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福建篇

本篇报告为2020年区县数据系列专题第八篇,分析福建省9个地级市以及85个区县2020年核心经济、财政和债务数据变化,为城投债研究提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
2020年,福建省实现GDP 43903.9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上升一位,可比增速为3.3 %,增速较2019年下降4.3个百分点。
分地级市来看,福建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全部地级市的GDP规模均高于全国1/2分位数。2020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中,4个地级市的GDP总量处于全国前25%的水平,其中福州市、泉州市的GDP超万亿,分别为10020、10159亿元,厦门市、漳州市分别为6484、4546亿元。龙岩市、莆田市、三明市和宁德市的GDP规模约2600-2900亿元,最小的南平市为2007亿元,也高于全国中位数。从GDP增速来看,福州、厦门、龙岩、宁德4个地级市的GDP增速均高于5%,位于全国前25%,最高的是宁德市,为6%。三明市以4.1%位于全国前50%。其他地级市的可比增速均低于全国中位数,其中漳州市、南平市2020年GDP可比增速分别为-1.5%、0.3%,明显低于全国下1/4分位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8.0个百分点、5.7个百分点,漳州市是全省唯一GDP增速为负的地市。
分区县来看,福建省85个区县中,83个已披露GDP规模数据,省内区县GDP排名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655亿元、345亿元、244亿元,可以看出省内各区县经济发展分化较为明显,第一梯队的区域规模优势突出,而排名中下的区县经济体量差异较小。GDP可比增速的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5.4%、4.0%、2.9%。
福州市下辖区县的GDP大多位于省内前1/2分位。全市13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的GDP总量位于全省前1/4,其中鼓楼区GDP规模最大,2020年GDP总量为2070亿元,远超其他区县,位居全省第2,仅次于泉州市晋江市。马尾区、台江区和连江县的GDP规模处于590-610亿元之间,远高于全省1/2分位数,略低于全省上1/4分位数。闽清区、罗源县、平潭县和永泰县的GDP规模低于全省中位数,其中永泰县300亿元的GDP总量为全市最小,仍高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有10个区县的GDP可比增速位于全省前1/4,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长乐区,为6.8%;仅连江县以0.2%的可比增速处于全省后1/4。
厦门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与福州市各区县相当,2020年均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全市6个区中,有5个区的GDP总量位于全省前1/4,其中思明区GDP规模最大,2020年为2053亿元,位居全省第3。同安区(591亿元)为全市GDP总量最小的区,仍明显高于省内1/2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有4个区的GDP可比增速位于全省前1/4,其中增速最快的是翔安区(8.0%),同安区以7.9%的增速紧随其后;增速最低的思明区、海沧区均为4.5%,仍高于省内1/2分位数。
泉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普遍较大,但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晋江市规模优势突出。全市11个区县中,金门县未披露GDP数据,有7个区县的GDP总量位于全省前1/4,其中晋江市以2616亿元位列全区县第一,规模优势突出,远高于其他区县。除上述7个区县外,永春县和鲤城区的GDP规模处于400-500亿元之间,略高于全省1/2分位数;德化县、洛江区的GDP规模处于280亿元左右,处于全省下1/4-1/2分位数区间。从GDP增速来看,各区县的GDP可比增速均低于省内上1/4分位数。南安市(4.8%)、晋江市(4.2%)和德化县(4.1%)位于全省前1/2。丰泽区(3.9%)、泉港区(3.8%)、鲤城区(3.6%)、安溪县(3.3%)、惠安县(3.3%)和石狮市(2.9%)位于全省下1/4-全省1/2分位数之间。洛江区的GDP可比增速为全区县最低(2%),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
漳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存在分化,经济增速普遍较低,多个区县出现负增长。漳州市下辖10个区县,其中华安县尚未披露GDP数据,芗城区是唯一一个GDP总量处于全省前25%的地级市,2020年GDP为780亿元。龙海市(588亿元)、漳浦县(415亿元)和龙文区(361亿元)位于全省前50%-25%区间内。其余6个区县均低于全国中位数,其中最小的云霄县(180亿元)低于全国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仅6个区县披露了数据,其中仅有龙海市(3.8%)、芗城区(1.1%)实现正增长,漳浦县、长泰县、南靖县和平和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负增长,其中南靖县表现最差,GDP可比增速为-7.5%,处于全省末尾。
龙岩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普遍较小,经济增速较高。全市下辖7个区县,仅新罗区以1019亿元的GDP总量处于全省前1/4区间,远超其他区县;上杭县排名第2,以432亿元处于全省前50%区间内。其余各区县的GDP总量集中在270-310亿元,均位于全省后50%-75%范围内,其中武平县(273亿元)最小。从GDP可比增速来看,上杭县(5.7%)和新罗区(5.5%)的GDP可比增速位于全省前1/4,其余各区县GDP可比增速均远超全省前1/2,最低的是漳平市(4.6%)。
莆田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普遍较大,经济增速存在分化。莆田市下辖5个区县,2020年GDP规模均高于全省1/2分位数,低于1/4分位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涵江区(595亿元),GDP规模最小的是秀屿区(382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涵江区以5.4%的可比增速处于全省前25%区间内;仙游县和城厢区均为3.8%,处于全省前75%-50%范围内;荔城区(2.2%)和秀屿区(1.3%)的GDP可比增速则处于全省最低的25%区间内。
三明市下区县的经济体量普遍较小,经济增速整体尚可。三明市下辖12个区县,2020年GDP规模均低于全省上1/4分位数,仅两个区县的GDP总量位于全省前1/2,分别是永安市(446亿元)和梅列区(356亿元)。沙县以324亿元的规模位居三明市内第三,处于全省前75%-50%区间内。其余各区县GDP总量均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其中泰宁县最小(103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清流县的增速最高,为5.6%,是三明市唯一一个高于全省1/4分位数的区县。大田县、将乐县、建宁县、明溪县处于全省前50%-25%区间内。其他区县的GDP可比增速在3.4%-3.9%不等,处于全省前75%范围内。
宁德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分化较大。全市下辖9个区县,GDP规模最大的为蕉城区,2020年实现783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的区县。福安市(600亿元)和福鼎市(419亿元)次之,位于全省前50%-25%区间内。霞浦县(265亿元)则处于全省中位数水平。剩余5个区县的GDP规模均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其中最小的是柘荣县(75亿元),也是全省GDP规模最小的区县。从GDP可比增速来看,蕉城区以12.6%位居全省第一,此外福安市以6.7%处于全省前25%的水平。柘荣县以5%处于全省前50%-25%区间内。此外,福鼎市(0.8%)和屏南县(0.5%)的GDP可比增速远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
南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增速分化较大,部分区县出现负增长。全市下辖9个区县,GDP总量均低于全省上1/4分位数,仅延平区(416亿元)2020年GDP总量超过全省中位数。建瓯市(280亿元)和建阳区(262亿元)的GDP总量处于全省前75%-50%范围内。其余各区县GDP总量均小于全省下1/4分位数,其中规模最小的是松溪县,2020年GDP为80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政和县未披露数据,其余8个区县中,4个区县的GDP维持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建阳区(4.6%),处于全省前50%-25%范围内。另有4个区县出现负增长,分别为顺昌县(-4.3%)、建瓯市(-4.0%)、松溪县(-1.5%)和邵武市(-0.6%)。
二、财政收入
分地级市来看,福建省各地级市的收入规模差异较大,增速普遍偏低,仅宁德市增速表现突出。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中,厦门、福州、泉州的规模优势突出,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84、676、454亿元,均远高于全国上1/4分位数,也远高于省内其他地级市。漳州市、龙岩市、莆田市、宁德市位于全国前50%-25%区间内,三明市、南平市则略低于全国中位数,其中南平市最低,为9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宁德市、三明市、莆田市以外,其他6个地级市均低于全国中位数。宁德市以8.67%的增速处于全国前25%的水平;三明市(3.15%)、莆田市(2.80%)略高于全国地级市的中位数。此外,泉州市和漳州市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负,分别为-0.81%、-0.39%。
福建省各地级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及增速均分化明显。9个地级市中,漳州市尚未披露2020年数据,福州、厦门、泉州仍然体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312、822、338亿元,均高于全国上1/4分位数。其他地级市则接近或略低于全国中位数,其中最小的为南平市(3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厦门市尤为突出,达到了105.38%,远高于全国上1/4分位数水平;其余已披露数据的地级市都实现正增长,其中最低的泉州和宁德市分别为6.97%和2.90%,低于全国中位数,但高于全国下1/4分位数,其余地级市的增速则分布于30%-40%之间,处于全国前50%至前25%的范围内。
分区县来看:我们统计了福建省85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26亿元、13亿元和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3.94%、0.78%和-4.95%。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22亿元、11亿元和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48.38%、9.30%和-25.67%。
福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均超过或接近全省1/2分位水平,但增速差异较大。福州市下辖13个区县,其中6个区县2020年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11个区县高于全省中位数,仅永泰县(12亿元)、罗源县(10亿元)略低于全省中位数。其中,福清市以91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二,且增速高达7.3%,位居全省第六。平潭县增速高达19.98%,位于全省第一。罗源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且下滑幅度最大(-14.18%)。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出现明显的分化,闽侯县、福清市、长乐区均超过80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第1、2、4位;其余区县均未超过25亿元,其中罗源县规模最小,仅有1.94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闽清县增速高达664%,居全省第三位。其余区县均未超过50%,过半的地区都出现了政府性基金收入负增长。
厦门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除翔安区外其余区县都处于全省上1/4分位以上,其中思明区一般预算收入为60亿元,位于全省第四;规模最小的是翔安区(22亿元),高于全省中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了海沧区同比下滑14%,其余增速都为正且不超过5%。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仅翔安区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其他5个区县均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其中集美区以90亿元的规模位列厦门市第一、福建省第三,且较去年翻了五倍;翔安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为4亿,增速-88.99%,均为全市最低。
泉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分化较大,晋江市规模优势突出,2020年多个区县出现一般预算收入下滑。泉州市下辖11个区县,其中7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于全省中位数,晋江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高达139亿元,居全省第一。南安市(52.70亿元)、惠安县(34.62亿元)、石狮市(36.03亿元)和安溪县(28.38亿元)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水平,其余区县都接近或超过全省1/2水平。从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来看,洛江区、南安市、德化县的增速分别为6.89%、5.29%、4.69%,晋江市、泉港区、鲤城区均在1%左右,其余5个区县均出现负增长,其中丰泽区同比下降19.83%。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丰泽区、泉港区尚未披露数据,其余9个区县中,晋江市(69亿元)、南安市(78亿元)远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此外石狮市、德化县、泉港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在25-35亿元,同样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永春县、洛江区规模较小,约10-12亿元,处于全省中位数水平。
漳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多个区县出现负增长。2020年,漳州市下辖的11个区县中,仅有3个区县规模高于省内1/2分位数,其中,龙海市以20亿元的规模位居全市第一。有4个区县的规模略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中华安县规模最小,为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华安县、龙海市同比增长7.91%、3.90%,东山县、平和县则实现了1%以内的小幅增长,其余7个区县均出现下滑,其中长泰县同比下降约12%,漳浦县同比下降约11%。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龙海市以31亿远高于其他区县,也是漳州市唯一一个超过全省上1/4分位数的区县,但同比增速为-30.15%。漳浦县、龙文区、诏安县和东山县的规模约为11-15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诏安县同比增速达265%,增速全市第一。芗城区、华安县的规模较小,不足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20%、82.43%。
龙岩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分化较大,上杭县以28亿元的规模位居全市第一,也超过了省内上1/4的分位数,而新罗区以24亿紧随其后,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5个区县均低于全省1/2分位数水平,其中连城县最小,为7亿元,略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永定区出现负增长(-4.75%),其他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连城县实现了11%的同比增速。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上杭县、长汀县规模优势突出,分别为36、27亿元,均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新罗区、连城县、武平县的规模则在6-7亿元,处于全省前75%-50%区间内。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新罗区同比下降33.31%,武平县同比下降1.78%,其他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上杭县和长汀县的同比增速超过100%。
三明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低,下辖12个区县中,仅永安市高于省内1/2分位数,有7个区县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永安市2020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5.0%,规模与增速均位居市内第一。泰宁县、大田县、梅列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下滑,其中泰宁县同比下降4.45%至2.76亿元,财政实力较弱。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规模最大的是宁化县(13亿),略高于全省中位数。沙县、大田县和尤溪县的规模约10-11亿元,处于省内中位数水平。其他区县均低于省内中位数,其中梅列区、三元区、清流县、明溪县和泰宁县的规模不足5亿元
莆田市各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最小的秀屿区为14.6亿元,高于全省中位数,其余各区均接近或超过全市上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涵江区、荔城区同比分别下降1.27%、5.67%,其他三个区县同比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仙游县与秀屿区规模远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0、28亿元,其他各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均不足3亿元,规模较小。
宁德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差异明显,下辖的9个区县中,有3个区县高于全省1/2分位数,其中福安市(28亿元)超过全省上1/4分位水平。有4个区县低于全省下1/4分位水平,最小的是荣县(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霞浦县同比增长22.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古田县、屏南县、福鼎市则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在4%-8%之间。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霞浦县以22亿元规模位于全市第一,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福鼎市、蕉城区、福安市的规模约为10-20亿元,处于全省前50%-25%区间内。其他区县均低于全省中位数,其中寿宁县、柘荣县规模不足4亿元,低于全省下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5个区县出现负增长,而周宁县则以177%的增速位于全省前列。
南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低,规模最大的是建阳区和邵武市,2020年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略高于全省1/2分位数。其他8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均低于全省中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延平区以外,其他地区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建瓯市(5.86%)。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顺昌县以16亿位列南平市第一,处于全省前50%,其余均未超过省内中位数,其中延平区、松溪县、光泽县、政和县、邵武市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
三、政府债务
我们用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两个指标观察福建省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变化。
分地级市来看,福建省大部分地级市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较重,福州、厦门政府债务负担较轻。从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除了福州市(19.277%)和厦门市(141.87%)优于全国1/4分位数,其余地级市的指标值均高于全国中位数水平,其中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的指标值均处于全国最高的25%区间内,且变动幅度均超过5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中位数。
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除漳州市未披露数据,其余8个地级市中,福州市和厦门市的指标值分别为99.26%、135.36%,优于全国上1/4分位数,且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他6个地级市的指标值均高于全国中位数,其中三明市的指标值为497.55%,同比下降75.83个百分点,仍处较高水平。其他地级市中,龙岩市、泉州市的指标值基本稳定,莆田市、宁德市有所上升,南平市则小幅下降。
分区县来看,截至2020年末,福建省各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39.04%、379.13%、558.80%,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30.45个百分点、63.10个百分点、99.09个百分点。部分市辖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极低,主要是由于土地出让金上缴市财政之后通过补助收入返还,因此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暂不计算,剔除这些区县后其他区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53.86%、368.86%、568.49%,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67.51个百分点、38.09个百分点、143.19个百分点。
福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小,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13个区县中,8个区县的指标值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10个区县的指标值优于全省中位数。仅平潭县、马尾区和罗源县的指标值超过全省中位数,其中平潭县的指标值同比下降约102个百分点至685.56%,马尾区、罗园区则同比上升超70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由于鼓楼区、晋安区、仓山区、台江区、罗源县、平潭县的政府性基金未披露或基本为零,暂不计算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其余区县除马尾区和永泰县外都优于全省中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长乐区和福清市2020年的指标值有所下降。
厦门市各区县的直接债务负担均较轻,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除湖里区以外,其他4个区县的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全省1/4分位数,湖里区为280.59%,略高于福建省内1/4分位数,同比上升142.66个百分点。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方面,厦门各区县2020年的指标值都优于福建省内1/4分位数。
泉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中等,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晋江市、丰泽区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泉港区、永春县、德化县超过省内中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泉州市下辖区县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上升最大的是的德化县(274.70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德化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最低,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为150.50%;惠安县最高(838.16 %),在全省处于后25%的水平。与2019年相比,惠安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升幅最大,上升了211.24个百分点;南安市、德化县、安溪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漳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分化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截至2020年末,漳州市下辖的11个区县中,除云霄县尚未披露数据,龙文区是唯一一个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的区县(190.43%)。诏安区、华安区指标值超过600%,均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此外还有龙海市、漳浦县、南靖县和平和县4个区县的指标值高于省内中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除东山县同比小幅下降以外,其他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涨幅最大的是芗城区(87.25%)。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龙文区(136.02%)、龙海市(254.60%)的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芗城区、平和县的指标值分别超过1000%、600%,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且同比上升幅度均较大。此外,诏安县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带动指标值同比下降接近800个百分点,降低至全省1/2分位水平。
龙岩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重,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长汀县、连城县、武平县的指标值在570%-600%之间,处于全省最高的25%范围内;其他区县也都处于全省最高的75%范围内。从指标变动角度来看,与2019年相比,所有区县指标值上升,最小增幅为25.23个百分点(漳平市),最大增幅为244.00个百分点(永定区)。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上杭县、长汀县指标值在200%左右,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同比下降约140-150个百分点。新罗区、武平县的指标值超过880%,明显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同比分别上升583.49个百分点、203.66个百分点。
三明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重,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截至2020年末,将乐县、建宁县尚未披露2020年数据,剩余10个区县中,8个区县的指标值高于全省中位数,其中泰宁县最高(1109.84%)。此外沙县、宁化县、明溪县、清流县4个区县的指标值处于550%-700%范围内,略高于全省下1/4分位数。梅列区、三元区的指标值低于全省中位数,其中梅列区最低,为194.95%,优于全省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三明市各区县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升幅最大的是指标值最高的泰宁县,同比上升216.65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有数据披露的8个区县中,永安市、沙县、明溪县、泰宁县的指标值超过650%,均处于全省指标值最高的25%区县范围内。尤溪县以393.91%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大田县、宁化县的指标值均在310%-320%左右,优于全省中位数。从指标值变动情况来看,沙县、大田县、宁化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出现下降,其中大田县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22.99个百分点。
莆田市各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尚可,涵江区债务率较高且上升幅度较大。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截至2020年末,涵江区的指标值最高(571.03%),处于全省下1/4分位水平;秀屿区(414.88%)处于全省后1/2水平;荔城区、仙游县、城厢区均优于全省中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涵江区(同比上升93.30个百分点)。政府直接债务/政府基金性收入方面,由于市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很低,此处不做讨论,仙游县的指标值同比上升至473.47%,高于全省中位数。
宁德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分化较大,高债务率区县较多。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宁德市下辖9个区县中,5个区县的指标值高于580%(古田县、寿宁县、屏南县、拓荣县、周宁县),处于全省最高的25%区间内;2个区县处于全省最低的25%区间内(蕉城区、福安市)。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的指标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寿宁县(428.57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只有霞浦县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古田县、寿宁县和拓荣县的指标值超过670%,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水平。福安市以471.60%处于全省后50%区间内,其余5个区县的指标值均处于250%-300%,略高于或接近全省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福鼎市、屏南县、周宁县的指标值下降,其中周宁县同比下降超300个百分点;其余区县指标值同比上升,其中古田县增幅最大,为416.05%。
南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普遍较重且上升幅度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南平市下辖的10个区县中,7个区县的指标值高于全省中位数,其中顺昌县和松溪县指标值超过850%,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延平区、邵武市的指标值最低,分别为238.06%、312.37%,其中延平区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南平市各区县均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均超过45个百分点,其中顺昌县增幅最大,达到459.84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6个区县的指标值超过省内中位数,其中邵武市、松溪县指标值超过750%,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建阳区、武夷山市、光泽县的指标值下降,其余区县的指标值上升,其中邵武市同比上升超过400个百分点,主要系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下降所致。
四、区域城投债融资
兴业研究覆盖50家福建省城投平台,涉及福建省全部9个地级市以及13个行政区县。2020年上述福建省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365.58亿元,同比增长4.70%。从地级市层面来看,2020年福建省所有地级市的区域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均为正,其中泉州市的发债城投数量最多,2020年净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9.96%至126.80亿元,是省内净融资量最大的地级市。厦门市排名第二,达58.90亿元,同比小幅增长。漳州市、南平市的净融资量均为47亿元左右,其中漳州市同比下降36.03%,南平市同比增长100.00%。福州市的净融资规模同比下降51.95%至30.80亿元。其余地级市的发债城投数量不多,净融资规模均未超过20亿元。
分区县来看,福建省城投平台分布于85个区县中的13个区县,其中5个区县2020年城投债净融资为正;4个区县2020年城投债净融资为0;4个区县出现净偿还。具体来看,泉州市晋江市的城投平台数量最多,债券融资最为活跃,2020年净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15.97%至56.40亿元。其他区县均只有1家公开发债的城投平台,其中泉州市南安市、安溪县,漳州市龙海市,宁德市福鼎市净融资规模在4-10亿元之间;福州市连江县、莆田市涵江区、泉州市石狮市、南平市邵武市的净融资规模为负,均在-2亿元以内。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