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河南篇

一、经济发展
2020年,河南省实现GDP54997.07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可比增速为1.3%,增速较2019年下降5.7个百分点。
分地级市来看,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体量整体较大,郑州市GDP规模较为突出。全省17个地级市中郑州市(12003亿元)的GDP总量远超其他地区,同样超过全国上1/4分位的还有洛阳市、许昌市、南阳市和周口市;规模最小的为鹤壁市,仅981亿元,也是全市唯一未满千亿的城市。从GDP增速来看,全省各地级市增速较慢,焦作市出现20.6%的高额负增长,主要是第二产业出现大幅下降;同样负增长的还有商丘市,为-0.8%;郑州市同比增长3%;全省增速最快的是驻马店市,为3.6%,仅略高于全国中位数水平。
分区县来看,河南省158个区县中,122个区县已披露2020年GDP规模数据,省内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390亿元、271亿元、199亿元,GDP可比增速的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3.5%、2.8%、2.0%。
郑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大。其下辖12个区县中有11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大部分区县高于省内上1/4分位,经济增速差异较大。从GDP规模来看,下辖金水区(1807亿元)居于全省最高;巩义市(827亿元)紧随其后,位于全省第三。上街区规模全市最小,为165亿元,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新郑市出现4.6%正增长,处于全省前列;而惠济区出现0.2%正增长处于省内倒数,同样可比增速处于省内倒数的还有二七区(0.8%);金水区和中牟县增速一般,均为1%。
洛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均有较大分化。洛阳市下辖15个区县,有12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其中新安县、西工区、偃师市、伊川县、洛龙区均处于全省前25%;汝阳县、瀍河回族区、老城区、吉利区均处于全省后25%,其中吉利区规模最小,为69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新安区增速最高,为4.1%;涧西区增速最低,为1.2%;吉利区相较于2019年的可比增速变动全省最大,为6.4%。
南阳市下辖13个区县中9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卧龙区、邓州市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分别为441亿元和430亿元;桐柏县的规模最小,为169亿元,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已披露的地区中邓州市出现-0.9%的负增长,位于全省末流;其余地区则有小幅正增长,内乡县增长最快,为4.2%。
许昌市下辖6个区县中有5个已披露GDP信息,其中禹州市规模最大,为850亿元,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鄢陵县(370亿元)规模最小,但与全省相比,仅略低于省内上1/4分位。从已披露的GDP可比增速来看, 所有区县均为正增长,涨幅在2%至4%之间。
周口市下辖10个区县中有2个已披露GDP信息。两个区的GDP规模均高于全省上1/2分位数。从已披露的GDP可比增速来看, 2个区县均为正增长,涨幅在2%至4%之间。
新乡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均有较大分化。新乡市下辖12个区县,有11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其中长垣市高于省内上1/4分位,为490亿元。其余各区县大部分低于省内1/2分位数,其中凤泉区处于全省倒数,为80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已披露的地区中卫滨区出现零增长,牧野区出现0.3%增长率,均位于全省末流;其余地区则有小幅正增长,获嘉县增长最快,为5%。
商丘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除永城市外,其余各县区总体较为平均。其下辖9个区县,其中永城市经济规模最大,为637亿元;其余八个区县均位于全省中游水平,其中宁陵县(188亿元)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除睢阳区(-2.1%)和民权县(-15.6%)出现明显负增长,其余各区县均为正增长,且涨幅在1%至4.3%之间,其中永城市增速最快,为4.3%。
驻马店市下辖10个区县,驿城区GDP规模最大,为538亿元。其余各区县发展较为均衡,均处于省内中游,其中泌阳县(315亿元)和新蔡县(276亿元)高于省内上1/2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驿城区出现2.5%正增长,新蔡县出现2.1正增长;其余各区县增速较高,涨幅在3%至5%左右;遂平县增速最快,为5.1%。
信阳市下辖10个区县中有4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经济体量一般。固始县(416亿元)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淮滨县GDP总量低于省内1/2分位数,为228亿元。从已披露的GDP可比增速信息来看,全市各区县较为平均,增速均位于1%至2.5%,其中潢川县增速最低,为1.4%。
平顶山市下辖10个区县中有6个已披露GDP信息。汝州市GDP总量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为486亿元;舞钢市经济规模最小,为141亿元。从已披露的GDP可比增速信息来看,各区县均为正增长,增速较为平均,处于2%至4%左右,最高为宝丰县3.8%,最低为湛河区2.1%。
开封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分化较大。其下辖9个区县中有8个已披露GDP信息,其中尉氏县GDP规模高于省内1/4分位数,为432亿元;鼓楼区(100亿元)、禹王台区(97亿元)、龙亭区(79亿元)均低于省内1/4分位数,经济规模处于省内倒数。从已披露的GDP可比增速信息来看,全市各区县较为平均,增速处于1%至3%左右,其中兰考县增速最低,为1.6%。
安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均有较大分化。其下辖9个区县,林州市规模最大,为560亿元;安阳县最低,为99亿元;其大部分区县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汤阴县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为4.7%,其余地区也均为正增长。
焦作市下辖10个区县中仅3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且均未披露可比增速数据。其中已披露GDP情况各区县的经济体量较为平均,三个区县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山阳区最高为201亿元,中站区最低为105亿元。
濮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存在分化。下辖的6个区县中,华龙区高于省内1/2分位数,为368亿元;台前县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为119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各区县的增速分化较大,最高的是濮阳县(5.5%),最低的是范县(0.1%)。
漯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其下辖5个区县,其中仅临颍县GDP规模高于省内中位数,为356亿元;其余各区经济规模接近,源汇区(213亿元)最低,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均为正增长,其中临颍县可比增速最高,为2.0%。
三门峡市下辖6个区县中有3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已披露的区县中,灵宝市规模最大,为429亿元,高于省内1/4分位数,卢氏县经济规模最小,为119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县市可比增速较大,渑池县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为6.9%,其余两县市也均为正增长。
鹤壁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其下辖5个区县,仅浚县GDP规模略高于省内中位数,为274亿元;鹤山区(79亿元)最低,远低于省内下1/4分位,经济规模处于省内倒数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除浚县出现负增长,为-7.7%,其余各区县均为正增长,其中淇县可比增速最高,为6.5%。
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济源市经济规模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为703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济源市出现3.4%正增长,增速处于省内中上水平。
二、财政收入
分地级市来看,河南省各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其下辖的17个地级市中,郑州市以1259亿元的规模远超其他地区;同样超过全国上1/4分位的还有洛阳市(384亿元);南阳市(202亿元)大致处于全国上1/4分位线上;规模最小的为鹤壁市,仅7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全省各地区均为正增长,增速最大的是安阳市6.54%,此外还有平顶山市等五个市接近或超过全国上1/4分位;郑州市增速为3%,许昌市增速最小,为1.04%。
河南省各地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及增速同样分化较大。2020年已披露且规模不为零的地级市共十个,其中郑州市依旧优势明显,以 1059亿元远超其他地区;同样超过全国上1/4分位的还有洛阳市(323亿元);规模最小的为三门峡市,仅39亿元,略高于全国下1/4分位。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郑州市较去年下降了25.15%,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的全市土地出让规模大幅下降;许昌市、驻马店市同样出现小幅负增长;洛阳市增速为40.92%,全省最高,高于全国上1/4分位水平。
分区县来看:我们统计了河南省158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19亿元、12亿元和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7.48%、5.09%和2.34%。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16亿元、8亿元和4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35.48%、2.48%和-34.34%。
郑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较大。一般预算收入方面,郑州市下辖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除上街区外,均超过全省上1/4分位数,其中金水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为12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郑州市由于2020年财政体制调整,各区财政收支有较大幅度上涨,其中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和惠济区的涨幅最大,超过50%。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数据的6个区县中,5个区县的基金收入规模超过全省上1/4分位数,其中中牟县(72亿元)的规模为全市最大;上街区(7亿元)的规模最小,略低于省内中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除登封市和上街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上年上升外,其余各区县的收入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全市登封市(64.13%)的涨幅最大,中牟县的跌幅最大。
洛阳市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整体较大,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化。一般预算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区县中,7个区县的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其中涧西区(31亿元)的收入规模位列全市第一。其余多数各区县的收入规模分布在省内前25%-50%之间;瀍河回族区(7亿元)和老城区(8亿元)收入规模较小,均位于省内末25%区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伊川县的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县均为正增长,涨幅在2.5%-11%区间。老城区的涨幅最大,较上年增加11.07%。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全市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仅偃师县、新安县和伊川县的基金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5个区县中,除汝阳县(10亿元)和全市规模最小的嵩县(3亿元)外,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前50%-75%之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栾川县和宜阳县的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洛宁县(281.24%)、嵩县(138.05%)和新安县(102.32%)增幅较大。
南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一般预算收入方面,南阳市仅邓州市的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仅3个区县的一般预算规模位于省内1/2分位数和上1/4分位数之间;邓州市规模最大,为19亿元,社旗县和南召县为全市最低,为7亿元。镇平县的一般预算收入暂未披露。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方城县外,各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最高的是内乡县,增速达10.00%;宛城区增速最慢,为0.49%。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南阳市仅唐河县(54亿元)和邓州市(24亿元)的收入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收入规模处于省内下1/4分位数水平左右,其中社旗县为全市收入最低的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卧龙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趋于0,导致指标值过大,不作讨论。其余各区县,除淅川县、社旗县和南召县的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外,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都有所上升,其中唐河县增速最快,超200%。
许昌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四个区县超过全省上1/4分位水平,其中长葛市以3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魏都区为全市规模最小的区,但仍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魏都区和建安区外,各区县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大部分区县增速在3.4%-4.5%左右的水平;全市鄢陵县的增速最小,仅1.01%。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的五个区县中,三个县市的收入规模超过省内1/2分位数,其中禹州市(15亿元)的规模最大;魏都区的基金收入最小(3亿元),位于全省后25%区间。长葛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全市除建安区的增速为正,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魏都区降幅最大。
周口市已披露数据的四个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项城市(14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为全市第一,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三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均位于省内前50%-前75%之间,商水县和扶沟县是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最小的区县,均为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全市各地区均保持了超过5%的增速,淮阳区增速最高,为13.99%。由于周口市大部分区县的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因此不作讨论。
新乡市各区县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一般预算收入方面,全市12个区县,仅2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卫辉市的一般预算收入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各区县的预算收入规模均低于省内中位数;长垣市(34亿元)为全市规模最大,凤泉县为全市规模最小。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全市各地区均为正增长,其中最高的是获嘉县(15.38%),最低的是新乡县(0.00%)。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的4个区县中,长垣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辉县市的收入规模略高于省内1/2分位数;延津县(6亿元)和封丘县(5亿元)的收入规模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来看,封丘县和延津县的增速为负,长垣市和辉县市为正增长。
商丘市各区县的财政收入规模整体较小。一般预算收入方面,仅永城市(48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除宁陵县的收入规模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外,其他各区县的预算收入规模均位于省内下1/4分位数和省内中位数之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均有不同幅度的正增长,其中睢县增速最快。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商丘市仅披露了2个区县的数据,永城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较小,略低于省内中位数,增速为负;柘城县的基金性收入较大,略高于省内1/2分位数,增速为正。
驻马店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全市已披露数据的9个区县中,仅驿城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共6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中位数。确山县的一般预算收入暂未披露。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均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均超5%,其中西平县的增速最快,为13.54%。由于驻马店市各区县的2020年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因此不作讨论。
信阳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已披露数据的4个区县中,仅固始县(16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1/2分位数,低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一般预算规模均小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淮滨县(8.86%)。信阳市各区县的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故此不作讨论。
平顶山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全市已披露数据的9个区县中,仅汝州市的一般预算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宝丰县和舞钢市的预算收入超过省内1/2分位数;叶县和郏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均位于省内后25%水平,其中卫东区的一般预算规模最小,仅5亿元。鲁山县的一般预算收入暂未披露。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卫东区的增速为负,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大部分区县的增速位于4%-13%左右的水平。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区县的规模在2-20亿元,除规模最大的宝丰县(20亿元)、汝州市(17亿元)和规模最小的石龙区(2亿元)外,其他各区县的收入规模均在省内下1/4分位数和省内中位数之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均为正增长,其中舞钢市的增速最快,达138.82%。
开封市各区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全市仅尉氏县和兰考县的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杞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略低于省内上1/4分位数;祥符区和通许县的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已披露数据的3个区县的预算收入规模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均为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除龙亭区外,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杞县同比增速达9.37%,其余区县的增速集中于3.5%-9.5%。从政府性基金收入角度来看,已披露的地区较少,兰考县为41亿元,远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尉氏县为18亿元,略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
安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分化较大。全市仅林州市和殷都区的一般预算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滑县和汤阴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中位数;安阳县(6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为全市最小。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安阳县外,所有地区均出现正增长,殷都区增速最慢,为1.51%;林州市最高,为10.10%。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全市同样分化明显,林州市以29亿元的规模远超其他地区,居于全市第一;殷都区和安阳县均以2亿元的规模位居全市最后。内黄县和文峰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除林州市、殷都区和安阳县同比下降,其余地区增速均为正,其中龙安区和北关区的增速较大,超过120%。
焦作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尚可。全市10个区县,6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省内1/2分位数,其中沁阳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为18亿元;马村区的一般预算规模最小,为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修武县以外,其余区县的增速均为正,且大部分位于0.00%-5.50%左右。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区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布在4-11亿元区间。除修武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负,其余各区县均为正增长。
濮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全市仅濮阳县和华龙区的一般预算规模超过省内1/2分位数,其余区县规模均在省内后50%区间,其中台前县(5亿元)的一般预算规模最小,位于省内后25%。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华龙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负,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其中范县(8.94%)的增速最快。濮阳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数据披露的区县较少,仅濮阳县(23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
漯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且分化。全市仅临颍县(17亿元)和舞阳县(13亿元)的一般预算规模超过省内1/2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临颍县的一般预算规模增速为负,其他区县均为正增长,增速位于3%-4%区间。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临颍县(13亿元)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为全市最高,超过省内上1/2分位数;召陵区(1亿元)为全市规模最小,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2个区县的收入规模位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与中位数之间。源汇区的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来看,仅舞阳县为正增长,其他区县均为负增长。
三门峡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尚可。全市6个区县,3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其中灵宝市(26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其余各区县分别分布在剩下3个水平段内,其中卢氏县(8亿元)的规模最小。全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除渑池县外,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在2%-6.7%区间左右。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灵宝市(12亿元)的基金收入规模最大,高于省内1/2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小于省内下1/4分位数。湖滨区的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暂未披露。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除陕州区(20.88%)和义马市(6.22%)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33%-38%区间。
鹤壁市各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全市仅淇滨区(12亿元)的一般预算规模高于省内1/2分位数;淇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一般预算规模均位于省内后25%水平。一般预算规模增速方面,除浚县的一般预算规模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他各区县的一般预算规模均为正增长,涨幅在1.4%-2.3%区间。从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除山城区(1亿元)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各区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其中淇县的基金性收入规模最大(7亿元)。全市除山城区(80.82%)和淇滨区(42.00%)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上升,其他2个区县的增速均为负。鹤山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数据尚未披露。
三、政府债务
我们用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两个指标观察河南省各地区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变化。
分地级市来看,河南大部分地级市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较小。从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17个地级市中,仅四个城市指标高于全国上1/4分位水平,最高的是信阳市,为397.13%。洛阳市指标最小,为137.95%。全省17个地级市的指标值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郑州市指标值上涨幅度最小,为11.97个百分点,优于全国上1/4分位。信阳市上涨幅度最大,为127.0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下1/4分位。
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仅三门峡市指标超过全国中位数,为510.69%;七个城市的指标处于全国50%-前25%区间;郑州市(205.19%)指标优于全国上1/4分位,同样超过全国75%地区的还有洛阳市与驻马店市。指标变动方面,洛阳市同比下降34.95个百分点;其余地区均为正增长,且涨幅均超过全国中位数。而焦作市(109.69个百分点)和许昌市(109.87个百分点)涨幅超过全国下1/4分位。
分区县来看,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158个区县在除去信息缺失地区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110.04%、174.73%、273.10%,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8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部分市辖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极低,主要是由于土地出让金上缴市财政之后通过补助收入返还,因此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暂不计算,剔除这些区县后其他区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16.28%、313.61%、612.62%,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6.78个百分点、62.86个百分点、199.62个百分点。
郑州市各区县的直接债务率指标分化。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金水区指标值为郑州市最小,为17.29%,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四;新密市(84.24%)、管城区(74.77%)和惠济区(63.04%)的指标值也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郑州市所有区县的指标值均处于全省前7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一半指标处于或优于省内上1/4分位。相较于2019年,二七区出现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为-75.17%;登封市同比上升34.06%,上升幅度最大。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方面,由于巩义市、二七区和中原区的数据未披露,暂不计算该指标;已披露的数据中,由于金水区指标远高于其他地区,故未在图中显示;其余地区中,上街区(446%)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2020年的指标值均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新郑市(151.98%)指标值为郑州最小,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前列。从指标变动来看,登封市出现明显下降,中牟县则出现明显上升。
洛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一般。因孟津县、吉利区的直接债务数据未披露,暂不计算指标值。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除嵩县(206.04%)、汝阳县(199%)和宜阳县(176.43%)指标值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前50%水平,其中瀍河区(8.76%)为省内指标值最小,涧西区、洛龙区、西工区、新安县和偃师市的指标值也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超过一半区县处于省内变动幅度最优25%区间内,伊川县同比上升幅度最大,为54.86%。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嵩县(660.89%)指标值最大,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西工区(55.07%)为洛阳市指标值最小。与2019年相比,偃师市、宜阳县和栾川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出现明显上升,其余区县均为同比下降。
南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偏重。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卧龙区的指标值较低,为121.1%,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宛城区、唐河县、淅川县、社旗县、南召县的指标值位于省内末25%区间内,其中淅川县的指标值高达611.18%,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除卧龙区(-4.21%)外所有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且仅卧龙区的指标变动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由于卧龙区2019年指标值过大未在图中显示;唐河县(170.51%)等5个区县的上升幅度处于省内末25%水平。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邓州市和唐河县的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中唐河县(89.14%)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三;宛城区(16784.05%)、社旗县(878.29%)和淅川县(855.86)则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宛城区由于指标过高未在图中显示。指标变动方面,卧龙区相较于2019年指标同比下降过大,未在图中显示,邓州市和唐河县也出现了同比下降;指标值较大的宛城区增幅也较大,因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下滑,同比上升9506.63%。
许昌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偏重。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除长葛市(154.65%)和襄城县(164.94%)略低于省内中位数以外,其他区县的指标值均高于省内中位数;鄢陵县(288.33%)等三个区县的指标值则处于省内末2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所有区县的指标值变动均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魏都区同比上升幅度最大,同比增长了137.89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多数区县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襄城县指标值最小,为274.27%。与2019年相比,建安区指标值同比下降62.85个百分点;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变动幅度前50%内。
周口市下辖10个区县仅有项城市和淮阳区披露了政府债务信息。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项城市(353.73%)和淮阳区(351.71%)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项城市(98.17%)指标变动位于省内末25%,淮阳区(59.5%)略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仅有淮阳区披露了相关指标,为153.75%,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值变动情况来看,淮阳区的指标值相较于2019年同比上升了57.73个百分点,优于省内中位数。
新乡市的各区县政府债务负担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封丘县(536.02%)和延津县(369.06%)的指标值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红旗区(43.35%)、卫滨区(90.11%)、牧野区(70.83%)均优于省内上1/4分位。从指标变动来看,相较于2019年,除了牧野区同比下降2.55%以外其余区县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同比上升,封丘县指标同比变动最大,为98.9%。
商丘市下辖9个区县仅有3个区县披露了政府债务信息。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永城市(164.21%)和夏邑县(159.51%)略优于省内中位数,梁园区(206.42%)高于省内1/2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相较2019年,夏邑县同比上升最多,为49.91个百分点;梁园区最低,为8.01个百分点。政府直接债务/政府基金性收入方面,仅永城市披露了相关信息,故不在图中列示。永城市指标值为1070.68%,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永城市同比上升23.81%,略优于省内中位数。
驻马店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较高。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除驿城区(100.31%)位于全省前25%以外,其余区县均高于省内中位数;新蔡县(479.65%)等三个区县均处于全省指标值最高的2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相较2019年,多数区县同比上升幅度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指标值最大的新蔡县增幅最大,同比上升127.53个百分点;驿城区增幅最小,增幅为20.09%。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驻马店市下辖所有区县均未公布相关指标信息。
信阳市下辖10个区县仅有固始县和潢川县披露了政府债务信息。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潢川县指标最大,为446.91%,是全省指标值最高的几个区县之一;固始县指标为350.43%,同样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指标值最大的信阳市同比上升也最大,为218.17%;固始县同比上升45.16%,高于省内中位数。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信阳市各区县均未披露相关信息。
平顶山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平顶山市下辖10个区县中仅鲁山县缺少相关数据。其中叶县指标值最高,为334.05%,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汝州市(76.44%)全市最小,石龙区(103.36%)也优于省内75%的地区。从指标变动来看,除汝州市出现1.49个百分点的同比下降外,其余均为上升,其中新华区增长76.6个百分点,高于省内下1/4分位。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叶县指标最大,高达382.9%,超过省内中位数,较去年增长86.2个百分点。而其余地区指标值均未超过省内中位数水平,汝州市指标最低,为160.33%。舞钢市指标同比下降最多,为243.81个百分点。
开封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开封市下辖9个区县中有5个区县披露了相关信息。其中兰考县指标值最高,为226.16%,略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龙亭区(53.26%)为全市最低。从指标变动来看,兰考县同比上升最大,为56.38个百分点;顺河区同比增长最少,为1.65个百分点,优于省内上1/4分位。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两个披露相关数据的区县中,尉氏县(201.96%)和兰考县(143.55%)均优于全省75%的区县。指标变动方面,尉氏县指标同比上升99.17%,高于省内中位数;兰考县指标同比上升30.01%,优于省内中位数。
安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分化明显。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安阳市下辖9个区县中7个区县披露了相关信息。滑县(420.59%)指标值全市最高,居于全省前列;安阳县(310.6%)也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龙安区(32.64%)最低,优于全省绝大部分区县。从指标值变动来看,安阳县较去年增加101.93个百分点,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全市最高;只有龙安区出现同比下降现象,为57.66个百分点;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安阳县(890.14%)指标值最高,位于全省前列;龙安区(27.5%)指标值位列全省倒数第一,即全省最优。指标变动方面,龙安区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为153.14个百分点,优于全省绝大部分区县;安阳县则同比上升了683.7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位于省内前列。
焦作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存在一定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焦作市下辖11个区县中有10个披露了相关信息。山阳区(4.11%)等4个区县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除武陟县(181.81%)略高于省内中位数以外,其余全部区县均位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与省内中位数之间。从指标值变动来看,除山阳区(-0.1%)出现微小下降以外,其余区县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博爱县(60.73%)同比上升最多,但仍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全省各区县指标较高,多数区县超过省内中位数;中站区(1941.66%)等三个区县超过省内下1/4分位水平,其中中站区指标值过大未在图中显示。指标变动方面,修武县较去年增加204.8个百分点,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泌阳市(-17.49%)则是全市唯一出现同比下降现象的,但指标变动仍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
濮阳市各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总体较重。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濮阳市下辖的6个区县中台前县指标值明显偏高,为748.6%,远超省内下1/4分位,居于全省第二;除华龙区(114.05%)指标值最低以外,其余各区县指标值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且华龙区指标仍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变动幅度方面,台前县同比上升230.79个百分点,居于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濮阳县同比上升102.24个百分点,亦高于省内下1/4分位;其他地区涨幅较均衡,除南乐县(23.87个百分点)外均超过省内中位数。政府直接债务/政府基金性收入方面,只有濮阳县公布了相关信息,其指标值为355.39%,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增幅为138.7%。
漯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一般。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郾城区(288.53%)最高,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舞阳县(132.39%)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其余均位于省内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之间。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同比上升幅度均接近或超过省内中位数,郾城区同比上升115.13个百分点,为全市最高。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召陵区指标值明显偏高,位列全省第三,且较去年上升1855.4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幅度位列全省第二;临颍县(248.97%)指标值最低,但仍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且相较于去年同比上升56.3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略低于省内中位数。
三门峡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存在明显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截至2020年末,已公布的5个区县中卢氏县(390.26%)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为全市最高;而湖滨区最小,为49.58%,远优于省内上1/4分位。从指标变动来看,灵宝市(6.59个百分点)和湖滨区(6.8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幅度均优于省内上1/4分位,全市各区县指标同比上升幅度适中,卢氏县最高,同比上升56.89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卢氏县(983.75%)全市最高,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灵宝市最低,为245.29%,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其余区县指标均位于省内中位数和省内下1/4分位数之间。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指标相对于2019年变动偏大,同比上升幅度均超过省内中位数,卢氏县同比上升480.8个百分点,全市最高,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
鹤壁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偏高。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全市下辖5个区县有4个公布了相关信息。浚县(750.04%)和淇县(311.48%)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其中浚县指标值位列全省第一。山城区(133.66%)最低,但仍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角度来看,浚县指标较2019年上升288.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山城区上升幅度最低,为16.59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2020年浚县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1239.86%,同比增长685.16个百分点,指标值和指标变动幅度均位于全省前列;其余区县除淇县(504.96%)外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山城区指标变动幅度最低,较2019年同比下降406.94个百分点,优于全省大部分区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为济源市。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济源市(150.51%)略优于省内中位数,相较于2019年同比上升14.37个百分点,优于省内中位数;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2020年济源市指标为703.2%,高于省内下1/4分位;相较于2019年同比上升195.69个百分点,略优于省内下1/4分位数。
四、区域城投债融资
兴业研究覆盖52家河南省城投平台,涉及13个地级市以及17个行政区县。2020年上述河南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555亿元,同比增长160亿元。从地级市层面来看,郑州市拥有城投平台最多,为15家;洛阳市的城投数量紧随其后,为6家。城投债券余额方面,郑州市(896亿元)独占全省37.56%的份额,此外洛阳市城投债规模为357亿元,占比超过10%。净融资量方面,郑州市亦高居第一,为223亿元,占全省的39.08%,广义债务负担较重。其余地区则融资规模一般,平顶山市、驻马店市、开封市、许昌市、周口市出现净偿还。
分区县来看,省属直管县级市济源市和郑州市中牟县2020年净融资规模较大,分别为25亿元和21亿元;郑州市新密市、平顶山市汝州市净偿还规模较大,分别为7亿元和6亿元。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