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地图

关键字: 工业 , 制造业
2021-05-27
张文达
宏观分析师
郭于玮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国内宏观高级研究员
宏观市场部
鲁政委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从结构来看,采矿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缩是我国工业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1、从全国工业细分行业的省域分布来看,采矿业中煤炭、铁矿、油气产业以西北、华北地区为主,中部地区则有着相对丰富的有色、非金属矿资源。
 
在重化工业方面,江浙粤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更接近消费端的化纤、橡胶塑料等产业上;环渤海湾区域则在钢铁、炼油、电热力产业上占比较高。
 
在轻工业方面,尤其是外贸占比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服装、文体用品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种类多,占比高。
在科技装备产业方面,长三角、珠三角优势明显,各项产业的营收占比均名列前茅;西南地区电子产业占比逐步提升,中部的装备业、汽车制造业存在一定优势。但是,京津冀在全国的产业竞争中有所落后。
 
2、从各省市的产业结构来看,江浙沪粤等省份以科技装备业为主,重化工业为辅,兼顾外贸型轻工业。
 
华北、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上仍高度依赖重化工业,甚至有加强的趋势,科技装备业方面主要以汽车制造为主,设备制造业相对薄弱。
 
西北地区产业高度依赖采矿业和重化工业,科技装备业占比极低,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
 
川渝、中部地区则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均衡发展,川渝地区依托计算机电子、汽车等产业,有着更高的科技装备业占比。
 
云贵地区当前仍以重化工业为主,谋求以电子产业为突破口升级产业,但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近年来,从推进“供给侧改革”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持续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何种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效如何?
 
本文将在介绍中国产业结构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产业的省域分布、不同省份内部的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展开讨论,以期回答上述问题。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