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的票据期限利差—2020年9月票据市场月报

关键字: 票据市场
2020-10-11
何帆
宏观市场部
鲁政委
 
9月下旬,3个月和1年期票据转贴利率出现明显倒挂,这一现象引人关注。此次是继今年6月份之后,票据转贴利率再次出现较为明显的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在这两次票据利率出现倒挂时,3个月和1年期的NCD利率并未出现倒挂。
 
究其原因,本次票据利率的期限倒挂主要受票据市场的机构行为驱动,在信贷额度紧张、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机构对于长短期票据的配置偏好存在差异,“出短收长”,短端票据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出现了票据期限利差倒挂的现象。
 
这种行为折射出机构似乎隐含地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到顶。然而,展望第四季度,由于商业银行需要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NCD到期量较大,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不减,NCD利率存在进一步上行的动力。当前票据利率远非高枕无忧,足年票据收益率仅能勉强覆盖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尚无法提供足够的利差保护。
 
尽管跨季之后,10月初票据利率有望小幅回落,1年期票据利率在结束和NCD利率的倒挂之后,将与NCD保持正利差,同时后续NCD利率的走高将为票据利率带来进一步的上行压力。

 

一、本期关注:如何理解票据期限利差的倒挂?

 

9月下旬,3个月和1年期票据转贴利率出现明显倒挂,这一现象引人关注。此次是继今年6月份之后,票据转贴利率再次出现较为明显的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在这两次票据利率出现倒挂时,3个月和1年期的NCD利率并未出现倒挂。

 

票交所自2018年12月开始公布不同期限的票据转贴收益率曲线,我们可以用这一数据研究票据利率的期限利差。那么,如何看待本次票据期限利差的倒挂现象? 

本次票据利率的期限利差倒挂并非来自NCD利率影响。9月份以来,地方债的发行量维持高位,银行间流动性较为紧张,但在央行多次大额投放流动性的呵护下,资金面维持紧平衡,虽然隔夜和7天等短端利率波动较大,但NCD利率整体走势仍较为平稳,3个月和1年期NCD利率较上月末仅小幅上行9bp和6bp。而9月份的票据利率的走势却独立于NCD利率,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涨。尤其是以3个月为代表的短期票据利率,上行幅度超过足年票据,到9月下旬,长短期票据利率出现明显倒挂,到9月末,3个月和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收益率分别上行27bp和18bp,收于3.07%和3.05%。

究其原因,本次票据利率的期限倒挂主要受票据市场的机构行为驱动,在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机构对于长短期票据的配置偏好存在差异,“出短收长”,短端票据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出现了票据期限利差倒挂的现象。本次长短端利率的期限倒挂发生在季末时点,第三季度信贷需求仍较为强劲,7月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座谈会要求银行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如果以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审批指数的差值衡量融资缺口,则第三季度融资缺口较第二季度环比上升。由于商业银行表内的票据资产配置空间有限,从不同期限资产的选择上,机构更倾向于压降短期票据、配置长期票据。这与6月份的情形较为类似,由于打击“空转套利”,机构压降票据资产规模,同样出现了票据短期利率上行幅度更大、期限利差倒挂的现象。这种行为折射出机构似乎隐含地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到顶。

反观NCD利率,本轮NCD利率的上行可能并未结束,存在进一步上行的风险。展望第四季度,由于商业银行需要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NCD到期量较大,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不减,NCD利率存在进一步上行的动力。9月29日,央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新闻稿,删除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强调“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发表文章《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文章指出“我们需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减少经济波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随着10月份地方债发行接近尾声,央行的操作重心可能由细心呵护流动性转向稳杠杆。基于Shibor 3M报价的1年期利率互换价格,也表明市场预期Shibor 3M将进一步上行。

那么,从银行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匹配的角度,当前足年票据的收益是否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利差保护?8月份以来,1年期票据利率和NCD利率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倒挂,我们在9月14日发布的报告《票据和NCD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2]中指出,这种倒挂将走向结束,二者之间将出现正利差;到9月末,二者的利率基本持平。这意味着,当前足年票据收益率仅能勉强覆盖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尚无法提供足够的利差保护。因为从历史水平来看,2018年12月以来,在信贷额度较为紧张、票据和NCD利率之间存在正利差的时期,1年期国股转贴票据利率和NCD利率之间的正利差平均值为25bp,最大正利差达到85bp。

当前票据利率远非高枕无忧,后续NCD利率的走高将为票据利率带来上行压力。尽管跨季之后,10月初票据利率有望小幅回落,1年期票据利率在结束和NCD利率的倒挂之后,将与NCD保持正利差,后续NCD利率的走高将为票据利率带来进一步的上行压力。

 

二、9月票据市场回顾

 

9月份票据市场开票和交易均较为活跃,各期限收益率较上月末上行,短端上行幅度相对较大,月末票据长短端出现倒挂;上半月,1年期票据利率和NCD利率之间出现负利差,下半月二者结束倒挂,各期限票据利率和NCD利率之间均为正利差。

 

从票据市场的一级和二级交易规模来看(图表10),9月份,票据承兑发生额为17,662亿元,较8月份上升20%,同比上升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票据贴现发生额为8,887亿元,较8月份上升10%,同比下降19%;票据交易(含转贴现、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发生额为48,811亿元,较8月份上升12%,同比上升35%。

 

从不同期限的票据转贴现收益率来看(图表11),9月末,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国股转贴现收益率分别为3.07%、3.09%和3.05%,较上月末分别上行27bp、22bp和18bp。9月下旬以来,票据利率长短期限出现倒挂。

 

从不同承兑主体的票据转贴现收益率来看(图表12),9月末,3个月国股和城商银票转贴收益率分别为3.07%和3.23%,利差为16bp,9月份的平均利差为12bp,较8月份下降2bp,二者利差较为稳定。

 

从票据转贴现收益率和NCD利率的关系来看,9月末,3个月国股转贴现收益率和股份制银行NCD利率分别为3.07%和2.75%,利差为32bp(图表13);6个月国股转贴现收益率和股份制银行NCD利率分别为3.09%和2.97%,利差为12bp(图表14);1年期国股转贴现收益率和股份制银行NCD利率均为3.05%(图表15)。9月上半月,1年期国股转贴现收益率和股份制银行NCD利率之间出现负利差,9月下半月二者结束倒挂,各期限票据和NCD利率之间均为正利差。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请见我们9月14日发布的报告《票据和NCD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3]

 

从标准化票据的发行来看(图表17),7月末,标准化票据正式启动发行,截至9月末合计发行52单,合计规模45.60亿元,其中,35单为商业承兑汇票,17单为银行承兑汇票;34单为未贴现票据,18单为已贴现票据。10月9日,上清所发布了上海清算所标准化票据指数系列(图表16),截至9月30日,标准化票据综合指数、银票指数和商票指数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20%、3.00%和3.33%,较上月末分别上行8bp、17bp和14bp。

 
注:
[1] 易纲,《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金融》2020年第19-20期,发布于2020/10/10,https://mp.weixin.qq.com/s/AnInzi-FtpuMkvIYSwLh4g(查于2020/10/10)
[2] 雷迅、何帆、鲁政委,《票据和NCD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发布于2020/9/14,请见兴业研究app,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7456e6b101748a916a7c6a28(查于2020/10/9)
[3] 雷迅、何帆、鲁政委,《票据和NCD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发布于2020/9/14,请见兴业研究app,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7456e6b101748a916a7c6a28(查于2020/10/9)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