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机构深度研究系列之二: 穆迪转型之路
穆迪评级业务发展超百年,目前已趋于成熟,2008年以来评级业务增速几乎与标普同步低增长。穆迪(Moody’s)在100多年前率先建立了债券风险评估体系,其评级业务开展早于标普和惠誉,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债券市场扩容、信用风险上升以及监管赋权共同推动了市场对评级需求的快速增长,其业务规模随着市场需求的放大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但2008年以来,评级行业瓶颈渐显,2014-2018年穆迪评级业务复合增速仅5%,且其评级业务增速几乎与标普同步,难以获得同行超额收益,因此公司开始谋求转型之路;
穆迪在评级业务成熟后亦通过并购扩张转型,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与标普一样,穆迪也通过并购策略发展与评级能产生协同的信息服务、商业咨询等非评级业务,近年来并购呈加速态势,2017年以35.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商业信息及企业数据提供商Bureau van Dijk,推动了研究、数据及分析业务(RD&A)的增长。
本质亦是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发展。穆迪的转型之路亦是通过并购“轻资产”的公司,获取人力资产,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极大化人的价值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发展(目前穆迪人均创收在30万美元/年,人均市值均在200万美元左右),穆迪拓展新业务特点表现在提高市场空间与毛利率水平,同时凭借类似的客户重叠减少了营销成本等方面的支出,提升了盈利水平,其企业价值获得了明显提升。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