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破6.40,你预测到了吗?
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季报《震荡形态形成,能否有最后一升?》中我们明确指出“第二季度关注人民币‘最后一升’,建议大量锁定购汇敞口”;
4月27日发布的月报《把握购汇套保窗口》中我们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有望回到前期密集成交区域6.45-6.48,可能挑战甚至突破年内前高6.42”;
5月18日发布的半月报《通胀预期的双刃剑》中我们进一步预测“需把握近两个季度,特别是5月的购汇窗口;6.40是第一目标位,若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则美元兑人民币可能触及6.36一线”。
我们将上述报告收集如下,分析框架、逻辑和论据请点击查看。
站在人民币汇率破位的当前时点,如何展望后市,如何制定策略,请见我们最新发布的月报《6月人民币走势前瞻:再现股汇联动》。
市场回顾:2021年5月,美联储继续平抑Taper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元指数回落到年内前低附近。受港股购汇分红影响,人民币汇率一度面临美元贬值反应“钝化”。月末股汇联动,人民币上涨突破6.40,CFETS人民币指数上行接近2018年高点。央行反驳“以人民币汇率升值应对输入型通胀”观点,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向美元兑人民币上行方向运行。5月人民币流动性继续宽松,境内美元流动性边际收紧,掉期点数震荡,期权隐含波动率如期上行,境内外远掉期维持小幅价差。
后市展望:即期汇率: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继续升值空间,关注6月17日美联储议息论调,倘若释放鹰派信息,则人民币汇率可能在6月出现高点,否则高点延续到第三季度。衍生品:人民币低利率不可持续,掉期点数继续震荡,期权隐含波动率可能继续提升。
策略推荐:具体避险策略及点位详见正文。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客户查阅,如需获取相应权限,请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作者:郭嘉沂、张梦)
2021年第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先升后贬,基本追随美元指数,并未出现显著偏离。在全球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预期的起落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
目前劳动力市场未全面复苏和通胀暂时性的预判掣肘美联储紧缩。但综合考量下,我们仍认为美元指数已结束了2020年下半年的单边贬值,目前处于筑底酝酿趋势反弹的阶段。今年下半年美联储有望再度吹风Taper,届时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携手走高。
对于人民币而言,通胀预期仍通过美元指数以及国内货币信用环境变化影响其走势。第二、第三季度人民币有望出现此轮升值周期高点,再次提示注意把握5月购汇窗口(具体策略和点位详见正文)。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客户查阅,如需获取相应权限,请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客户查阅,如需获取相应权限,请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作者:郭嘉沂、张梦)
市场回顾:2021年第一季度,民主党一统两院,1.9万亿刺激法案落地,美债收益率节节攀升,美元指数升值。人民币相对美元先扬后抑,三大人民币指数距离2018年高点仅一步之遥。人民币流动性先紧后松,境内外利差连续走阔,境内外美元流动性持续宽松。人民币掉期震荡,期权隐含波动率回落,美元利率互换放量。
后市展望:即期汇率:年内已进入宽幅震荡形态,第二季度关注人民币流动性收紧带来的“最后一升”。衍生品:人民币掉期中枢缓慢抬升,期权隐含波动率跳升的风险正在加大。
策略推荐:具体避险策略及点位详见正文。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客户查阅,如需获取相应权限,请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作者:郭嘉沂、张梦)
2020年,美元兑人民币先涨后跌,高点如期出现在年中附近。国内疫情率先控制,美元流动性由收紧转为放松,国内环境由“宽货币+宽信用”切换到“紧货币+宽信用”,使得人民币汇率由贬转升,掉期点数趋势性上行。
考虑到汇率拐点落后于社融增速拐点,高利差维持债市吸引力,美元指数在上半年延续偏弱震荡,人民币升值有望在2021上半年持续;2021下半年关注美元指数中枢变动和社融回落速率,人民币汇率可能转向震荡。掉期点数先上后下。
衍生品策略方面,2021上半年结汇敞口仍建议尽早锁定,2021下半年及之后的购汇敞口可在上半年锁定。2021年外汇跨境政策将继续便利化资金出海,拥抱服务贸易开放,并推动本外币一体化体系建设。
(作者:郭嘉沂、张梦)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