股市重挫,债市小幅反弹,美元指数收平,人民币受股市流出影响贬值。
 
大类资产价格在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前后呈现不同表现,这与海湾战争前战争规模和持续时间均高于海湾战争后有关。我们分析了海湾战争前后面对局部战争/冲突下不同资产表现。
 
目前俄罗斯的实力与苏联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与其自身对比,目前GDP也仅为2013至2014年峰值时期的70%左右,并不支持其进行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在此情境下,大类资产表现或与海湾战争后总体表现相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冲突仍有继续升级的可能,目前并无平息迹象。同时警惕小概率情况下俄乌冲突演化为规模更大、持续更长的对抗,届时海湾战争前的情景将更具可比性。
(作者:付晓芸、郭嘉沂)
 
点击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