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的蛋糕有多大?

关键字: 老旧小区改造
2020-01-13
张文达
宏观分析师
郭于玮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国内宏观高级研究员
宏观市场部
鲁政委

 

2019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均出台多项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次的工作部署是此前政策的延续,也是政策进一步推广的信号。那么,究竟什么是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户区改造有何不同?又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一、老旧小区改造的内涵
 
1.1 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背景
 
2019年4月15日,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老旧小区是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河北省在《河北省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定义进一步细化,并与棚改进行区分,《计划》提出老旧小区是指2000年(含)前建成的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全或破损严重、无障碍建设缺失、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且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住宅小区以及住宅楼。

在2015年年末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2017年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老旧小区改造有所提速。大多数老旧小区年久失修,缺乏及时的管理维护,已经严重影响到社区居民的居住体验以及城市整体形象。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关乎百姓民生,在群众中呼声很高。
 
目前,许多地方均已出台多项地方性文件,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规划。从出台文件的城市来看,当前老旧小区改造逐渐由试点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但是重点一、二线城市,由于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多方利益,推进速度较慢。

1.2 老旧小区改造具体内容
 
老旧小区改造因各地各小区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在2019年7月召开的吹风会上,住建部具体介绍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保基本的配套设施: 包括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北方地区供暖设施修缮;(自愿原则)加装电梯。
 
第二,提升类的基础设施: 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 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环境。
 
当前各地出台的文件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主要基于以上分类,进行了更加清晰细致的划分。总体来看,改造坚持 “先民生,再提高” 原则,根据小区条件、预算规模、居民意愿等因素,循序渐进地推进三个层次的社区改造。

1.3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
 
资金方面,目前老旧小区改造以财政资金为主导,各地均积极探索多渠道资金来源,以保证老旧小区改造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各地出台的相关文件以及现有小区改造的案例来看,当前旧改资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
 
第一、财政财政资金是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用于公共性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以及优质改造项目的奖补;
 
第二、专营单位资金:主要负责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专营单位项目的改造,通过直接投资并获取收益的方式参与改造;
 
第三、居民自筹:主要负责屋面、楼道、单元门禁等建筑物本体改造项目,部分项目如加装电梯,居民可通过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方式出资;
 
第四、产权单位出资:依项目需求而确定资金用途,适用于公房小区。
 
第五、社会资本:可参与小区整体改造、或仅提供充电设施、快递服务、育儿养老服务部分公共服务,具体看社会资本与小区的合作方式。

从上文不难看出,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户区改造截然不同:第一,从对象上看,棚户区改造的对象是“指国有土地上集中连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简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 [1] ,老旧小区则更多面临着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而非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第二,从改造内容上看,棚户区改造涉及新增住房建设,而老旧小区改造仅涉及存量住房的更新;第三,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来看,棚户区改造更多地影响房地产投资,而老旧小区改造更多地影响公共设施、水电等行业投资,这也使得老旧小区改造利润空间较小、融资难度较大;第四,从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来看,棚户区改造会带来新增购房需求,老旧小区改造则不会。
 
二、老旧小区改造融资模式创新
 
从各地披露的信息来看,政府资金仍然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绝对主力,根据各地差异,占比在70%-90%之间。老旧小区改造利润空间小、资金回收时间长,社会资本缺乏参与积极性,制约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快速推进。因此,当前各地探索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无息按揭贷款等方式解决改造的资金难题。
 
2.1 广州“永庆坊”项目——历史老街商业化改造
 
永庆坊是广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但因建成年代久远,小区出现许多危旧房亟待改造。2015年,广州市政府引入万科参与“永庆坊”微改造项目。一期项目共8000平米,总投资约为1亿元。建成后,万科将获得永庆坊15年的经营权,成本回收周期预计为12年半。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永庆坊的历史建筑,万科针对每一栋楼的条件特点,选择拆除、更新、保留等。项目完工后,万科引入教育、文创、办公、民宿等多种业态,让“永庆坊”成为网红社区,一年到访人数达300万人次。
 
2020年1月7日,正大集团与高和资本宣布联合成立100亿元专项城市更新产业基金,用于投资一线、重点二线及其他战略城市的街区更新、商业中心或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这意味着万科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正逐渐出圈,产业资本在加速进入重点街区进行开发。
 
2.2 北京“劲松模式”——全流程参与改造运营

完整版内容仅限 用户查阅

兴业银行员工使用登记手机号登录兴业研究app即可查看全文

直接登录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