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如何?

关键字: 俄乌战争 , 电子特气 , 半导体 , 供应链危机
2022-02-27
方霁
兴业研究TMT行业研究员
梁博
首席化工行业研究员
原材料行业部
 
 
事件导读:2022年2月24日,莫斯科时间清晨5点50分,俄国总统普京,正式宣布向乌克兰政府宣战。当地时间2月23日,路透社报道称,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正在寻找其他氖气的供应来源,以防俄乌冲突导致氖气供应中断,该公司表示使用的氖气约有20%来自乌克兰。市场调研机构Techcet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氖气(Ne)的全球供应份额达70%,而氪气(Kr)和氙气(Xe)的全球供应份额分别达到40%和30%;美国更是超过90%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都来自乌克兰。当前局势下,全球氖气等稀有气体5个月涨价高达500%。
 
本次俄乌局势导致的氖气等涨价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相对有限。全球电子特种气体有100多种,核心气体30多种,氖气等惰性气体属于一般用特种气体,主要用在DUV等光刻工艺中。由于精密的半导体生产工艺,对纯度等质量要求极高,单一气体缺失或者质量不佳对芯片生产有一定影响。全球的电子特气供应商在技术、设备、客户、市场等壁垒下,呈现高度寡头垄断格局,四家寡头占据全球90%以上份额。乌克兰由于先发优势等原因占据全球70%的氖气供应。但是由于氖气等惰性气体在全球需求量较少,部分大型芯片公司存货也充足,短期1年内影响生产可能性较低;中长期来看,国际与国内中小企业后期可以生产提供,大部分企业表示影响相对有限。
 
具备氖气等生产技术企业扩产可能需要1-2年,国内气体公司具备一定技术储备。从产业资料显示,特种电子气体的生产建厂一般在1-2年,氖气等惰性气体全球规模较小,具备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很快完成建厂。氖气等上游气体是通过空分装置进一步提纯得到,提纯原料气体来自炼钢等处理后粗混合气体。我国钢铁产业规模全球领先,空分装置存量规模庞大,且空分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持续提升,这些都给稀有气体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依托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宝武钢铁、首钢、邯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下属的气体公司均具备了生产氖、氪、氙等稀有气体的能力。此外,华特气体等公司则通过采购高纯氖气、高纯氪气等原料,进一步制成下游半导体企业所产所需的混合气。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惰性气体生产供应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后期可能填补这一短缺的细分市场空白,全球半导体特种气体供应链风险影响可控。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