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将重返100之上?—2019年9月G7汇率前瞻
策略推荐:美元指数:美国经济数据短暂企稳将支持美元指数保持高位,持仓分化度等指标暗示仍具上涨空间,趋势反转的潜在触发因素将是欧央行不及预期鸽派或是美国进入去库存阶段。欧元:欧美议息会议除降息外的政策均可能不及预期鸽派,德国面临技术性衰退,但财政刺激尚需等待,经济下行周期政治风险对欧元的负面影响被不对称放大。英镑:脱欧博弈白热化,英镑继续破位下行。日元:美债收益率超跌反弹或进入震荡,令日元短线小幅贬值调整,但未来6个月维持看多。
风险提示:(1)中美、欧美贸易摩擦升级;(2)美联储暗示更大幅度降息或重启QE;(3)欧央行下调存款便利利率幅度超过20bp或重启QE;(4)西班牙再次提前大选;(5)英国首相约翰逊被弹劾。
欧美降息、英国脱欧
美元:冲击100阻力位
如我们提示,8月美元指数在楔形结构内维持高位震荡,在7月末议息会议后冲高至98.8上方,随后震荡回落至60日均线97.3附近。月中随着市场预期欧央行将在9月降息并配套其他宽松举措,美元指数再度走强,月末逼近99关口,刷新年内高点。
展望9月,预计美元指数将继续维持相对强势的表现,有冲击100的可能性。月内走势可能表现为先强后弱。
1、迟到的去库存
尽管8月中美贸易再生波折,但风险资产还是在月末消化了一系列利空消息。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于贸易消息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下滑并没有市场预期的严重。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看,在2018年12月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后,今年经济数据出现了明显的边际走弱,这与存货出货比走高反映的信息是一致的。历史数据显示被动补库存阶段通常持续6至10个月,但目前为止我们并未发现被动补库存结束转入主动去库存的迹象(库存同比下降、存货出货比上升),这或许可以归功于今年上半年美联储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倾向。
中期来看美元指数的技术形态是倾向看跌的,但要打破目前高位震荡的僵局,美国经济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是一个路径。因为当被动补库存切换为主动去库存时,经济数据会出现更明显的恶化,美股波动率(VIX)会脉冲式飙升。这时,市场便会预期美联储未来更加激进的降息甚至重启QE。因为美联储比欧央行有更大的宽松空间,只要美联储相对欧央行更加宽松,美元指数依旧会倾向于走弱。
美国固定投资增速的周期性下滑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对于嵌套其中的库存周期而言,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只是时间问题。历史上铜金比对库存同比有很好的前瞻指示作用,从这一指标看,转入主动去库存将在10月之后发生。而从调整后的“制造业新订单-未完成订单同比差值”看,去库存可能要到12月左右才会发生。
在去库存阶段被市场确认之前,悲观预期可能有短暂的修复或至少不再恶化。9月美联储降息25bp已被市场充分预期,这意味着市场暂时不会对美联储变得更加鸽派有额外期待。再加上欧央行短期有更强的宽松倾向,目前美元指数很难找到充分的下跌理由。
2、关注楔形上方阻力
9月初美元指数盘中突破99关口,如果进一步冲击100,则此前的楔形结构被破坏,转而可能成为上行通道结构。99至100是2017年初形成的顶部颈线区域,也是2017年至2018年初跌势的0.786回撤,要进一步向上突破需要更明确的“美强欧弱”基本面确认,否则市场将在100附近持观望态度盘整。后市冲高回落将由欧央行货币政策不及市场预期鸽派触发。如果“美强欧弱”的分化再度主导市场,预计美元指数会上涨至102左右。
持仓方面,商业空头力量略有减弱,但仍处于近5年的较强水平,且空头水平强于2017年初美元指数构筑顶部时的水平,这是当前制约美元指数上行空间的重要因素。非商业多头较7月明显下降,这导致持仓分化水平不及2017年初时极端,意味着多头仍有加仓余力。从持仓分化水平来看,美元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利差方面,当前长短端利差对美元指数的估值均非常均衡,并未出现2017年的显著升值超调。
综合上述信息,美元指数的强势表现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甚至有再度破百的可能,趋势反转的时机尚未到来。
欧元:警惕政策不及预期
8月,尽管月初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短线“打击”了美元指数,但是欧元并未借此扭转弱势。欧美经济数据分化、欧央行官员持续鸽派吹风使得欧元兑美元在月末跌破1.10的重要支撑,创下年内低位:美国7月CPI表现超预期,而德国8月经济景气指数创下201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之后公布的欧元区制造业PMI稍有企稳,但德国第二季度经济确认陷入负增长;而与此同时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和零售数据增长均超出预期。
展望9月,欧美央行先后召开议息会议。市场对央行的宽松普遍抱有较大期望,但欧央行和美联储9月会议决策均有较大的可能不及市场预期。基准情形下,欧元可能会出现“月初弱、月中反弹,月末再转弱”的行情。德国积极财政政策短期难落地,需关注西班牙政府组阁的进展。
1、 欧央行9月议息会议:降息之外
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以及后续官员讲话表明,欧央行9月议息会议降息基本已成共识,但对于降息之外的宽松工具——包括重启资产购买计划——则存在诸多分歧(见图表 11)。
市场预期:降息+重启资产购买。欧央行7月表态之后,市场对于9月即将推出的一揽子宽松政策充满期待:9月议息会议将存款便利利率(deposit facility rate)由-0.4%下调至-0.5%甚至-0.6%,暗示此后还将继续降息,并且可能重启QE。
警惕欧央行“让市场失望”。数位欧央行官员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过于“迎合”市场预期,欧央行的决策方式应该是基于经济数据而不是市场的表现。为重新掌握主动权,欧央行可能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让市场失望”——比如慎重考虑降息以外的刺激政策。
我们预计欧央行9月议息会议既要平衡内部的分歧,又要减小对于市场的冲击:
-
下调存款便利利率10bp,并且暗示仍有降息的空间和可能;
-
对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实施利率分层制,缓解负利率对于银行业的冲击;
-
不会立即重启QE,但是会在措辞中表示若必要,欧央行时刻准备使用这一措施;
-
可能不会讨论央行购买股票的政策措施;
-
强调当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和结构性改革。
-
融资成本转负。 8月初德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全面转负,8月21日德国政府发行30年期零票息国债,且收益率为负——这意味着德国政府只需以100元的成本就可融入超过100元的资金(见图表 14)。
-
财政预算持续保持盈余。 自2014年以来德国财政预算持续保持盈余且规模逐年扩大,政策空间上存在“缓冲垫”。
-
通过立法不允许“无协议脱欧”,若在10月19日前(拟)无法达成议会满意的脱欧方案,则政府必须向欧盟寻求将脱欧时点推迟至2020年1月31日。 这一方法的弊端在于时间不足, 反对派议员需要先通过投票获得安排议会日程的控制权,才有可能通过立法。
-
针对政府发起不信任动议。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