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气候变化——银行的风险与机遇工作坊”在京举办






鲁政委博士在演讲中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大趋势。对于银行来说,碳中和目标意味着金融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将面临调整,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重要领域,全国碳金融空间将被逐渐打开;同时,需要不断加强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加强自身气候表现目标与规划。
在“银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遇”主题中,柴麒敏从我国新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及“十四五”政策解读角度剖析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银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艾琳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技术与趋势等角度展开详实的分析,指出新能源已迎来全面发展新时期。
在“银行气候环境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主题中,殷红立足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充分介绍了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与压力测试,向与会金融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孙轶颋详细解读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并分享了对《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评价》的研究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孙天印博士详细介绍了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并分享了最新的案例运用。刘霞博士介绍了兴业银行的赤道原则实践及赤道原则第四版的变化,并分享了兴业银行的ESG信息披露实践。董善宁以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为案例,分享了对中小银行社会环境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张佳亮对碳核算金融合作伙伴关系(PCAF)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PCAF的融资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工作坊首次聚齐了来自中国大陆的五家赤道银行,他们分别是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及绵阳市商业银行,共同探讨银行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与机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