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策略见效,价值曲线重塑—京东集团深度研究

2020-09-02
陈敬
兴业研究公司权益高级研究员
宏观市场部
刘道洲
兴业研究行业分析师
虞海安
兴业研究策略分析师
 
 
核心结论:京东(JD.O、9618.HK),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通过高效供应链体系及正品行货的品质保证在高线城市培育出超3亿忠实用户,口碑积累、规模壁垒和物流服务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为克服高线(一二线)城市流量枯竭带来的增长瓶颈,京东自2019Q3开始转战低线市场,依托京喜小程序及高效物流服务,逐步拉近与拼多多的差距。我们认为低线市场会为京东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并提升存量高线城市用户消费粘性,随着用户上限打开,京东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低线下沉重塑用户增长曲线:2020Q2,京东实现营收2011亿元,Non-GAAP净利润59.1亿元,增速33.8%、66.0%,高于彭博一致预期5.5%、47.8%。业绩高增长源于低线城市年活跃买家(AAC)超预期扩张,2019Q3在高线城市用户增长停滞背景下,京东上线“京喜”小程序,开始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上限重新打开。截至2020Q2,京东AAC达到4.17亿,同比新增0.96亿。凭借口碑积累、高效物流服务以及微信小程序赋能,京东有望在低线城市建立统治优势,充分吸纳低线城市4-5亿新触网用户,新的用户上限可达7-8亿。
 
3年内有望实现对低线市场的全覆盖:按照京东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协议,微信给京东的一级及二级流量支持会持续到2022年,而京东相应地需要支付腾讯8亿美元作为服务对价。据此,我们认为京东有很强的诉求在2022年之前结束下沉市场的用户渗透,在未来3年内,预计会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加速拉新,年活买家数有望在2022年达到7-8亿的上限。
 
京喜优化存量用户价值曲线:从京喜月活达到2.45亿(超过京喜推出以来0.96亿的新增用户规模)可以看出,京喜对京东的存量用户同样拥有吸引力(活跃买家预计为1.49亿)。如果取拼多多1800元的ARPU作为当前低线城市用户平均网购水平,则京喜中1.49亿存量用户的ARPU需要达到6600元才能实现当前的GMV规模,高出账面平均水平20%,高线城市用户对京东的消费粘性因京喜而得到强化。
 
供应链开源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2020年京东重新确立战略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计划向更多地产业场景开放供应链。2019年以来,京东陆续通过加盟、控股等方式补齐物流短板,扩张服务边界,2020年上半年物流收入同比达到54.4%,随着开放程度加大,京东物流变现能力提升将为公司培育另一个盈利增长点。
 
总结:高效供应链、人性化售后服务以及严格品质管控是京东的电商基因,通过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强化用户粘性,以用户增长及ARPU提升带动盈利扩张,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看来,京东模式在低线市场的复刻较为顺畅,在对低线市场的抢滩中,京东已经开始占据话语权。京喜对于京东的贡献不仅仅是重塑用户增长曲线,也在于通过激活高线用户消费动机,优化存量用户的价值曲线,增量扩容+存量优化有望实现京东的价值重估。

一、核心观点

 

1、核心结论

 

商业模式:

 

京东是我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及第二大电商平台,核心业务包括电商自营(1P)和平台服务(3P)两块,GMV口径下,两项业务占比为25%/75%。电商自营与传统零售模式类似,由京东自行采购商品向用户出售,区别在于后端交易在线上完成,利润仍来源于商品买卖价差。京东自营商品主要包括3C电子和家电、日用品两大类,目前营收贡献比已稳定在6:4。平台服务类似于传统商场,京东不直接采购或拥有商品,只为第三方商家提供线上销售场景和服务,通过高曝光度,提高商家销售业绩,利润来源于向商家收取的租金、销售扣点以及广告费等,收费标准为GMV*货币化率。2019年,京东自营实现营收5107亿元,向第三方商家收取平台及广告服务费427亿元,估算毛利贡献比为30%/70%。

 

商业壁垒:

 

1、3.62亿忠实用户:通过高效物流(“211”[1])+退换货政策+正品保证,京东在众多电商玩家中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培养出一批低价格敏感性的忠实粉丝用户,截至2019年,京东年活跃买家达3.62亿,贡献GMV 2.09万亿。

 

2、高效物流体系: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物流经营超过750个仓库,总建筑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几乎实现中国内地行政区县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确保京东自营平台91%的包裹可当日达或次日达。

 

3、微信流量赋能:2019年5月10日,京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2019年5月27日起为期三年,腾讯在微信平台为京东提供一级及二级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由于微信目前基本实现国内网民全覆盖,通过一级及二级入口,京喜能够直接接触到低线城市活跃用户,在下沉市场的布局上能够排他性地抢占先机。

 

经营短板:

 

1、基础设施尚未成熟:京东自2010年才开始向第三方电商开放平台,平台运营经验与阿里相差近10年,底层技术和数据体系相对羸弱,广告、营销体统以及搜索系统非人性化导致商家和用户体验欠佳,影响了流量变现效率。

 

2、第三方商家基数偏低:为保证自身“正品行货”的品牌形象,京东在商家引入上相对谨慎,到2019年,商家数不到30万,与阿里千万量级存在较大差距,由此也导致京东ARPU不到阿里的70%。

 

京东的未来:

 

1、潜在用户上限及盈利瓶颈被打开:自2019Q3“京喜”上线以来,京东AAC重新恢复正增长,截至2020Q2,年增量达0.96亿且ARPU持平。凭借口碑积累、高效物流服务以及微信小程序赋能,京东有望继续在低线城市巩固统治优势,有能力充分吸纳低线城市4-5亿新触网用户,新的用户上限可达7-8亿。

 

2、供应链开源培育新的增长曲线:2020年京东重新确立战略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计划向更多的产业场景开放供应链。2019年以来,京东陆续通过加盟、控股等方式补齐物流短板,扩张服务边界,2020年上半年物流收入同比达到54.4%,随着开放程度加大,京东物流变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公司另一个利润增长点。

 

2、与当前市场的预期差

 

1、用户数触及上限的时间节点预期不同:市场对京东用户上限看法一致,分歧在于达到上限的时间节点。保守者估计需到2026年才能触及瓶颈,AAC年增量5000万。我们认为为充分利用微信提供的一级及二级流量支持,京东预计会在微信服务期(至2022年)内实现低线用户的全覆盖,未来3年,或会通过强补贴加速拉新,AAC可能在2022年达到7-8亿的上限。

 

2、京喜对存量用户价值曲线的优化作用未被充分认识:从京喜月活达到2.45亿(超过京喜推出至今0.96亿新增用户规模)可以看出,京喜对京东的存量用户同样具有吸引力(活跃买家预计为1.49亿)。如果取拼多多1800元的ARPU作为当前低线城市用户平均网购水平,则京喜中1.49亿高线城市用户的ARPU需要达到6600元才能实现当前的GMV规模,高出账面平均水平20%,高线城市用户对京东的消费粘性因京喜而得到强化。

 

3、对京东调整中台化组织架构的潜在效应预期不足:我们认为京喜的成功源于京东组织架构的优化,即突出中台的组织建设。参考阿里,中台化的组织架构有望帮助京东各前台部门高效开发和推进业务。过去2年京东的迷失源于僵硬运营机制的牵制,核心竞争力并未受损,正本清源后,京东将从组织机制上焕发生机,京喜的成功预计只是一个开端。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