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货币政策走向分叉路—汇率与贵金属市场聚焦2021年(第21期)

一、疫情追踪
本周全球日新增病例数继续震荡走高。亚洲地区,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五千例;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仍居高不下;东南亚疫情形势极为严峻,印尼、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笼罩在新一轮疫情中,印尼官方于本周二发表声明称,印尼已经连续5天单日死亡病例数超千例。美洲地区,本周美国新增病例数继续反弹,创近两个月新高;巴西日新增病例中枢缓慢下行。欧洲地区,随着本周英国全面解封计划的实施,英国日新增病例数维持高位震荡,法国疫情持续恶化。
二、一周回顾
全球市场方面,美国上周首申人数意外上升,就业复苏仍不稳定。本周美元指数涨势强劲,携手美债收益率反弹,金价小幅回落。欧央行7月议息会议修改了利率前瞻指引,启用“对称性”通胀目标,允许通胀在过渡期内略高于2%。欧央行行长拉加德释放了偏鸽派的论调,尤其强调了会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不会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在欧美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欧元承压下行。
人民币市场方面,美元指数反弹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仍保持相对强势,美元兑人民币继续震荡于6.46-6.49区间,期权隐含波动率回升。主要非美货币及港币相对人民币贬值,三大人民币指数小幅反弹。
流动性方面,本周3个月LIBOR上行0.4bp, CIROR与上周持平, SHIBOR下行0.3bp,3个月NCD下行6.17bp。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本周央行7天逆回购保持单日100亿元的投放。本周公开市场累计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进行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完全对冲到期规模。本周境内外远掉期点数回升,远掉期价差维持在100pips左右。
三、基本面纵览
全球市场
1. 美国:债务上限豁免即将到期,首申人数意外上升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 最新预计,美国财政部可能在今年10月或者11月用尽所有避免债务上限的手段。民主党和共和党就是否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在国会展开激烈争论。CBO在声明中称,倘若债务上限到期,政府将无法完全履行其义务,并将推迟为各项活动的拨款、甚至出现债务违约。CBO指出,解决债务上限问题的最后期限可能会根据税收和政府支出的速度而做出调整。美国财政部此前已设定目标,要在7月31日之前将TGA账户余额降低至4500亿美元。而截至7月16日,TGA账户余额还高达6980亿美元。在债务上限未解决之前,长端美债收益率将继续承受下行压力。
美国总统拜登周三在出席CNN电视直播活动时重申了通胀是暂时性的观点。他表示,近期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上与产业链供给短缺,以及经济重启进程当中出现的需求激增有关,其中包括汽车,酒店业和木材等。他同时也警告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商家,称他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处于困境,不会迅速恢复。另外,拜登政府周四发放了30亿美元的新冠救援资金,希望帮助地方政府在疫情过后提振经济,并呼吁社区为一系列振兴项目寻求资金。这笔拨款由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法案》授权,是总统拜登“建设更好世界”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新资金将通过该部实施的用于促进就业的六个项目向全国各地社区提供。
周三,有媒体援引匿名人士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连任事宜在白宫顾问中获得了广泛支持。白宫官员此前证实,拜登将咨询其高级经济顾问团的意见,成员包括财长耶伦、经济顾问委员会(ECA)主席Cecilia Rouse、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NEC)主任Brian Deese等内阁要员。财长耶伦上周五曾公开表示,将与拜登讨论是否提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连任。不少政界人士都认为鲍威尔将成功连任美联储主席。市场调查显示,超过3/4的经济学家也预计鲍威尔将获得第二个任期。但如果鲍威尔不能连任,现任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将是最有可能的接替人选。美联储主席人选花落谁家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才会确定,目前相关提案还没有递交给美国总统拜登。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7日当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为41.9万人,为5月15日以来最高。此前市场预测值为35万人。从地区分布来看,密歇根州和得克萨斯州的首申人数增幅最大,而纽约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下降幅度最大。另外,7月10日当周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323.6万人,预测值为310万人,前值324.1万人。该数据虽然不及预期,但优于前值,再创疫情以来的新低。某些州已经结束疫情失业援助和疫情紧急失业补偿,截至7月3日当周,续领失业救济的总人数减少126万人。由此可见,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复苏仍不稳定。金融数据供应商IHS Markit周五公布了美国7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其中美国7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录得63.1,高于预期的62和前值62.1,创下历史新高,但同时公布的服务业PMI初值却意外下滑,当月初值录得59.8,低于预期的64.5和前值64.6,创下2月以来的最低点。服务业PMI的下跌也拖累综合PMI出现下跌。美国7月Markit综合PMI初值录得59.7,低于前值的63.7,创四个月新低。
其他数据方面,美国6月营建许可(万户)今值为159.8,预期值为169.6,前值为168.3;美国6月新屋开工(万户)今值为164.3,预期值为159,前值为154.6;美国7月16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万桶)今值为210.7,预期值为-450,前值为-789.6;美国6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万户)今值为586,预期值为590,前值为578。
本周美元指数延续上涨行情。周四欧央行公布7月利率决议,采取更鸽派的政策立场,为美元指数提供支撑。密切关注下周四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不及预期的美国首申人数显示劳动力市场复苏存在不稳定性,关注7月美联储会议对于Taper的更多发声。
2. 欧洲:欧央行7月议息会议修改利率前瞻指引
本周四,欧央行公布7月议息会议结果。欧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在当前或更低水平,直至在预测区间(Projection Horizon)结束前通胀达到2%,且在剩余的预测区间仍能持续达到,允许存在通胀略高于2%的过渡期;资产购买计划(APP)的净购买量将继续以每月200亿欧元的速度增长,并于加息前结束,但在加息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对到期的APP债券全额再投资,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有利的流动性条件;重申大流行紧急采购计划 (PEPP)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3月底,但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购买,以防止融资条件收紧,且未来PEPP的资产配置将受到严格管理,以避免干扰货币政策立场;将继续通过其再融资业务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本次会议未公布经济预测,欧央行将于9月会议给出新的预测。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通胀的增长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大流行开始时油价大幅下跌的基数效应,以及德国去年临时减税的影响所推动。到 2022 年初,这些因素的影响应该会逐渐消失。随着经济复苏,预计中期内通胀将上升,但与2%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关于经济前景,拉加德表示,随着限制的放宽,第三季度有望实现强劲增长。预计制造业将表现强劲,尽管供应瓶颈在短期内阻碍了生产。大部分经济体的重新开放正在支持服务业的强劲反弹。但冠状病毒的Delta变体可能会抑制服务业的复苏,尤其是旅游和酒店业。在资产购买方面,拉加德重申维持现状的必要性,尤其强调了会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不会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她还称,只有通胀率不低于2%时才会加息。
经济数据方面,欧元区7月综合PMI初值今值为60.6,预期值为60,前值为59.5;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今值为62.6,预期值为62.5,前值为63.4;欧元区7月服务业PMI初值今值为60.4,预期值为59.3,前值58.3;欧元区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今值为-4.4,预期值为-2.6,前值为-3.3;欧元区5月季调后经常帐(亿欧元)今值为117.06,前值为228;欧元区5月季调后建筑业产出环比(%)为0.9,前值为-0.4;德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今值为65.6,预期值为64.1,前值为65.1。
受7月议息会议更鸽派政策立场影响,本周欧元兑美元震荡下行。中期而言,美联储转鹰、欧央行偏鸽的政策分化将使得欧元兑美元进一步承压。然而,随着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疫苗接种进度与美国的差距继续缩小,服务业逐渐复苏,欧元区未来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可能优于美国。在市场开始炒作美联储加息预期前,预计欧元兑美元维持区间震荡仍是大概率事件。
3. 英国:如期全面解封,英国央行官员言论现分歧
本周一,英国政府宣布取消防疫限制和强制戴口罩,实施全面解封,英国迎来了“自由日”。然而,英国目前单日新增病例数已超5万,累计病例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一些科学家担心,在病例数量激增时取消限制措施,英国日新增病例数可能很快就达到10万例,英国可能成为新冠变异病毒的培养皿。许多专家学者警告称,英国是世界重要的旅游中心之一,一旦疫情脱离控制可能令病毒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
英国政府于当地时间7月21日公开了英国就“脱欧”协议中的《北爱尔兰议定书》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并向国会介绍了执行该协定书的最新立场。《北爱尔兰议定书》(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是英国“脱欧”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避免在爱尔兰岛上出现硬边界,以此来维护贝尔法斯特协议,延续北爱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当日发表声明称,欧盟不会同意就《北爱尔兰议定书》重新谈判。次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话,介绍了这份政策文件。冯德莱恩明确回应,欧盟将在议定书的现有框架下保持创造性与灵活性,但不会就议定书本身重新与英方谈判。冯德莱恩还强调,欧英双方必须共同保障北爱地区局势的稳定与可预知性。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罗德班特于本周四表示,与英国央行5月的预测相比,通胀存在上行风险,持续时间更长的通胀可能会影响就业市场;关注产出缺口并非目前判断通胀的最佳方式;当前通胀预期没有失控,也不会让通胀预期变得严重失控,将密切监控通胀并保持警惕。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新任委员曼恩于本周二在英国议会财政委员会作证时发表讲话称,希望从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恢复阶段吸取教训,决策者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不应过早。他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这段时间吸取的教训是,全球经济损失不可逆。虽然经济增速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全球GDP出现了大约5-7%的损失,这些损失不成比例地由当代年轻人承担。他表示,不希望这种情况在疫情后重演。英国央行政策委员哈斯克尔也曾于周一暗示,他仍然反对现在就缩减经济刺激措施,称英国经济面临着财政政策立场收紧、Delta毒株感染人数飙升的阻碍。然而,上周两名MPC成员表示,英国央行应当考虑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由此可见,下月MPC会议就应如何应对通胀意外升破2%目标位的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分歧。
经济数据方面,英国7月综合PMI初值今值为57.7,预期值为61.5,前值为62.2;英国7月服务业PMI初值今值为57.8,预期值为62,前值为62.4;英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今值为60.4,预期值为62.4,前值为63.9;英国7月CBI工业物价预期差值今值为42,预期值为44,前值为46;英国7月Rightmove平均房屋要价指数环比(%)今值为0.7,前值为0.8;英国6月公共部门净借款(亿英镑)今值为220,预期值为215,前值为236。
本周英镑兑美元表现震荡。在英国全面解封而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不及预期的英国7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使得市场对英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表现担忧,英镑兑美元难以延续周中的上行势头。本周四英国央行副行长布罗德班特关于通胀的评论进一步抑制了英镑兑美元的上行空间。除此之外,英欧就《北爱尔兰议定书》的讨论陷入僵局,对英镑构成了不利影响。短期内英镑兑美元将继续呈现震荡态势。
4. 日本:日本央行称保持谨慎复苏预期,核心CPI转正
本周三,日本央行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日本经济将复苏。纪要指出,气候变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是时候考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并研究气候变化对物价的影响。关于消费,委员一致认为,消费会暂时保持低迷,其主要原因是服务支出面临下行压力,此后将随着疫苗接种的进行而回升。另外,还有委员指出,半导体芯片短缺对产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如果投入成本持续上升,可能会对日本经济造成压力。在通胀方面,纪要显示,由于企业仍不愿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通胀可能会减弱,但随着下半年需求反弹,通胀将会回升。总体而言,日本央行仍强调必要时将毫不犹豫地增加宽松政策。
当地时间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6月核心CPI(包括能源价格,但不包括新鲜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2%,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快同比增速,而5月该数字是0.1%。具体来看,能源价格上涨起到了决定作用:整个能源价格上涨了4.6%,而汽油价格则上涨了17.9%。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Yasunari Ueno表示,这是成本推动型通胀,但可能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支撑价格指数的主要是能源。
其他数据方面,日本6月进口同比(%)今值为32.7,预期值为28.2,前值为27.9;日本6月出口同比(%)为48.6,预期值为46.2,前值为49.6;日本6月季调后商品贸易帐(亿日元)今值为-902,预期值为226,前值为431。
本周美债收益率小幅反弹助推美元兑日元震荡走高。由于日本当前消费水平疲软,其通胀增幅虽创新高但仍要远小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意味着日元距离收紧货币政策尚远,货币政策分化推动美元兑日元上行。伴随东京奥运会的召开,Delta变种病毒蔓延引发的市场忧虑或将使得日元进一步承压。
5. 港币:恒生指数表现震荡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本周二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显示,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2021年3月至5月的6%降至4月至6月的5.5%,就业不足率也由2.8%下跌至2.5%。具体来看,大多数行业的失业率都有所下降。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等与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的合计失业率下跌0.9个百分点至8.5%。建造业、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以及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的失业率也显著下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随着中国香港疫情稳定和外围环境改善,经济继续复苏,劳工市场进一步改善。
本周恒生指数表现震荡,周五收于27321.98;HIBOR利率下行0.893bp。本周美元兑港币冲高回落。EPFR基金流向显示资金流入较少,累计流入量与上周基本持平。
6. 澳元:低位震荡
澳洲联储于本周二公布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澳洲6月CPI预计暂时高于目标,但随后会下降;劳动力市场复苏继续快于预期,委员会仍致力于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在实际通胀率持续在2%至3%的目标区间内之前,不会提高现金利率;鉴于经济状况改善,委员决定将每周债券购买额从50亿美元调整为40亿美元;澳洲联储对经济的核心设想是,2024年前不会满足加息条件。
本周铜价小幅反弹,铁矿石价格震荡走低。本周澳洲联储7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其维持鸽派立场细节,澳元兑美元一度跌至2020年12月以来新低。美债收益率回升表明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回落,为商品货币的澳元提供小幅支撑,但未来澳元兑美元的下降趋势仍未能彻底改观。
7. 贵金属:小幅回落
本周金价遭遇60日均线阻力小幅回落,收于1802.05美元/盎司。本周美元指数强势走高,上探93关口,携手长端美债收益率小幅反弹,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回落,使得黄金价格承压。市场等待下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当前Taper信号尚不明确,黄金价格短期内或将呈现震荡态势。
国内市场
1. 6月结汇率显著抬升
2021年6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371亿美元,前值顺差217亿美元,环比顺差扩大154亿美元;银行远期净结汇顺差139亿美元,前值顺差226.5亿美元,环比顺差减少87.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319亿美元,前值顺差197亿美元,环比顺差扩大121亿美元。央行外汇占款环比上升190亿元人民币,前值上升213亿元人民币。
从分项来看,6月涉外收付款顺差和代客结售汇顺差扩大主要来自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顺差的增加,显示了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韧性。6月年中分红引发的涉外支出显著增加,服务贸易项下涉外支出规模虽较5月收窄,但代客购汇净流出规模与5月基本持平。
6月结汇率上升3.4个百分点到70.8%,购汇率下降1.13个百分点到64.6%,结汇率高于购汇率6.2个百分点。6月美元兑人民币V型反转后回到6.48附近,结汇盘积极涌现,这也使得近期美元指数上行波段,美元兑人民币上行速率减缓而维持区间震荡。
2. 外管局召开上半年外汇收支新闻会
本周外管局副局长王春英就2021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情况答记者问,我们总结重点如下:
人民币汇率方面,外管局对上半年的整体评价是“市场情绪基本平稳,汇率预期合理分化,外汇交易理性有序;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而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在论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时,外管局使用2021年6月底美元兑人民币价格与2020年初作对比,这意味着年中、年末时点汇率价格的“稳定”是具备参考意义的(见图表 25)。外管局称人民币汇率具备“良好的币值稳定性”,其背后则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基本平衡的国际收支格局(稳定的市场供求基础),未来这种“基本稳定”的趋势还会延续。
美联储转向及影响方面,外管局指出“美联储缩表、加息,都会提振美元的利率和汇率,会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流动带来一些影响”,但对中国的影响“总体可控”。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层面我国经济复苏领先优势明显(增长、物价、宏观杠杆率),疫情防控形势平稳;金融层面人民币资产性价比高(股票市盈率、债券收益率、主权信用风险),全球配置需求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际收支层面我国经常账户长期顺差,作为对外净资产国,我国的外部融资需求(外债占比)较低。此外,外管局还提示了美国财政赤字和金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认为这会制约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速度和节奏。
外债方面,外管局指出外债是“稳步增加”的,一是由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推动的,2020年以来贡献了外债增幅的一半。未来全球经济恢复,外部流动性、利率水平回归常态,外资增持人民币债的步伐会回归稳健。二是由非居民存款增长推动,2020年以来贡献率约达30%,主要体现了境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发债后将资金存回境内银行形成的被动负债。目前境内美元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大多被商业银行运用于境外,且不涉及资金汇兑——非居民存款(除QFII以外)一般而言不可结汇,提款亦不涉及购汇。三是由贷款和贸易信贷等传统融资型外债推动。2021年3月末此类资金余额与2020年底基本持平,均低于2014年末的历史高点,这说明尽管美元流动性宽松,但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加杠杆行为。外管局从短期外债占比、外债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等指标出发,指出外债风险是可控的。
外币存贷方面,2021年4月银行外币存款突破万亿美元,存量中境外非居民和境内居民占比分别为1/3、2/3,2021上半年增量中存量中境外非居民和境内居民占比分别为49%、51%。其中境外存款主要是境外中资背景企业境外上市和发债后筹集资金存回,受到境外美元流动性影响,它对于跨境资金的净流动影响和外汇供求影响基本不大。境内外币存款则主要由货物贸易盈余推动,且会受到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外管局指出未来随着货物贸易顺差收窄、美元流动性拐点降临,外币存款走势将“增速放缓、趋于平稳”。
风险中性方面,外管局再次强调套保比例(银行代客远期和期权交易额/银行代客即期和远期和期权交易额)数据,并使用了衍生品交易额增速与结售汇增速差数据,从而说明“风险中性的经营理念有所提升”(见图表 26)。未来工作方面,两点信息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研究增加有市场需求的新型避险产品”,即“积极开展外汇期货相关事宜的研究和推动工作”;二是“提高外汇市场透明度,增加数据的发布和解释”。
经常账户方面,外管局预测“上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经常账户应该还会保持合理规模顺差”,并指出FDI和ODI的投资收益共同上升,但收益差额保持稳定。
金融开放方面,外管局部署了四个发展方向,分别是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境外机构境内发行股票、债券的资金管理;私募股权基金开展跨境产业和实业投资;QDLP和QFLP;创新型企业跨境融资改革;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贸易新业态);完善外汇市场(丰富衍生产品和参与主体);区域开放(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
四、后市展望
全球市场方面,本周欧央行7月议息会议修改了利率前瞻指引,暗示更宽松政策立场。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尤其强调了会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不会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在欧美政策进一步分化的背景下,中长期美元指数上升动能加强。下周重点关注美国联储7月议息会议,从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中探索Taper新线索。另外,需关注下周公布的6月PCE数据以及首申就业人数。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召开之前,金价料将走向横盘,未来走势较大程度依赖于美联储最新的政策立场。
人民币汇率方面,国内多地区面临台风天气和洪涝灾害,南京处在delta疫情阴影之下,货币市场流动性可能进一步边际宽松,届时美元兑人民币或将阶段性上行。近期在高结汇需求之下,美元兑人民币在美元指数升值行情中仍维持区间盘整,人民币汇率呈现韧性,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压力料可控。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