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辖区经济财力情况及城投公司梳理

兴业研究信用评价委员会
2019-03-27
 

 

上海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基础较好,支柱产业以信息制造业、金融业、商贸业、汽车制造业等为主。上海市2018年综合财力为10073.10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3。上海市财政收入稳定性较高,财政自给程度很高;同时,上海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其他城市较成熟,政府债务负担很轻。海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基础较好,支柱产业以信息制造业、金融业、商贸业、汽车制造业等为主。上海市2018年综合财力10073.10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3。上海市财政收入稳定性较高,财政自给程度很高;同时,上海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其他城市较成熟,政府债务负担很轻。

 

上海市各辖区中除副省级新区浦东新区外,还包括7个中心城区和8个远郊区,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经济发达程度显著高于其余远郊区,经济总量各占上海全市约1/3。财政实力方面,上海各辖区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状况接近。财政自给率方面,上海市各辖区财政自给率差异很大,且大部分辖区财政自给率趋于下降。

 

上海市级4家城投公司在业务属性上分工较明确,主要城投公司市场化程度很高。浦东新区下属城投公司共11家,企业信用资质与所在辖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所属辖区开发情况等情况密切相关。具体来看浦东新区本级较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产业区次之。浦东新区下属城投公司在区域和业务属性上分工亦较明确。上海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较成熟,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的需求相对较少,辖区内城投公司资产规模也相对较小。

 

 

上海市各区经济财力情况、城投公司

 

一.上海市经济及财力情况概述

 

1、上海市经济财力现状

 

上海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邻杭州湾,西与江苏和浙江两省接壤,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发展引擎之一——长三角经济圈。上海市下辖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16个市辖区,总面积6340.5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

 

经济方面,上海市2018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同比增长6.6%,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人均GDP达到13.50万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同比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上海市支柱产业以信息制造业、金融业、商贸业、汽车制造业等为主。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十三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整体来看,上海市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总量维持我国所有城市首位。

 

财政方面,上海市2018年综合财力10073.1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08.10亿元,比上年增长7.0%。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88.4%,收入质量较好;财政自给率为85%,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财政自给程度很高。地方政府债务方面,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上海市政府2018年末政府直接债务余额5034.90亿元,债务率为 41.00%;根据公开信息及估算,上海市公益性融资平台有息债务规模与综合财力之比为29.30%,政府债务负担较轻。整体来看,上海市财政收入稳定性较高,财政自给程度很高;同时,上海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其他城市较成熟,政府债务负担很轻。

2、上海市经济财力发展情况

 

2016-2018年,上海市GDP分别为28178.65亿元、30632.99亿元、32679.87亿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中上位置,但GDP增速逐年放缓。2017年,受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影响,当年综合财力略有下降,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波动导致综合财力亦有所波动,上海市综合财力(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之和)分别为9415.80亿元、9329.10亿元、10073.10亿元,亦有所波动;一般预算收入为上海市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占比分别为68.04%、71.20%、70.57%,其中税收占比近90%,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好。

 

地方政府债务方面,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6-2018年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分别为4485.50亿元、4694.00亿元、5034.90亿元;政府债务率分别为38.80%、41.20%、41.00%,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上海市综合财力对上级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的依赖较小,财政自给率保持在90%左右,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但近年来财政自给率呈现逐年略降的趋势,2016-2018年财政自给率分别为92.59%、88.01%、85.11%。

二.上海市各辖区经济及财力情况概述

 

1、上海市各辖区经济情况

 

上海市有16个市辖区,除副省级新区浦东新区外,其他15个区可按照区位分布划分为7个中心城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和8个远郊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从2017年人均GDP及单位面积GDP衡量,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经济发达程度显著高于其余远郊区,经济总量各占上海全市约1/3。各辖区经济规模相差很大,浦东新区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其次为黄浦区、闵行区、嘉定区;虹口区、普陀区、金山区、奉贤区、崇明区GDP在1000亿元以下,排名靠后。从各辖区经济增速来看,浦东新区、长宁区、静安区、松江区、崇明区增速较高,在7%以上;杨浦区和普陀区增速较低,在5%以下。

 

上海市聚集了金融、航运物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以及汽车、电子信息、装备、钢铁、石化等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以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为主、远郊区以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上海市各辖区在产业布局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同质化竞争、区域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2018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产业地图,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类产业,立足空间维度(16个区、67个左右重点区域)、产业维度(金融、人工智能等27个重点行业)两个维度,绘制现状图和未来图两类地图。上海市产业总体布局为“一心、一环、两带、多区”,一心为都市高端服务核心区,一环为中外环融合性数字产业发展环,两带为沿江临海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和嘉青松闵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

2、上海市各辖区财力情况

 

财政实力方面,上海各辖区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状况接近。财政收入方面,各区财政状况具有和经济状况类似的分布特征。浦东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96.26亿元,规模遥遥领先;闵行区、嘉定区、静安区和黄浦区次之,收入规模在200-300亿元;崇明区最低,不足70亿元;其余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00-200亿元。从各辖区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来看,远郊区增速普遍高于中心城区。各辖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差异较大,浦东新区为238.28亿元,排名第一;奉贤区、宝山区、闵行区次之,收入规模在100-200亿元;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均在50亿元以下;崇明区、黄浦区收入规模分别为5.42亿元、2.98亿元。整体来看,远郊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好于中心城区。

财政自给率方面,上海市各辖区财政自给率差异很大,最高的长宁区为83.89%,最低的崇明区为30.26%;黄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财政自给率较高,均在80%左右;徐汇区、静安区在70%以上;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财政自给率很低,不足50%。财政自给率变化方面,近年来上海市16个辖区中有14个辖区的财政自给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三.上海市城投公司梳理

 

1、上海市本级城投公司梳理

 

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成熟,市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上海下属市级共4家城投公司有存续公募债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市最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在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洋山深水港的投资建设,资产负债率较低;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市两大国资运营平台之一,主要从事投资性业务;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和建设主体,资产负债率较低,业务公益性较强,盈利能力一般。整体来看,上海市级城投公司在业务属性上分工较明确,主要城投公司市场化程度很高,信用资质优。

2、浦东新区下属城投公司梳理

 

浦东新区下属城投公司共11家,企业信用资质与所在辖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所属辖区开发情况等情况密切相关。具体来看浦东新区本级较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产业区次之。浦东新区下属城投公司在区域和业务属性上分工较明确,信用资质较优。

 

浦东新区的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浦东新区最重要的投融资建设主体,承担下属和托管企业的改制重组、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任务,地位较突出,资质在浦东新区城投公司中最优;上海浦东土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浦东新区内的土地开发、房地产销售等业务;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内区内负责保税区仓库和公共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主体,经营具有区域专营优势;上海外高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海自贸区核心区域外高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其配套园区的开发运营主体,已形成园区开发、商业房地产和物流贸易三大业务板块,上海外高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其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下属子公司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临港产业区和漕河泾开发区的园区开发;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主要负责漕河泾开发区本部和浦江高科技园的开发建设;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负责上海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土地储备和开发经营管理,随着上海世博会的顺利闭幕,公司运营重心逐步转移至世博村的新一轮规划、浦江世博家园商业开发以及各类资产运营等;上海南汇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原南汇区生态专项工程和浦东新区大治河生态廊道项目均为浦东新区基建重点项目,同时经营部分房地产业务;上海南汇城乡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从事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范围内城市道路建设,业务公益性略强于上海南汇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3、上海市其他辖区下属城投公司梳理

 

上海市其他辖区城投公司共15家。上海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较成熟,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的需求相对较少,辖区内城投公司资产规模也相对较小,总资产在200亿元左右,如持有稀缺性较强的物业以出租的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不到70亿元,主要从事老旧城区动迁改造。上海市远郊区城投公司基本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等典型城投业务,总资产规模较大,其信用资质与辖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市场等关联度较大。上海闵行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松江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分别承担闵行区、松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远郊区城投公司中资质相对较优;上海金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资质次之。

销售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查看更多研报,扫二维码,下载APP
兴业研究兴业二维码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