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负策略专题:3月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要点提示-资产篇

2022-02-27
郭益忻
 
 
​我们预计,3月的流动性、利率、信贷环境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扰动因素方面,3月缴税量不高,财政支出端放量,信贷投放将出现季度内又一个高峰,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资产端耗用头寸加剧;3月降准、降息概率变小;结合季末机构指标调节等动态因素,资金利率将出现一定的反弹。基于上述判断,我们提示几个关注点:
 
信贷资产方面,3月将再度出现信贷高峰,中长期贷款或出现起色,票据、借款利率或再度冲高;存量票据应考虑中旬前止盈,月末结合信贷计划再做加回部署;
 
资金类资产方面,资金利率将从底部反弹,同样面临将存量NCD仓位适时了结的问题,货基也需结合季末进度予以赎回。同时,季末反弹将迎来较好的短期NCD交易和资金融出机会;
 
利率债方面,减法做完考虑适时做加法,利率回到年度中枢要把久期逐步加上去,铁道债、地方债仍是相对优先品种;超长端性价比仍然欠缺,不宜盲动;
 
银行金融债及资本工具方面,3月供给仍是相对大量,发行最好窗口将逐步过去,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关注季末低流动性品种,涵盖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券商及其他非银次级债的机会。
 
计划总是相对理性,而市场运行往往包含意外。季末市场波动或有所放大,资金利率、无风险利率变动节奏存在差异,做足预案,从容进退,这将是季末月资产负债配置的关键。

 

3月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要点提示-资产篇

 

以下详细介绍3月份上述各类资产的配置策略:

 

1)信贷资产方面,3月将再度出现信贷高峰,中长期贷款或出现起色,票据、借款利率或再度冲高;存量票据应考虑中旬前止盈,月末结合信贷计划再做加回部署;

先看供给端:从季节性来看,3月投放水平落在1-2.8万亿,2020年以来处于2.7-2.8万亿的高位,在“早投放、早收益”的1季度,属于第二个高峰。

再看需求端,结合草根调研来看,1月开门红实际低开高走,增长集中在下旬。2月由于春节及开工较迟等因素,增长预计明显放缓,3月或将再次发力。需要关注的是,部分地区出现房贷额度放松的说法,结合1月实际运行当中零售端增长疲弱,未来按揭出现恢复性增长将是3月信贷重新走强的重要触发因素。

 

信贷价格方面,2月LPR报价各期限均未做调整,但包括广州等多地首套房、二套房按揭贷款利率出现下调。

 

从历史数据来看,3月信贷调剂项整体呈现负增长,表明季末需要适度压缩票据、借款来满足一般贷款的增长。结合前述分析,票据、借款等利率或在3月中下旬走强,带来一定的配置机会。相应地,存量票据可考虑在3月上旬之前止盈了结。

 

2)资金类资产方面,资金利率将从底部反弹,同样面临将存量NCD仓位适时了结的问题,货基也需结合季末进度予以赎回。同时,季末反弹将迎来较好的短期NCD交易和资金融出机会;

 

资金融出方面,中下旬14D、21D等跨季末资金将循惯例起跳,给出相对较好的期限溢价。

 

NCD方面,回顾2月,春节前预期的降准降息都未落地,各期限NCD难以向下打开空间,1Y盘桓在2.45-2.48%的小区间内。进入第三周之后,快速突破2.5和2.55%。

 

进入3月,如我们在负债月报中所分析的那样,本月到期2.2万亿,续作压力明显加大;此外,还需要考虑支持信贷+政府债所存在的资金缺口,NCD规模需要稳中有升。

 

考虑到目前降准降息概率在降低,资金利率底部基本探明,3月将处于回升通道。结合过往几年3月,过去1年各个季度的NCD走势。预计反弹高点将出现在中下旬,参考前期降息10BP的幅度,以1Y国股NCD为例,预计高点将在2.7%左右。

 

参考上述走势判断,3月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存量NCD获利了结,降息概率降低情形下,1Y2.5%以下就可以考虑减持;其次是货基赎回问题,这属于季末惯例操作;回到中下旬加仓的话,观察3M和1Y的具体水平,如果3M能够迫近2.5%,1Y接近2.7%,就较为理想。

 

3)利率债方面,减法做完考虑适时做加法,利率回到年度中枢要把久期逐步加上去,铁道债、地方债仍是相对优先品种;超长端性价比仍然欠缺,不宜盲动;

 

短期利率债:资金利率反弹之后,关注3月中下旬贴现国债、1Y国债招标情况,可将货基作为对标参考。若高于货基,且有低成本资金,仍可积极把握。

中长期利率债方面,宽信用从怀疑到逐步确认,利率筑底反弹,参考全年区间,接近中位数,就满足均匀配置的基本条件。换言之,减法做完考虑适时做加法,利率回到年度中枢要把久期逐步加上去。当然需要提示的是,参考历史走势,3月中长期利率债整体走势是向下,较好的配置时间点在上旬,这一点和资金利率的安排并不一致。

 

品种方面,铁道债、地方债仍是相对优先品种,其中地方债仍以至少+15BP为起步要求;10Y以上品种仍然要关注绝对收益要求。

4)银行金融债及资本工具方面,3月供给仍是相对大量,发行最好窗口将逐步过去,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关注季末低流动性品种,涵盖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券商及其他非银次级债的机会;

 

对于金融债而言,目前最佳的发行窗口已经逐步移开,而理想的配置点位也没有到来,相对而言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以国股为例,从底部2.7左右已经反弹到接近MLF的水平,反弹幅度不小,但绝对点位仍然没有吸引力。

 

根据这个判断,配置仍主要考虑从二级市场入手,重点仍然考虑剩余期限在1.5-2Y的品种。而出于同业互换等现实需求考虑,一级市场配置之后考虑及时流转,防范利率出现更大幅度反转。

 

而对于资本工具,从底部上来已经接近20BP,幅度比金融债要更大一些。考虑季末银行指标调节等因素,可以重点关注低流动性品种,涵盖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券商及其他非银次级债的机会。

计划总是相对理性,而市场运行往往包含意外。季末市场波动或有所放大,资金利率、无风险利率变动节奏存在差异,做足预案,从容进退,这将是季末月资产负债配置的关键。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