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观市】司库策略谈101期:近期市场变化与应对策略-资产篇

2019-06-16
郭益忻
兴业研究公司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
乔永远
 

 

上周,我们着重对近期市场变化对银行负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多措并举,力保稳定。这周我们谈谈资产端,负债发生巨大变化之后,资产端应当怎么办?

 

我们认为,资产端目前应当坚守贷款的投放,力所能及做好对实体的支持,这对所有银行都试用的。此外,考虑到负债总体规模增量有限(中小银行甚至有很大的收缩概率)资产端刻意维持一定的规模增速必要性不大,在满足各项监管指标之余,等机会(合适的收益率)远好于抢机会。

 

无论是对于国股大行及大型城农商,还是对于中小机构,整体策略是:信贷为本,债券待机,其他资产补充。策略的突出点,在于寻找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差别在于,对于大行而言,还需要扩表,一定的资产增速是信心和地位的彰显;而对于中小银行等机构而言,则需要判别有否缩表的压力,以及如果有压力的话,这种压力有多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相互勾连、紧密联系的,稳负债才能更好的运作资产,资产运作得当也才能更好的稳负债。

 

流动性提示及操作策略

 

下周税期,公开市场到期2550亿,其中MLF2000亿,政府债净发行接近2400亿,税期和政府债共振将出现。资金面有压力,需要额外注入流动性以熨平波动,顺畅跨季,到期的MLF可能超量扩容续作。下周开始14D-1M接力为理想选择。NCD市场本周开始向6M以内倾斜。3M可作为主流进行吸收。

 

 

市场回顾

 

本周资金面整体仍然保持相对宽松,但局部分化严重。央行从本周三开始投放28D跨季的资金,当周累计投放2200亿。本周到期2100万亿,连续操作后净投放650亿,利率方面隔夜仍在2%以下,而7D-14D在2.5%以下。

同业存单发行方面,本周发行量明显恢复,环比上周增加3236亿,但由于到期量更大,全市场余额较上周回落2200亿,目前余额9.72万亿。本周发行恢复的主要是3M-6M,但成功发行的仍然集中在AAA特别是国股大行和大型城农商,占比接近9成。

本周,NCD市场没有浮息品种成交。

 

利率债市场

 

国债方面,本周银行间一级市场发行1020亿,3M、6M贴现国债各1笔,2Y、5Y国债各1笔。

 

二级市场,本周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1Y可能受抛售影响上行接近8BP,而3-10Y变动幅度在2BP之内。目前10-1期限利差不足50BP。

国开债方面,整体变动幅度也较小,本周10年期的隐含税率继续反弹,目前水平在12.0%。

地方债方面,本周一级市场发行规模2018亿。二级市场方面,本周成交量维持在2317亿的较高水平,和上周相比反弹50%。二级市场利率走势方面,本周地方债的利率下行幅度较之国债更为剧烈。目前二级市场5年地方债与国债点差在30BP左右,7-10年在45BP左右,一二级依旧倒挂,但5Y期限已经有所修复。

本周金融债发行3单,3Y金融债2笔,二级资本债1笔。

离岸人民币市场方面,本周利率整体全线上行,3M上行幅度在25BP以上。

近期市场变化与应对策略-资产篇

 

上周,我们着重对近期市场变化对银行负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多措并举,力保稳定。这周我们谈谈资产端,负债发生巨大变化之后,资产端应当怎么办?

 

我们认为,资产端目前应当坚守贷款的投放,力所能及做好对实体的支持,这对所有银行都试用的。此外,考虑到负债总体规模增量有限(中小银行甚至有很大的收缩概率)资产端刻意维持一定的规模增速必要性不大,在满足各项监管指标之余,等机会(合适的收益率)远好于抢机会。

 

 

无论是对于国股大行及大型城农商,还是对于中小机构:整体策略是:信贷为本,债券待机,其他资产补充。策略的突出点,在于寻找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差别在于对于大行而言,还需要扩表,一定的资产增速是信心和地位的彰显;而对于中小银行等机构而言,需要判别有否缩表的压力,以及如果有压力的话,这种压力有多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相互勾连、紧密联系的,稳负债才能更好的运作资产,资产运作得当也才能更好的稳负债。

负债:

 

5月下旬以来,货币、债券及存款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流动性方面,尽管央行大力度投放,平复了最初的恐慌,但流动性开始分层;NCD市场方面,量缩价升,能募集得到量的成本都更高了;金融债方面,发行波澜不惊,但中枢已有抬升;存款方面,增速放缓,主动负债价格走高,机构争夺一般存款更加激烈。一切并不如初,银行的负债格局正在缓慢重塑。

  

短端

 

短端流动性方面,央行近几周加大了公开市场投放力度,投放期限也逐步拉长,本周开始连续提供了2200亿28D资金,助力机构平稳跨月。流动性总量虽然恢复,但分布较之风险事件之前,显著向大中型机构倾斜。通过拆借、中低评级信用债(包括部分NCD)获取资金的舒畅度显著下滑。流动性传导机制,短期内或可通过点对点方式止血,但中长期的修复则有待时日。

中端NCD

 

中端的NCD市场,出现两个鲜明的特征:一个是规模缩减,一个是价格分化。

 

规模上看,截至6月14日,全市场NCD余额9.72万亿,较三周前下滑2700亿,收缩的态势基本确立。虽然AAA及部分强AA+有一定恢复,而其他评级仍然是地量。应当说发行方仍然有动力继续发行以稳定规模;但从投资方来看,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无论是银行自营,还是货基或者银行理财,出于同业风险控制、负偏离等考虑,消化NCD能力都将变弱,差别在于收缩的幅度上。

 

价格上看,国股大行及大型城农商的价格相对稳定,但中小银行(例如AA+)的上行幅度要明显更大。换言之,能发的要更贵,而且趋势在延续,这是此前所没有的情况。

 长端金融债方面,近两周以来溢价出现跳升,AA评级幅度更是明显,这是对金融债这个流动性相对较差品种必要的补偿。结合NCD市场期限向中短端移动的特征,目前机构对银行债务工具的风险偏好在下降,即使是针对资质不错的机构,发行溢价也有足够才行。

沿着时间轴来看,大型银行和5月下旬相比成本小幅抬升,已经逼近年初的水平;中小银行成本上行幅度要更大。市场化成本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存款

 

再来看存款的情况,从5月存款增长的数据来看,增速8.4%,与4月持平,存款复苏态势仍然是偏弱的。中规中矩的信贷、退坡的财政支出都无力托起存款的持续增长。而从结构上看,企业存款疲弱,零售存款强劲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这对于存款成本而言也并不是好消息。

 

之前我们提到,存款的变化是慢变量,虽然缓慢,然而一旦对市场信息反应到位,持久性也更强。如果再考虑到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指导因素,主动负债成本恐有更加强大的刚性。这对于负债成本可能产生固化甚至上移的风险。

资本:

 

资本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分层的迹象。

 

对于国股大行与大型城农商等机构,固定收益型工具仍然是主要选择;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增资扩股、定增恐怕才是更合理的资本补充方式,这能起到固本培元、增强信心的效果。

 

对于固定收益型工具,也有微妙的差别。二级资本债由于其减记是主观触发,相对而言有一定的弹性;而永续债的减记是客观触发,显得更有刚性,且其期限更不确定,需要更高的补偿。

 

从这两周的价格变化来看,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二级资本债无论怎样的外部评级,收益率等异常的稳定;而永续债的收益率则出现了上行。

从收益性角度看,负债成本上行倒逼资产收益率提高。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下,资产配置并不单纯是收益率越高越好,更为迫切的是寻找并保存流动性。

 

我们认为,资产端目前应当坚守贷款的投放,力所能及做好对实体的支持,这对所有银行都是试用的。此外,考虑到负债总体规模增量有限,甚至有很大的收缩概率,资产端刻意维持一定的规模增速必要性不大,在满足各项监管指标之余,等机会远好于抢机会。

 

无论是对于国股大行及大型城农商,还是对于中小机构:整体策略是:信贷为本,债券待机,其他资产补充,突出点在于寻找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而差别在于对于大行而言,一定的资产增速是信心和地位的彰显;而对于中小银行等机构而言,需要判别有否缩表的压力,以及如果有压力的话,这种压力有多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相互勾连、紧密联系的,稳负债才能更好的运作资产,资产运作得当也才能更好的稳负债。

信贷

 

信贷是目前需要坚守的方向,这对于所有机构都是一体使用。一来是目前的信贷绝对收益率仍然较高,二来对于获取流动性而言,信贷也是重要的依据和砝码。

 

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这有助于获得包括MLF、TMLF在内的稳定资金;而对于中小型银行而言,随着合意的票据资产纳入质押品,有助于中小型银行获得SLF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资金支持。

   

利率品及银行债务工具

 

再来看标准化债券,从收益角度来看,目前的品种当中,3-5Y的国债、地方债以及部分AAA的NCD是流动性收益兼具的品种。

 

从流动性角度出发,标准化债券特别是国债、证金债、地方债的吸收有助于提高流动性指标,有助于持续的保持融资能力。

 

利率品

 

国债与地方债

 

从长期分位数来看,目前1-3Y的国债分位数相对更高,更加迫近50%分位数,把握相对较大,利率风险相对更小。而5-10Y的长期限目前点位比较尴尬,随着同业负债规模的收缩,可以维持一定资产增速的必要性大大下降,等待地方债供给、资本债供给扰动带来的机会。

地方债

 

进入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明显放大,本周来看,3-5年期限的地方债一二级利差已经开始收窄,配置价值相对凸显。长期限只适合从二级市场购入。针对一级市场的认购,出于业务实际考虑,要加大流转的速度以减少浮亏。

银行债务工具

 

NCD方面,投资需要谨慎,从兼顾收益率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建议评级关注强AA+到弱AAA,多看看二级市场,期限上除1Y以外,6M适当关注。

 

长端金融债方面,流动性补偿要足够。资金面紧张的时刻,二级市场淘宝可能有惊喜。

信用品

 

信用品方面,无论是拉长久期还是下沉资质仍然需要保持克制,半年末加杠杆也不足取。考虑到违约事件依旧不少,且目前阶段处于评级调整的高峰,对于资质把握仍不能掉以轻心。若中低评级收益率出现一波上行,或许是更好的介入时点。

银行资本工具方面,与之前募集资本的思路倒过来,二级债目前点位鸡肋,风险大于收益;永续债已经能够贴近估值发行,资管老产品户类比城投,有超额收益,可少量参与。

其他资产方面,关注高等级低流动性品种,例如四大及实力较强地方AMC的借款、高评级券商收益凭证等资产都是可以介入的标的。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