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当其冲—评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
对比2017年,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任务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调控框架扩容,内容具化;第二,金融改革强调加强利率调控,弱化外汇市场干预;第三,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弱化“调节好流动性闸门”描述,强调“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内容减少。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2月5日至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重点及成果,并指出了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对比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任务,2018年的工作任务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调控框架扩容,内容具化;第二,加强利率调控,弱化外汇市场干预;第三,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但弱化“调节好流动性闸门”描述,强调“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描述发生变化且其服务内容描述减少,参见图表1。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当其冲
十九大提出“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首列其中。此次会议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2018年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内容:
第一,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扩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必须建立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之下。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等的宏观审慎管理。
第二,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内容具化。对比2017年,2018年新增“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的分类统一,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加强利率调控,放松外汇干预
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改革方面,2018年工作任务重点强调增强利率调控,放松外汇干预。这或意味着2018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区间“上有顶,下有底”,但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扩幅。
具体而言,一方面,就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而言,2018年会议新增“继续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目标而言,2018年会议放弃“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的表述,取而代之要求“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仍是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但对比2017年任务可知,此次会议放弃了“调节好流动性闸门”的描述,取而代之“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相呼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工作重点转向
在2017年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有力推进的前提下,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工作内容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
第一,2017年会议单列“继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工作”,作为2017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18年会议则将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货币政策稳健的工作任务之一。
第二,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工作内容减少且发生变化,2017年强调“钢铁煤炭去产能、重点行业转型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双创、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小微企业”、“就业”、“少数民族”等多领域的支持。相对而言,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工作内容则大大缩减,具体仅强调了“军民融合”、“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三项工作。
特别提示: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