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观市】2019年出现牛市的三个前提(一)—改善风险偏好,扭转下行趋势

乔永远, 林莎
2018-09-03
 

当前市场对于A股存在三重担忧:资金价格高企、企业盈利恶化、新上市企业数量太多。这些制约之下,A股缺乏长期牛市的基础。而从实际数据来看,上述担忧属于误读。第一、调控政策已经逐步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当前的资金价格已经较年初和去年明显下降。1年/10年期国债利率较今年年初降了43BP/29BP;第二、自2015年启动去杠杆以来,实体经济复苏的程度远超市场预期。企业盈利也出现了明显改善。实体企业年化ROE从2015年的7.64%上升到2017年的10.06%;三、新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已大幅度减小。纵向比较,2018年全部A股的月融资金额中值水平仅78亿元(2015-2017年月均值169亿元),上市家数也从高峰期的54家下降到了5家。横向比较,今年以来,A股平均每月新上市企业数量仅8家,而美股同期平均每月新上市企业达到21家。

 

如果以上面三个因素为抓手引导市场,抓获投资机会,无异于缘木求鱼。但当下市场主流声音和观点却集中于这几个错误观念上。2018年以来市场的深度下调,实际是由信用风险爆发和贸易战所诱发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基本面改善带来盈利预期的改善是慢变量,而风险偏好的变化往往是快变量。政策层面的推动需要以改善风险偏好为首要任务,扭转市场下行趋势。

 

 

2018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幅度和规模在历史上看都较大。2018年1月以来上证综指从最高点3564开始调整,下跌的最低点至2698(2018/8/20,136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765亿。对比历史上的两轮熊市,本次缩量下跌值得关注:2007-2008(254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从6057点下跌至1772点,跌幅71%,日均成交额787亿元;2015-2016(15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从5143点下跌至2736点,跌幅47%,日均成交额4516亿。对比136个交易日平均涨跌幅,在全部2496交易日中,这一轮下跌幅度排在274位、9.3%分位处。

价值与成长两种投资理念都受到了挑战。2018年1月底以来,代表价值股的沪深300指数与代表成长股的中证500指数,持续下跌。在第一轮调整(2018/1/29-2018/2/6),成长股调整较大,反映在中证500-沪深300收益率价差曲线由0快速下跌至-6%;在第二轮调整(2018/3/23-2018/4/18),价值股调整较大,中证500-沪深300收益率价差曲线由1%快速上升至7%;在第三轮调整(2018/5/24-2018/6/21),成长股调整较大,中证500-沪深300收益率价差曲线由6%快速下降至-3%。在第四轮调整(2018/6/22-2018/7/4),价值股调整较大,中证500-沪深300收益率价差曲线由-2%快速上升至3%。

股票市场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市场对A股存在如下三种担忧:一、资金价格高企;二、企业盈利恶化;三、新上市企业太多。这些制约之下,A股缺乏长期牛市的基础。而从实际数据来看,我们认为上述三种担忧属于误读。今年以来,A股市场调整源于短期的冲击,并未出现长期基本面的恶化。

 

误区一:资金价格高企

 

市场担忧的逻辑在于“去杠杆、严监管、去通道”的政策环境下,全市场流动性在持续趋紧。资金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压制股票市场估值。反映在数据上,今年以来,A股的主要指数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不同板块的估值已经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低/次低水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边际变化正被市场所忽视。目前,调控政策已经逐步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边际力度出现放松,当前的资金价格已经较年初和去年明显下降。当前1年期国债利率/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为3.40%/3.61%,较之今年年初3.83%/3.90%下降了43/29BP。较之去年同期也明显下降。资金面并不构成压制股票估值的原因。

 

误区二、企业盈利恶化

 

过去几年以来,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始终不减。GDP总量增速从14年以来的7.4%下滑到2018Q2的6.9%左右。市场担忧的逻辑在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实体企业的盈利也随之快速恶化。而实际分项数据来看,经济增速的放缓主要由于金融业的增长快速下滑。金融对GDP的贡献已经从2014年的1.3%下降到当前的0.3%。剔除掉金融业之后,非金融实体企业的实际增速已经从5.6%上升到了7.2%。我们发现,自2015年启动去杠杆以来,实体经济复苏的程度远超市场预期。微观层面来看,企业实际的盈利数据也在印证向好趋势。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的中报/年报的ROE从2015年的低点4.21%/7.64%上升到当前的5.32%/10.06%。企业持续受益于经济复苏,盈利明显改善。

 

误区三、新上市企业太多

 

2018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调整,但为了疏通IPO堰塞湖的问题,IPO并未像2015年时期一样阶段性暂停。市场担忧的逻辑在于大量新上市企业造成直接抽血效应,股票市场资金紧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从实际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新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已经大幅度减小。纵向比较来看,2016年以来IPO月平均募资金额149亿,小于2006-2008年时期的255亿、2009-2012年时期的255亿。剔除掉今年6月由于工业富联融资的271亿元导致单月规模飙升的情况,今年的月融资金额中值水平仅78亿元,上市家数也从高峰期的54家下降到了5家。横向比较来看,2018年以来,A股平均每月新上市企业数量仅8家,而美股同期平均每月新上市企业达到21家。

在本轮调整中,风险偏好下降是主导因素,由信用风险和贸易战所触发。由于风险偏好是在企业盈利和宏观政策之外,难以察觉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出现了上述对于基本面的误读。基本面改善带来盈利预期的改善是慢变量,而风险偏好的下降导致市场回调是往往是快变量。本轮风险偏好的大幅下降,由预期之外的贸易战(外部)和信用风险爆发(内部)等短期因素促发。A股市场并未出现基本面的大幅度恶化,具备形成长牛的基础,稳定市场需要纠偏上述认知误区,避免几点风险点同时暴露超预期的风险。

销售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查看更多研报,扫二维码,下载APP
兴业研究兴业二维码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